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少英

双月刊

1672-867X

ynmdxb@163.com

0871-65137404

650031

中国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民族学、社会学、少数民族哲学、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内容注重民族特色,强调理论深度,关注学术前沿,面向全国社会科学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少数民族的理论研究人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绿色金融支持边疆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李严杨玉文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论的关键路径,对于助力边疆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绿色金融作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厘清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互构关系的基础上,梳理边疆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及转化途径.基于对现有成功案例的研究,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为途径,以绿色金融为工具,遵循"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资本可交易化"的演化路径构建边疆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并据此从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路和优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促进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对策建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金融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

    法理学视阈下的生态文明法治

    米良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在新高度上的辩证统一关系,让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写进了宪法,标志着"生态法治"成为我国法治一项新的重要内容."生态法治"已经成为我国法治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升级进步.它把此前"保护环境"的制度规范上升到"法理价值"的哲学层面,从而将对我国整个法律体系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从法理学的角度阐释"生态法治",可以丰富我国法学理论的内容,还能为"生态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法理学生态文明生态法治

    类型化视角下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

    聂鑫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类型化梳理是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的前提,类型化思维和传统概念化思维的有效互补可以化解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冲突.以促进文化传承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价值标准规划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路径,通过利益平衡原则指导下的非遗"权利主体"和惠益原则指导下的非遗"保护客体"类型化分析,解构非遗的传统类型,厘清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和样态,合理重构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提出有效配置方案,实现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良性循环.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概念化思维类型化思维

    古代云南东南部的变迁

    方铁
    12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的云南东南部,包括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附近一些地区.云南东南部的演变有以下特点:一是这一地区距滇池、洱海流域两大区域中心较远,同时未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在政治舞台上便显落寞;二是云南中部至越南的交趾道经过这一地区,云南东南部的发展与交趾道兴衰密切相关;三是云南东南部与越南毗连,越南与中国历代王朝关系的改变,深刻地影响云南东南部;四是云南东南部的变化经历先慢后快的过程.自元代起,云南东南部获得较快发展,清代尤为明显.

    古代云南东南部交趾道中原王朝变迁

    新型城市建设与中国式城市现代化

    项松林孙悦
    14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与构想,加强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新型城市建设历经"谋篇布局""全面实施""迭代升级"等不同阶段,在实践探索中不断突破与深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客观地看,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仍面临城市宜居性不高、城市韧性度不够、城市智慧化不足、城市创新力不强、城市生态化不优、城市人文性不全等问题.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支撑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动力变革,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品质内涵,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发展方式,引领和平发展的城市现代化.

    新型城市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城市形态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缅边境安全治理研究

    赵红娥保跃平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缅通道是中国连接印度洋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中缅边境面临内生型安全风险与输入型安全风险并存的特殊形势,呈现出边民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多重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的状态.针对中缅边境地区多重安全风险的复杂情势,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边境干部群众的风险意识,聚焦外部环境营造与内部机制建设,完善边境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提升边境安全风险治理能力,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为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风险社会中缅边境安全治理

    征稿启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