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榆林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榆林学院学报
榆林学院学报

赵红星

双月刊

1008-3871

ylxyxb@163.com ;ylcwrb@163.com

0912-3891811 3890259

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文化路北段

榆林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lin College
查看更多>>学术类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代文化批评的困境与新审美主义的突围

    张金娟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文艺理论界出现了回归审美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新审美主义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新审美主义既是对自古希腊时代便出现的诗哲之争的当代回应,也是对当代文化批评中工具主义和反审美思想的反思和纠偏.新审美主义针对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功能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这些探讨推动了新审美主义在批评实践中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进行细致的审视,并采取了一种"超级特写"和"他者阅读"的方法,对个体的审美经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然而,新审美主义者并不追求构建一个宏大的美学体系,而是试图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发现新的审美观念和解释方法.

    文化批评新审美主义审美特性

    "母体人"身份与精神原乡——贾平凹小说《暂坐》释读

    杜睿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暂坐》是贾平凹致力于打通乡土和城市通道的一部再寻根小说,小说以"暂坐"茶庄为背景,以女性群体在西京城的奋斗历程为线索,从十几位女性的友情、爱情、欲望、金钱、生死等方面探讨现代中国与乡土中国这一宏大的命题,其中隐匿着知识分子的男性羿光,以及冥冥中牵引着人物命运的某种情欲文化与判词预言,都成为贾平凹回归传统的隐喻.他构筑了一个放置乡土的神龛,用鸟兽等动物喻以文化图腾的幻象从而达到精神原乡的目的,最终在暂坐茶庄的轰然倒塌中现代的繁华归于落寞,现代最终与传统达成和解.

    贾平凹《暂坐》文化恋母精神原乡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与文学研究的探索——评《扬州郑氏园林与文学》

    樊文军
    75-77页

    乡村艺术的场域再造和精神重塑

    杨雨佳李宇宏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全面且深刻地解构了乡村传统文化的社会语境,促使乡村艺术进行重大转型,进入自身的现代性构建过程,走向观照乡村现实,融合时代精神,扬弃传统元素,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出新的乡村艺术场域,塑造出乡村艺术的当代价值,谱写出民族文化人民性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乡村振兴文化现代性乡村艺术当代价值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文物文化价值传播力提升策略

    王晨仰宋菊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智时代,社交媒体为文物文化价值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实现了文物信息传播的多元演绎.当前国内外社交媒体在文物文化价值传播过程中存在文化内容深度重视不足、粉丝互动参与度不高、缺乏整体性规划等问题.基于此,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从认知层面构建互动情境,激发成员归属感;从情感层面加强内容系统性,激发情感共振点;从行为层面推动传播行为持续深化,构建群体价值标准,进而形成完整的"认知—情感—行为"逐步递进的文物文化价值传播力提升策略.

    文物文化价值互动仪式链国际传播力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

    薛明月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对于揭示区域经济格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陕西省107 个县域行政区为案例区,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05~2022 年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及其空间分异格局,并结合空间变差函数深入分析其空间分异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整体呈现持续上升之后逐步下降的态势,表明陕西省各县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开始减弱;相对差异经历了稳步上升到逐步下降的发展历程,陕西省各县域间经济发展逐渐由不平衡性向均衡性发展;②陕西省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呈现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分布的两极分化格局,整体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空间格局;③陕西省县域经济差异不断缩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不断减弱,东南—西北方向成为陕西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方向;资源禀赋、经济区位、区域发展政策是陕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力.

    经济发展时空分异县域尺度陕西省

    短视频乱象治理逻辑及路径优化研究

    吴布林尹建强焦健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在为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短视频领域也出现了诸多乱象,对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探索科学有效的短视频治理路径,对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短视频乱象表现形式和成因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短视频治理的一般逻辑,即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平台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社会监督等渠道,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短视频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短视频治理路径的建议,包括更新治理理念、细化管理要求、丰富治理手段、营造共治格局等,以期为构建与时俱进、科学有效的短视频治理模式提供参考,推动短视频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数字生活的需要.

    短视频乱象治理多元协同

    民国时期陕商的状况及贡献探析

    罗若瑜武永峰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商,作为民国时期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在陕西工商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全力促进陕西社会发展.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韩望尘、薛道五为首的陕商,从发达地区引进新产业,为陕西的近代工商业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极具爱国情怀的陕商响应国家号召,为西北大后方和抗战前线提供援助,为抗战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陕商还为陕甘宁边区的革命事业添砖加瓦,向边区输送物资,带动边区发展工商业,助力革命走向胜利.总体来看,他们为民国时期陕西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付出.

    陕商民国时期近代工商业韩望尘陕甘宁边区全面抗战

    地方高校学报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榆林学院学报》为例

    段玉梅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榆林学院学报》为研究对象,借助SWOT分析模型分析了《榆林学院学报》发展和生存的环境,通过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要通过重视选题策划,开辟优势栏目;拓宽稿源渠道,吸引优质稿源;争取学校政策经费支持,增加经费来源渠道;更新传统出版模式,提升数字化出版能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坚实的学术共同体等方法来提升学报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不仅是《榆林学院学报》的生存之道,也为其他地方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地方高校学报《榆林学院学报》SWOT分析发展对策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张小飞李贇钰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全面、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我国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不仅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也为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指引和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既是传播与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创新的内在需要,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方向性、渗透性、主体性三大重要原则,在统筹规划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载体、拓展教学方法,落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时代新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