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复颗粒中6种成分含量

    吴国军徐惠玲龚艳珍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肝复颗粒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虎杖苷、丹参酮ⅡA 6 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COSMOSILC18 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 0.8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205 nm.结果 6 种成分均实现较好的分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各成分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97.92%~99.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0.28%~1.51%.定量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可知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是影响批次样品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肝复颗粒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虎杖苷、丹参酮ⅡA 6 种成分的含量,有利于对肝复颗粒成分的质量控制.

    肝复颗粒6种成分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林江波徐雯阴艳萍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7-11 月医院诊断考虑心脏瓣膜病的患者 200 例,所有患者均应用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与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计算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测定的CO值及诊断准确率,并统计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诊断二尖瓣、三尖瓣以及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的实际情况.结果 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仪测定CO值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单独检测的C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准确率为 93.00%,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进行测定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准确率为 99.00%.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仪测定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外,其他狭窄与关闭不全情况下,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联合的准确率均高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和超声心动图检测诊断准确率高,可精确获得CO值,有效检测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

    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超声心动图心脏瓣膜疾病

    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迟发性颅内脑血肿的相关性

    易宇光刘昌平何佳佳
    9-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迟发性颅内脑血肿(DTI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4 月至 2022 年 8 月医院收治的 88 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后经 2 次及以上头颅CT平扫,根据是否发生DTIH分成DTIH组(45 例)和非DTIH组(43 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IL-18、MMP-9,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发生DTIH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DTIH组的舒张压、血浆凝血酶时间(TT)、IL-18及MMP-9水平高于非DTIH组,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低于非DT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IL-18(β =0.294,OR=1.342,95%CI=1.044~1.724)及MMP-9(β =0.298,OR=1.347,95%CI=1.093~1.659)是TBI患者发生DTIH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18 和MMP-9 表达异常升高与TBI患者治疗后发生DTIH相关,两者均为TBI患者发生DTIH的危险因素.

    颅脑损伤白细胞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迟发性颅内脑血肿

    超声波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王丽娜苏小君周慧青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波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疗法(SET)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于医院就诊的MPS患者 7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8 例.对照组予SET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背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腰椎关节活动度(ROM)、腰背肌核心肌群肌电图[平均肌电波幅度(AEMG)和频域分析值(MPF)]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MPQ评分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和MPQ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ROM和后伸ROM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MG和MPF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波治疗仪联合SET治疗MPS患者的疗效肯定,可减轻腰背部疼痛,改善腰背肌的肌张力,提高腰椎功能和腰椎关节ROM.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悬吊运动疗法超声波治疗仪疼痛腰椎功能腰椎关节活动度肌电图

    间隙性压力治疗系统对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任霞陈黎黎
    16-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间隙性压力治疗系统对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6 月于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 120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予踝泵运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间隙性压力治疗系统治疗,两组治疗均>7 d.比较两组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股静脉和足背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术后 7 d内DVT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3 d,两组下肢股静脉和足背静脉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 d,两组血清APTT水平较治疗前上升,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血清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7 d内,试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隙性压力治疗系统用于乳腺癌术后,不仅可加快股静脉和足背静脉血流速度,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乳腺癌间隙性压力治疗系统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基于粒子群优化长短记忆网络算法的有创呼吸机使用量预测模型研究

    符增夏景涛王凌申芳瑜...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粒子群优化长短记忆网络算法的有创呼吸机使用量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医院有创呼吸机使用情况数据,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长短记忆网络(PSO-LSTM)算法的有创呼吸机使用量预测模型,预测全院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有创呼吸机每天使用数量.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及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准确性评价指标.结果 PSO-LSTM模型预测重症ICU有创呼吸机每天在用量与LSTM模型比较,其MAE值降低 41.15%、MAPE值降低 50%、RMSE值降低 44.36%;PSO-LSTM模型预测全院有创呼吸机每天在用量与LSTM模型比较,MAE值降低81.93%、MAPE值降低83.33%、RMSE值降低79.08%,PSO-LSTM模型预测精度高于LSTM模型.结论 PSO-LSTM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有创呼吸机的每天在用量,为有创呼吸机采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创建全院呼吸机管理共享中心提供数据分析基础,进一步提升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

    粒子群优化长短记忆网络算法预测模型有创呼吸机使用量

    磁共振DWI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黄夏莲周钏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9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DWI及病理检查,统计其病理检查结果,并比较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磁共振DWI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9例子宫内膜病变中良性43例,占比54.43%(43/79);恶性36例,占比45.57%(36/79);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ADC值低于良性子宫内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磁共振DWI中ADC值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的AUC=0.819,AUC的 95%CI为 0.729~0.910,灵敏度为 0.837,特异度为 0.694,约登指数为 0.531,最佳阈值为 0.995×10-3 mm2/s.结论 磁共振DWI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灵敏度较高,可通过测量ADC值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的性质.

    子宫内膜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孙桂春黄新园黄金
    27-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5 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胎儿心脏畸形的97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STIC技术筛查,比较 2 种方法的筛查时间及图像采集时间;所有孕妇随访至产后,并以引产病理结果和活产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金标准,分析二维超声、四维超声STIC技术单独筛查和两者联合筛查的诊断效能,以及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四维超声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时间、图像采集时间短于二维超声(P<0.05);经引产病理诊断和新生儿出生后超声心动图确诊胎儿心脏畸形 46 例,占比 47.42%;相较于单独诊断,二维超声、四维超声STIC技术联合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且四维超声STIC技术高于二维超声(P<0.05);相较于二维超声、四维超声STIC技术单独诊断,两者联合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特异度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显示,二维超声、四维超声ATIC技术单独及两者联合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与随访结果单独一致性分别为中度、高度、极高度一致.结论 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诊断中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STIC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降低漏诊和误诊风险,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胎儿心脏畸形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二维超声诊断效能

    CT与AI肺结节诊断系统对诊断肺结节及鉴别分型的临床价值

    蔡少辉林巧娟杨树木陈尚昆...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结节诊断和鉴别分型诊断中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人工智能(AI)肺结节诊断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于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结节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CT检查和AI肺结节诊断系统的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 2 种检查方法在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符合率及在不同结节性质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共检查 120个结节,其中恶性结节80个,良性结节 40 个;实性结节 40 个,部分实性结节30个,磨玻璃结节50个.AI肺结节诊断系统的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97.50%、97.50%、95.00%、96.67%、96.00%,均高于CT检查的 75.00%、75.00%、62.50%、66.67%、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检查比较,AI肺结节诊断系统在肺结节诊断和鉴别分型中的价值较高,可以显著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辅助临床医师更好地判断不同的结节性质.

    肺结节CT检查AI肺结节诊断系统结节分型

    分子即时检验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李思媛闫花丽张强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在分子即时检验(POCT)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分子POCT产品已突破传统,发展为集新技术、人工智能、智慧诊断为一体的,具有高度智能化、精准化、云端化、共享化等特点的新一代智慧POCT设备,其应用场景更广泛.POCT产品具有即时、小型、便携、易操作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慢病监测、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等领域.该研究对分子POCT产品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生产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相关市场的健康发展.

    分子即时检验人工智能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