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饮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饮料工业
饮料工业

赵亚利

月刊

1007-7871

lybjb@163.com

010-84464668

110002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七马路38号

饮料工业/Journal The Beverage Industry
查看更多>>《饮料工业》杂志创刊于一九八六年,隶属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是该协会的会刊,也是国内饮料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十余年来,《饮料工业》面向国内外饮料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一贯致力于饮料行业新动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报道与推广,积极参与国内外饮料工业的技术、信息交流,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为饮料工业的发展而竭诚服务。与此同时,《饮料工业》也经历了不断完善与发展的正规化过程,办刊水平明显提高,在国内外饮料行业的影响日益扩大,发行范围迅速扩展,读者数量不断增多。1999年3月, 《饮料工业》杂志社成功举办了"首届《饮料工业》国际饮料科学与技术报告会",来自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和国内各地区的近百位饮料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欢聚一堂,就国内外饮料工业各方面的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出版了高水平的论文集,在国内外饮料行业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01年9月,《饮料工业》杂志社又作为承办单位之一,承办了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01年北京国际饮料科学与技术报告会",并出版了包含66篇高水平论文的论文集一本。这些活动为《饮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饮料工业》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内文48页,彩色覆膜封面。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学术水平高。主要报道国内外饮料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等及相关知识。它是饮料生产企业经营决策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必读刊物,是工程技术人员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理想园地,是饮料开发、生产、销售和消费的重要宣传媒体,是企业的参谋、业内人士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茶菌发酵不同种类红茶饮料品质和功效物质差异性分析

    陈艳虹邱森梅沈志伟肖遥...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用武夷山市场上价位相近的六款不同品种的红茶汤为基质,以红茶菌为发酵菌种制备红茶饮料.分别在发酵的 2、4、6、8、10、12d进行取样,分析发酵液的理化成分状况和抗氧化性.得出:采用不同种类红茶基质发酵饮料理化成分差异较大,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小,感官品质均在发酵第 4d 最佳,不同种类红茶发酵液品质间差异较明显,该研究可为茶饮料原材料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红茶菌发酵红茶

    乳酸菌发酵香蕉、石斛复合汁的工艺条件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王超刘青飞黄红艳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研究乳酸菌发酵香蕉、石斛复合汁的工艺条件及乳酸菌发酵对香蕉、石斛复合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杆菌 3 种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以总酸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分析香蕉、石斛复合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最佳的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9%,发酵温度 33.2℃,发酵时间 35.7h,在此优化条件下,总酸产量 0.982%.GC-MS结果表明,发酵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有 8 类 29 种,其中酸类 2 种,酯类 11 种,醛类 3 种,醇类 3 种,烃类 2 种,酮类 4 种,酚类 3 种,硫化物 1种.与未发酵的香蕉、石斛复合汁相比,新增加了醛类和含硫物质,酚类、酸类和酮类物质分别是发酵前的 1.8、1.6和 3.4 倍.结论:乳酸菌发酵后香蕉、石斛复合汁的风味物质更加丰富.

    乳酸菌发酵香蕉石斛工艺优化挥发性风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衍生法测定延胡索中黄曲霉毒素的不确定度评定

    宁知贵洪家顺曾慧婷李道成...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中国药典》2020 年版四部黄曲霉毒素测定法中液相色谱法对延胡索中黄曲霉毒素G2(Aflatoxin G2,AFG2)、黄曲霉毒素 G1(Aflatoxin G1,AFG1)、黄曲霉毒素 B2(Aflatoxin B2,AFB2)、黄曲霉毒素 B1(Aflatoxin B1,AFB1)进行不确定度评估.参照《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06-201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GB/T 27418-2017)以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JJF1059.1-2012)的有关规定,对测定延胡索中黄曲霉毒素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通过对不确定进行量化和合成,k为 2 时,得出延胡索中AFB1、AFB2、AFG1、AFG2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 0.77、0.22、0.76、0.24mg/kg.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各分量不确定度,发现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以忽略不计,而分析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占比为 47%(AFG2)、44%(AFG1)、53%(AFB2)、52%(AFB1).此外,加标回收率、被测物浓度以及样品处理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也应引起注意.

    延胡索黄曲霉毒素不确定度

    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饮料中5种糖和3种糖醇

    侯少平刘春丽杨静黎俊威...
    18-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饮料中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赤藓糖醇、山梨糖醇和甘露糖醇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涡旋混匀,超声提取和稀释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流动相为A相(90%乙腈+5%水+5%异丙醇),B相(80%乙腈+20%水),梯度洗脱,流速为 0.85mL/min,柱温为 65℃,样品进样量为 1μL,以保留时间选择离子定性,以外标法定量.结果: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赤藓糖醇、山梨糖醇和甘露糖醇在 2μg/mL~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饮料的加标回收率在 94.40%~111.94%;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 RSD%(n=6)在 0.68%~4.62%.果汁的加标回收率在90.51%~109.94%;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 0.71%~4.82%.结论:本方法可应用于饮料中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赤藓糖醇、山梨糖醇和甘露糖醇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QDa)糖和糖醇饮料

    微生物试管法在饮料中维生素B12含量检测的应用研究

    谢颖君东方宁刘春丽蔡小钢...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生素B12 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但饮料中含量低,传统检测方法在饮料中受限.针对此问题,采用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12 的测定》(GB 5009.285-2022)第三法,对样品的制备、提取和稀释流程进行优化,通过混合预包装液体饮料、引入超声波去除CO2 以及粉碎固体饮料等方式,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实验准确性.根据维生素 B12 含量差异,灵活调整提取和稀释策略,高浓度样品遵循国标,低浓度样品简化操作.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方法能精准测定饮料中维生素 B12 的含量,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值均小于 15%,控制在 4.93%,1.87%,4.07%,5.40%以内.加标回收率稳定在 77%~108%之间,符合 60%~120%加标回收率的要求,重复性良好,准确可靠.与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相符,展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为饮料中维生素B12 检测提供新途径.

    维生素B12保健品优化国标微生物法

    对硝基苯棕榈酸酯法测定牛乳中脂肪酶活力方法研究

    郭雨晴闫青关宁高万东...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种利用对硝基苯棕榈酸酯(p-nitrophenyl palmitate,p-NPP)为底物,在 405 nm紫外吸收波长下测定产物对硝基苯酚而达到测定脂肪酶活力的检测方法.研究中探究了脂肪酶水解最适pH、底物添加量、样品与缓冲液比例、孵育时间等实验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曲线相关性(R2)为 0.9964,回收率为 64%%~69%,精密度为 5.47%~6.72%,相对标准偏差为 4.83%.通过两种市售脂肪酶检测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对不同脂肪酶含量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其酶活力趋势一致,说明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乳制品中脂肪酶活力检测.该方法有望为牛乳中质量控制提供可选择的检测方法.

    牛乳脂肪酶对硝基苯棕榈酸酯(p-NPP)酶活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透明质酸钠的含量

    杨静刘春丽黎俊威胡杰...
    36-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反向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透明质酸钠的分析方法.方法:含透明质酸钠的样品,根据基质的不同,可采用直接提取法或醇沉提取法,提取完的样品溶液经过与透明质酸酶反应,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色谱柱为 MCI GEL CK08EH(8mm×300mm,9μm),流动相:1%磷酸溶液,流速为 0.6mL/min,柱温为 40℃,进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 232nm,外标法定量.结果:透明质酸钠的相关系数为 1.0000,加标回收率为 93.2%~100.3%,相对偏差为 2.71%和 3.26%,检出限为 0.3mg/kg,定量限为 1.0mg/kg.结论: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准确度、精密度良好,适用于食品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透明质酸钠食品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测定营养补充片剂中维生素D2、D3、K1和K2含量

    陈汉峰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临界色谱法测定营养补充片剂中维生素D2、D3、K1 和K2 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预处理后,经正己烷提取,氮吹仪吹干溶剂后,再准确移入一定体积甲醇乙腈复溶溶剂,振荡充分溶解后合相色谱分析.选用串联两根色谱柱Waters UPCC HSS C18 SB 2.1mm×100mm 1.8μm,流动相A为CO2 流动相B为甲醇乙腈(25:75)混合溶液,梯度洗脱.样品进样量为 10μL,流速为 1mL/min,柱温为 40℃,合相管理器反压为 1700psi,于 265nm波长处测定样品.结果: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D2 和维生素 D3 分别在 0.298~7.454μg/L(r2=0.99992)、2.308~57.69μg/L(r2=0.99997)、0.657~16.42μg/L(r2=0.99991)和0.399~9.976 μg/L(r2=0.9999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 90.0%-10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 1.0%-6.1%之间;维生素 K1、维生素 K2、维生素 D2 和维生素 D3 检出限分别为 0.007mg/kg、0.011mg/kg、0.011mg/kg、0.011mg/kg,定量限分别为 0.021mg/kg、0.033mg/kg、0.033mg/kg、0.033mg/kg.结论 该方法快速、稳定,是同时检测营养片剂中维生素D2、D3、K1 和K2 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K1维生素K2营养补充片剂

    提升反渗透系统工艺卫生应用研究

    朱焕宗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处理反渗透系统是饮料制造重要的工序之一,其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有机物和溶解性盐类等,是饮料制作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反渗透系统运行过程卫生的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品质.本文针对反渗透系统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对炭滤缸增加热水消毒、降低反渗透系统停机时膜内浓水浓度、改善了纯水储罐呼吸装置及优化反渗透系统CIP清洗消毒方式,结果表明,经改善后水处理反渗透系统工艺卫生得到提升,达到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反渗透工艺卫生炭滤缸呼吸装置CIP

    套标机方形饮料瓶套标的升级改良设计

    周洋文进赵敏锋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场上饮料套标机多适用于PET材质的圆形饮料瓶,本文针对方形瓶套标过程中出现无标、卡标、高标、低标、歪标、接头标、标签左右倾斜、颈标与居中率不良等多种缺陷,对方形饮料瓶套标机进行升级设计,分别从标签居中率改良、标刀升级、套标收缩炉蒸汽喷口升级、切刀刀盘定位升级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套标机升级后方形瓶的套标合格率达 99%,成品居中率达 95%,高低标、毛刺标、歪标、裂标检出率均达到<1%,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本研究为方形瓶套标提供了套标机升级的参考依据.

    套标机饮料方形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