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密度覆盖物对放射治疗表浅剂量的影响

    高雅王岩曾志鹏陈国祥...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同密度覆盖物对表浅剂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蒙特卡洛程序EGSnrc模拟直线加速器的6 MV光子束,并在加速器射束中心且源皮距100 cm处设置 30 cm×30 cm×30 cm的水模体对加速器射束的百分剂量深度准确性进行验证;然后构建模拟人体的组织模体(尺寸为 30 cm×30 cm×30 cm),并在组织模体表面覆盖 5 mm厚的放射治疗常见覆盖物(石蜡、湿纱布、商用补偿膜Bolus及热塑膜),模拟加速器光子束照射模体过程,收集组织模体表面下射束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进行分析.为排除增加0.5 cm建成区域带来的影响,在组织模体表面覆盖与组织模体相同材质的覆盖物,收集相同条件下的照射结果并与上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GSnrc模拟的 6 MV射束在水模体中的百分深度剂量与加速器实际测量值的差异<1%;与无覆盖物相比,4 种不同密度的覆盖物均能增加一定的模体表浅剂量,且剂量增幅随模体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不同覆盖物下组织模体的剂量增幅最大处均为组织模体表面,石蜡、湿纱布、商用补偿膜Bolus及热塑膜产生的增加幅度分别为36.45%、42.42%、43.23%及54.79%,剂量增幅随覆盖物密度增大呈现递增趋势,最大剂量点处剂量分别变化-0.49%、-0.59%、-0.65%及-1.15%;在相同深度且模体表面下深度<1 cm时,不同覆盖物的深度剂量与材料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组织模体密度比较,覆盖物密度差异越大对组织模体剂量的影响越大,其中与组织模体密度差异最大的热塑膜剂量增幅为 7.54%,密度差异最小的水增幅约为 1%.结论 不同密度的表面覆盖物均会增加组织模体表浅剂量,且剂量增幅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不同覆盖物的深度剂量与覆盖物密度显著相关;不同材料覆盖物对表浅剂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覆盖物与组织模体密度差异越大对接触面表浅剂量的影响越大,但常见表皮覆盖物的相对密度差异不大,因此剂量影响主要来源于覆盖物造成的可预见建成区深度的增加.

    EGSnrc蒙特卡洛程序密度覆盖物表浅剂量百分深度剂量

    基于实验室检查建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联合诊断模型

    梁燕锦刘日阳徐明艳林贤彬...
    6-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实验室检查建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多项检验指标联合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2023 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脑膜炎(56 例)和非细菌性脑膜炎(75 例)患儿的 16 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对细菌性脑膜炎与非细菌性脑炎患儿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 16 项实验室检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指标进行ROC分析,以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curve,AUC)>0.7 作为检验标准,根据β系数的大小对与细菌性脑膜炎独立相关的变量进行排名,利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将相应变量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新的诊断模型,并选取 16 例脑膜炎患儿的数据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和非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 16 项检验指标中,12 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 项指标的AUC>0.7,包括脑脊液白细胞计数(C-WBC)、脑脊液多核细胞占比(C-PNC%)、脑脊液多核细胞计数(C-PNC)、脑脊液蛋白(C-Pro)、脑脊液乳酸脱氢酶(C-LDH)、血降钙素原(B-PCT)、血清C反应蛋白(B-CRP)、脑脊液葡萄糖/血葡萄糖比值(C/B-Glu).通过线性拟合获得的诊断模型为:Y=-0.351×C/B Glu+0.561×C-PNC%+0.005×B-PCT+0.001×B-CRP+0.24.拟合模型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AUC为 0.87,灵敏度、特异度均>75%.结论 由C/B-Glu、C-PNC%、B-PCT、B-CRP组成的联合模型对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模型儿童脑脊液

    一种可调光放大无影观察灯的设计及在病理组织包埋中的应用

    王小梅史帅刘成芳李刚...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设计一种可调光放大无影观察灯.该观察灯采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自然光作为光源,运用脉宽调制(PWM)调光器进行电子调光,主要构成包括发光系统、光学放大镜、PWM调光器、电子镇流器、磨砂放散光灯罩、万向鹅颈管等.经实际应用证明,该观察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无交叉污染,将其应用在病理组织包埋中,可全方位多角度观察且选材准确,有利于提高病理诊断率.

    无影灯发光二极管脉宽调制放大镜病理组织包埋

    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

    华尚伯陆贤顾卯林班笃敬...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RCL)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 120 例胆囊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试验组行腹腔镜下LRCL.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 1、3、5 d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术前、术后5 d的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取石成功率均为100%,无残留结石,无中转开腹.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NR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试验组各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R、AD、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COR、AD、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LRCL的取石成功率与LC相当,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同时可减轻术后疼痛感,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疼痛程度应激反应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不同时机的应用

    罗佳张天翼李杨丹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不同时机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2023 年 8 月于医院拟行PCI治疗的 70 例AMI伴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5 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基础药物及急诊PCI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置入IABP.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 24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尿量]水平,术前和术后 7 d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术前和术后 3 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和心脏指数(CI)]水平,以及术后 30 d内的病死率.结果 术后 24 h,两组MAP和尿量均高于术前,HR低于术前,且试验组MAP和尿量均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CK-MB和cTnI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LVEF和CI水平均高于术前,PCW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LVEF和CI水平高于对照组,PCW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0 d内,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伴CS患者行PCI术前应用IABP较术后应用IABP更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受损,提高心功能.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心肌损伤

    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确认试验结果调研

    赖小华兰小英王燕凤
    23-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 2018-2022 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的确认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2022 年医院就诊人群的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及经过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免疫印迹法(WB)确认HIV抗体阳性患者的检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统计HIV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结果,统计HIV抗体阳性样本的人群分布和科室分布、WB条带分布及HIV-1 抗体条带模式.结果 1 323 例需送确认试验患者中 882 例送检,确认HIV抗体阴性 339 例,阳性 466 例(465 例经WB检测阳性,1 例经核酸RNA检测阳性),不确定结果 77 例中随访确认 5 例阳性;未送检的 441 例患者中,既往已确认HIV抗体阳性 82 例.最终可追踪到的HIV抗体阳性患者共 553 例,阳性率 41.80%.首次确认试验阳性的 466 例患者中,男女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4 例患者的首诊科室为内科相关科室,72 例为外科相关科室.465 例经WB检测阳性样本共检出 9 条HIV-1 抗体条带,1 条HIV-2 抗体条带;检出率最高的是包膜蛋白抗体gp160(100.00%)、gp120(100.00%)和gp41(99.78%),HIV-2包膜蛋白抗体条带gp36检出12例(2.58%).465 例经WB检测阳性样本共检出 21 种HIV-1 抗体条带模式,其中 3 种模式含有HIV-2 包膜蛋白抗体条带gp36;最常见的 3 种HIV-1 抗体条带模式分别为HIV-1 抗体全条带(148例)、缺失HIV-1抗体条带p55(134例)及缺失HIV-1抗体条带p55 和p17(102例),3 种模式合计占比 82.58%,其他条带模式较少见.结论 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率较高,阳性患者首诊科室以内科为主.医疗机构应重视HIV筛查,尽量避免漏诊、误诊,并加强临床诊疗过程中有创医疗处置措施时的职业防护,减少职业暴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艾滋病免疫印迹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gp36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制氧系统寿命预估方法

    刘健民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及后疫情时代大背景下国内医疗系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制氧系统行业的发展进入快速扩容阶段.同时,制氧系统突发故障对吸氧人群生命与心理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问题接踵而至.制氧行业迫切需要一种针对制氧系统寿命的预估方法,以解决制氧系统突发故障影响吸氧人群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制氧系统寿命预估方法.首先,基于SVR原理建立一种寿命预估模型,通过对某制氧系统3 500 h的氧浓度监测数据进行SVR训练,得到制氧系统的寿命预估模型.然后,规律选取 300 组氧浓度数据分别进行训练集预测和预测集预测,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且模型对预测集样本的预测结果与氧浓度监测的真实值基本保持一致.最后,对该制氧系统的吸附塔进行拆机验证,发现分子筛确有失效现象,经实际测量失效程度为 6%,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制氧系统的寿命预估,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因此,基于SVR的制氧系统寿命预估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预估制氧系统的使用寿命,避免其突发故障,同时也为后续制氧系统的寿命预估方法提供了思路.

    支持向量机回归制氧系统寿命预估传感器

    移动端智慧化二级氧气箱小程序的开发及应用

    单月忠严峰
    33-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病区对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证临床诊疗工作顺利开展,需实时监控医院的氧气压力,以在压力不足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为此,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移动端智慧化二级氧气箱小程序.首先,在病区管道井安装型号为SC-LP-CAM的摄像头,并将摄像头拍摄的二级氧气箱仪表图片传输至数采物联云平台,数采物联云平台可识别图片中的氧气压力值.其次,以微信小程序为平台,利用数采物联云平台提供的API接口,每隔 10 min获取 1 次仪表图片和压力值,并自动刷新显示界面;当小程序获取的氧气压力值<0.3 MPa时,利用榛子云短信平台所提供的API接口进行短信报警提醒.最后,设计展示 4 h内二级氧气箱的压力值和压力趋势图,以便监测二级氧气箱的性能.经过2 个月的试运行,该小程序可按时、准确显示二级氧气箱仪表图片和压力值,且经测试报警功能正常,4 h压力值和压力趋势图页面清晰、数据准确度高.

    氧气箱小程序云平台API接口

    一种改良微网式雾化器的设计与应用

    邱锐炜郑鹏翔李国波辛小兰...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改良微网式雾化器.该雾化器整机尺寸小、易携带,兼具超声雾化器的低噪声运行与空气压缩式雾化器的雾化颗粒直径小的特点.该雾化器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斜角杯底雾化杯设计、清洁模式设置、微网式喷头采用振动筛网雾化网片等方法,克服了目前市面上微网式雾化器的残留药液量较大、雾化网片易堵塞、产热效应较高、雾化颗粒直径过小的缺点.经用户体验反馈,证明该改良微网式雾化器使用方便,功能完善.

    微网式雾化器超声雾化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雾化颗粒直径噪声

    N-端脑利钠肽前体/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性能评价

    赖秀娟陆建伟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蛋白(ST2)联合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性能.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 年4-9 月收治的 130 例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巴迪泰(广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T-proBNP/ST2 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样本的NT-proBNP和ST2 水平,分别与罗氏NT-proBNP检测试剂盒、Critical Diagnostics Presage ST2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比较(相关性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 Plot分析法).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试剂盒NT-proBNP检测结果与罗氏NT-proBNP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951,ST2 检测结果与Critical Diagnostics Presage ST2 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958;将联合检测试剂盒与单一检测试剂盒检测NT-proBNP、ST2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横坐标,差值作为纵坐标,绘制Bland-Altman Plot分析图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项指标分别有 95.38%(124/130)、94.62%(123/130)的值位于范围内.结论 NT-proBNP/ST2联合检测试剂盒与单一检测试剂盒检测NT-proBNP和ST2的相关性好、一致性高,可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N-端脑利钠肽前体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检测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