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廖品琥

双月刊

1001-5817

yyxb@sina.com,yyxb1979@126.com

0776-2843414

533000

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9年,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反映国内外、我院在医学科研、教学、医疗、诸多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促进学术交流、特别欢迎原创性的科研论著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类医学稿件,欢迎院内外作者给本刊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魏酸钠通过SIRT1/FOXO3A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丁春艳丁坤程博为胡敬...
    28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魏酸钠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前额叶皮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RIT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 O3A(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O3A,FOXO3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阿魏酸钠组大鼠行双侧颈总动脉栓塞;假手术组进行相同的手术操作,但不做结扎处理;正常组不做处理.阿魏酸钠组连续4周灌胃阿魏酸钠溶液(100 mg/kg),其余3组接受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通过Morris水迷宫、尼氏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细胞形态及SIRT1和FOXO3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元呈现较完整的形态结构.相较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核固缩,SIRT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FOXO3A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魏酸钠组细胞形态得以改善,逃避潜伏期和FOXO3A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穿台次数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阿魏酸钠通过调节SIRT1/FOXO3A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为VD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痴呆,血管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框转录因子O3A阿魏酸钠

    SDF-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形成的影响

    陈禹江陈欣欣狄静怿陈文霞...
    28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迁移、胶原RNA表达及细胞膜片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CCK-8和Trans 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SDF-1对BMS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SCs胶原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MSCs细胞膜片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MSCs细胞膜片培养基上清透明质酸(HA)的表达水平.结果 SDF-1趋化BMSCs迁移作用的强度与浓度相关,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SDF-1降低BM-SCs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并显著升高BMSCs细胞膜片透明质酸表达水平(P<0.05).结论 SDF-1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促进BMSCs的迁移,降低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并可提高透明质酸的表达水平.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归巢胶原透明质酸

    基于机器学习的饮食质量指数及其对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预测研究

    刘炎张玲李琦杨灿...
    295-300,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弹性网变量选择方法提出一种数据自适应的饮食质量指数,并探讨其与血压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美国营养调查协会(NHANES)2011~2018年4个周期的1 143个亚裔样本数据,其中男性占59.06%,平均年龄为(43.12±15.10)岁;其它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29种食物摄入成分以及舒张压和收缩压测量值.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前提下,利用弹性网变量选择方法筛选出重要食物摄入成分,并以食物成分对应的回归系数为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值作为数据自适应饮食质量指数(ddDQS).进一步分析新指数与高血压风险的关联,并与健康饮食指数(HEI-2015)、替代健康饮食指数(AHEI)、得舒饮食指数(DASH)以及地中海饮食指数(MED)4种常用的饮食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6.15%,患高血压个体的平均年龄[(52.94±14.77)岁]显著高于没有患高血压的个体[(39.64±13.62)岁].ddDQS包含5个重要的膳食成分(精制谷物、油、酒精、添加糖以及马铃薯),与收缩压(SBP)(β=-2.08,95%CI=3.24 0.92,P<0.001)及高血压(HTN)(β=-0.482,95%CI=-0.72~-0.25,OR=0.62,P<0.001)均相关.摄入马铃薯会增加ddDQS指数,而摄入精制谷物、油、酒精、添加糖则会降低ddDQS指数.亚组分析结果表明40~60岁以及男性人群对于ddDQS更加敏感,这些亚群将更多地从健康膳食模式中获益.HEI-2015与DBP、SBP以及HTN存在一定关联,但P值均大于ddDQS对应P值.本研究未发现DASH、AHEI和MED与DBP、SBP以及HTN的关联.结论 与常用饮食指数相比,ddDQS对高血压有更好的预测.ddDQS越高越有益于血压及高血压风险的降低.针对亚裔人群的饮食指数的构建可指导未来研究进行高血压预防与控制.

    高血压饮食质量指数弹性网变量选择机器学习

    基于DEA和SFA的地级市医疗服务体系效率与分级诊疗相关性研究

    朱良英郭彦虹王健农圣...
    30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分级诊疗与服务体系的关系,为完善分级诊疗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构建了医疗服务体系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框架,以我国283个地级市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资料、使用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实施效率排名,将其与基层服务量占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医疗服务利用下沉与城市住院、门急诊服务和综合产出效率呈正相关,但基层医保基金支出占比与城市总的实际报销比效率呈负相关.结论 分级诊疗有助于提升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综合效率,其目标是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但有可能降低全市的医保实际报销比.在城市医改成效考核中应纳入医疗服务体系效率的对比.

    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体系数据包络分析法

    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肺炎发生的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

    卢雪逢韦茜卜海峰陈艺凯...
    307-313,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1)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构建TSCI患者肺炎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SCI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TSCI患者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分析(DCA)和校准曲线来验证模型性能.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TSCI患者共469例,删除资料不全的病例后最终纳入459例,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322例)和验证集(137例).其中,459例患者中按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肺炎患者占221例(48.15%).最终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性SCI、发热、白细胞计数异常、白蛋白异常是TSCI患者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验证集为0.774.结论 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完全性SCI、发热、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可能是TSCI后肺炎的预测因素.

    预测模型列线图脊髓损伤肺炎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造影的特征性分析及其与Wagner分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亚杜小东杨飞马卫国...
    314-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下肢动脉造影的特征及其与Wagner分级的关系,明确DF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并拓展Wagner分级临床应用.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住院的21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DF组,46例)和糖尿病足组(DF组,164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下肢动脉造影数据.结果 与NDF组相比,DF组患者年龄较大,多合并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较高,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DF组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率及闭塞率较高(P<0.05),膝下动脉的闭塞率(32.52%)明显高于膝上动脉的闭塞率(3.93%),膝下动脉的总累积率(54.27%)明显高于膝上动脉总累计率(40.85%).与低级别Wagner分级组比较,高级别Wagner分级组膝下动脉的闭塞率较高(P<0.05).结论 DF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以膝下动脉闭塞为主,Wagner分级对DF患者下肢血管闭塞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糖尿病,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造影

    肝癌中PP2A B56家族成员对于预后的价值以及免疫浸润分析

    向未来吴红梅黄媛媛许力...
    320-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中蛋白磷酸酶2A(PP2A)B56家族成员对于预后的价值.方法 利用GEPIA、Kaplan-Meier绘图仪、cBioPortal、GeneMANIA和TIMER分析肝癌患者PP2A B56的差异表达、预后价值、基因改变和免疫细胞浸润.结果 肝癌组织中PPP2R5A、PPP2R5C、PPP2R5D和PPP2R5E的表达水平升高,而PPP2R5E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癌症分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PP2R5B、PPP2R5D与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或者无病生存期显著相关,提示PPP2R5D、PPP2R5E可能是肝癌患者生存的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此外,差异表达的PP2A B56家族成员的功能主要是与其他如SGO1、PFKFB4、PPP2R1A、NKD1等蛋白分子参与的糖酵解、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复合物、蛋白质去磷酸化、减数分裂、核苷酸代谢、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PP2A B56的表达与肝癌中6种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浸润显著相关.结论 PPP2R5D、PPP2R5E可作为肝癌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分析PP2AB56家族癌,肝细胞生物标志物

    基于外泌体exoRBase2.0数据库构建肝细胞癌相关的ceRNA网络并进行相关分析

    任佳怡陈赞豪李杨史芸芩...
    328-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大数据构建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液外泌体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并对HCC发病机制进行探究.方法 从exoRBase 2.0数据库中下载HCC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液外泌体基因测序数据,并应用R语言进行差异分析.通过TargetScan、miRanda、starBase和miRcode数据库预测与mRNA、lncRNA、circRNA结合的miRNA并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ceRNA网络,进一步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基因.将核心基因导入UALCAN和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进行基因表达量和生存分析;并通过TIMER2.0网站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 GO分析显示富集在骨髓细胞分化和横纹肌细胞分化等功能,KEGG分析显示富集在催产素信号通路和cGMP-PKG信号通路,生存分析显示CELF2高表达组HCC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免疫浸润分析显示CELF2的高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纯度显著呈负相关,与多种免疫细胞显著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 HCC患者血液外泌体ceRNA调控网络,从分子层面阐述了 HCC的发生、转移和侵袭机制,为HCC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

    肝细胞癌外泌体竞争性内源RNA生物信息学

    黄根多糖激活Nrf2对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欧阳怡佩黄艳郑凯姚鸿飞...
    336-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根多糖(polysaccharide of Prismatomeria tetrandra,PSPT)是否通过激活Nrf2发挥抗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作用.方法 通过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创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BLM 组,PSPT 低、中、高(40 mg/kg、100 mg/kg、250 mg/kg)剂量组,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组(200 mg/kg),分别根据小鼠体重灌胃给药或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28 d后取肺组织标本,H&E、Masson染色检测肺纤维化程度;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RT-qPCR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中Nrf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损伤及纤维化显著.与模型组比较,PSPT各剂量组及PFD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影响有所减轻;各给药组HYP水平显著降低(P<0.001);PSPT中、高剂量组Nrf2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PSPT高剂量组Nrf2转录因子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01).结论 PSPT可能通过激活Nrf2表达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从而促进Nrf2在细胞核内的积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进而通过Nrf2抑制氧化应激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肺纤维化博莱霉素黄根多糖

    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郭立莎林飞雪李宝绚常鲁杰...
    34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脓毒症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1例和咪达唑仑组29例,分别予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保持患者状态于RASS评分-2~0分.两组患者分别于用药前(TO)及用药后3 d(T1)、7 d(T2)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RP、PCT、TNF-α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接受镇静治疗后第7天时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28天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RP、PCT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各时间点PCT、CRP、TNF-α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右美托咪定抗炎作用较咪达唑仑强.

    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脓毒症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