首页期刊导航|有机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陈庆云(院士)

月刊

0253-2786

bainji@sioc.ac.cn

021-54925244

200032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有机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承办,集中反映有机化学界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有机化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由基形式烯烃双烷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陆玲依邱晓东
    1701-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是实现烯烃衍生化并构建分子多样的重要方法,通过双烷基化反应在烯烃两个碳原子上连续构建C(sp3)—C(sp3)键是最有效的功能性烷基化合物的构建方法之一。由于烷基化试剂活性较高,烯烃烷基化反应通常伴随着区域选择性差、副反应多等问题。近十年来,随着自由基反应研究的深入发展,自由基形式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取得了重要进展,而实现高选择性双烷基化反应依然存在挑战。旨在对自由基形式的烯烃双烷基化反应进行一个详尽地总结,从分子内环化-分子间偶联反应,烯基硼盐自由基加成、1,2-烷基迁移反应,差异性烷基化试剂和烯烃三组分烷基化反应这三种不同的反应模式中阐述如何实现高区域选择性烯烃双烷基化过程。

    烯烃双烷基化区域选择性烷基自由基过渡金属催化光催化

    固态光致变色螺吡喃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杨素华刘箫音邹丽飞韩杰...
    1719-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持续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因为此类化合物在分子开关、防伪及生物荧光成像等领域都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价值。螺吡喃(SP)类化合物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容易修饰和光学性能较好等优点,能在光、热、电、酸碱及外力等多种外部刺激下发生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因而可被应用于多个领域。无基质的固态螺吡喃类化合物因为分子堆积紧密,缺少空间自由体积,难以发生光致变色反应。开发固态下具有光致变色的螺吡喃是新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以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为重点,全面总结了固态光致变色螺吡喃材料的研究进展。

    螺吡喃固态光致变色

    卤素原子转移(XAT)策略及应用新进展

    蒋译锋尹艳丽江智勇
    1733-1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自由基化学的发展,对于具有较强键能且高氧化还原电位的烷基和芳基卤化物,化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卤素原子转移(XAT)试剂。这些试剂通过自由基取代途径攫取烷基和芳基的卤素原子,并成功完成后续的官能团转化,从而合成目标分子。这些XAT试剂因其独特的反应性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多功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对于XAT试剂的综述主要集中于反应机理和种类的报道,而对于其活化策略的研究较为有限。基于此,总结了近三年来关于XAT试剂的活化策略,包括单电子转移、氢原子转移、能量转移和电子供体-受体(EDA)复合物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与讨论,旨在弥补XAT试剂活化策略方面的研究空白,为该领域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研究视角。

    卤素原子转移单电子转移氢原子转移能量转移电子供体-受体(EDA)复合物

    近红外荧光手术导航探针的研究进展

    张文艳王丹罗仁洁刘会玲...
    1760-1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成像技术己被证明是外科手术中定位肿瘤部位、识别肿瘤边界以及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的有效方法。开发高质量的NIRF探针对于肿瘤的完全减灭至关重要。然而,传统荧光探针在癌组织和健康组织中都能产生荧光信号并且无癌症靶向性,这导致了相对较高的背景信号和较差的特异性。近年来,人们通过纳米修饰、偶联肿瘤靶向配体以及生物标志物激活等方式,逐渐开发出了更具临床转化价值的荧光探针。此外,近红外二区(NIR-Ⅱ)荧光探针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在荧光手术导航用荧光探针的结构与性能上,同时对被动靶向型、主动靶向型、可激活型荧光探针以及NIR-Ⅱ荧光探针进行了全面阐述,分析其面临的挑战,探讨可能的解决思路,以期推动近红外荧光手术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

    近红外荧光成像荧光手术导航荧光探针

    四内酰胺大环的分子识别与应用研究进展

    郭静李诗瑶姚欢杨留攀...
    1777-1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识别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许多生物过程以及超分子化学的核心。水的极性环境会显著削弱特定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因此利用人工大环主体在水相中进行分子识别具有挑战性。四内酰胺大环是一类疏水空腔内部具有极性结合位点的人工大环主体,通过模仿生物受体的识别特性实现了水中亲水分子的识别,在疏水效应以及氢键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实现药物分子、糖类、染料、有机污染物及疾病标志物等物质的选择性识别。总结了近三十年来四内酰胺大环在分子识别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水相中的分子识别与应用研究,希望为今后四内酰胺大环的发展提供参考。

    超分子化学四内酰胺大环分子识别氢键

    邻炔基苯胺氢胺化合成轴手性吲哚研究进展

    王家晟王泽树何卫民叶龙武...
    1786-1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邻炔基苯胺的氢胺化反应是合成吲哚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具有一定位阻取代基的邻炔基苯胺在手性过渡金属或者有机小分子催化下,可以发生阻旋选择性5-endo-dig环化,从而合成重要的轴手性吲哚化合物。以不对称氢胺化反应产物中的手性轴分类,系统介绍了含C—N、C—C以及N—N手性轴的吲哚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合成方法。

    不对称催化氢胺化反应轴手性吲哚炔烃

    水鬼蕉碱Pancratistatin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梁蕾蕾姚家灿丁凡徐畅...
    1793-1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鬼蕉碱(Pancratistatin)是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天然生物碱,包含高度羟基化六元环的异喹诺酮骨架,有6个连续的手性中心。芳环上取代基的区域选择性引入、内酰胺环的高效构建以及六取代环己烷的立体控制性合成是其全合成的主要挑战。综述了水鬼蕉碱的初次合成工作,以及2000年以来的全合成研究进展,对合成策略和反应关键步骤进行阐述。

    水鬼蕉碱消旋合成不对称合成

    羰基化反应在大宗化学品以及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史会兵王耀伟王鹏赵德明...
    1811-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如不饱和烃、卤代烃等与一氧化碳反应合成含羰基官能团化学品的羰基化反应因具有原子经济性、对环境友好及化学/区域选择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综述了近几年通过发展新催化剂体系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的研究进展,包括氢甲酰化反应合成醛,氢酯化反应合成酯,氢酰胺化反应合成酰胺,"氢甲酰化-氢化"串联反应合成醇,以及合成酸酐、酮、酰卤等高附加值产品。最后,对羰基化反应在合成大宗化学品以及精细化学品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难点进行展望,以期发展更多类型的羰基化反应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羰基化反应一氧化碳大宗化学品精细有机化学品烯烃氢甲酰化

    关于惰性含氟温室气体转化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邹震雷李和寅黄梦君沈胤朴...
    1831-1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的几十年里,含氟气体因其特殊理化性质,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几乎随处可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的同时,正悄无声息地引起一系列环境危机。长期研究表明含氟气体所造成的温室效应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人们不得不对含氟气体的使用进行重新评估。为有效实现含氟气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及降低环境污染,科学家们正努力开发含氟温室气体转化利用的新方法。综述了近20年国内外化学家针对氟利昂、硫酰氟、三氟化氮和六氟化硫等惰性含氟温室气体转化与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惰性含氟温室气体氟利昂硫酰氟三氟化氮六氟化硫

    硼自由基促进的C—C键形成反应构筑联芳基和苄基羧酸甲酯

    李文多魏娜娜冯楠
    1853-1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了有机光氧化还原催化下,四芳基硼酸酯作为硼基自由基前体构建C—C键的简单方法。该策略不仅可以用于制备对称和不对称的联芳基化合物,而且还可以用于苄醇的直接脱氧羧基化。控制实验和机理研究表明,芳基硼自由基作为可能的反应活性中间体。

    光氧化还原催化四芳基硼酸酯硼基自由基C—C键形成联芳基化合物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