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朱有勇

双月刊

1004-390X

xb@ynau.edu.cn

0871-65227711

650201

昆明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云南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农业和生物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主要刊登有关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园林园艺科学、食品科学、蚕桑、畜牧与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产养殖、农业生态学、农业机械、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等学科创新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本刊的特点是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相结合,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及生物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及科研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T29和HCT116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其裸鼠移植成瘤研究

    王霞朱飞艳王晶熊喆...
    985-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HT29和HCT116两株细胞系体外培养细胞增殖和在裸鼠体内移植后的成瘤情况。[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HT29和HCT116的细胞活力,观察克隆形成细胞的形态,检测2株细胞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2株细胞移植于裸鼠右侧腹股沟皮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记录裸鼠的体质量及移植瘤的体积。[结果]与HT29细胞相比,HCT116细胞在体外的增长率极显著升高(P<0。01),p21蛋白正常表达,p53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在阿霉素存在的情况下,HCT116细胞中的p21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14 d内HCT116细胞移植量对裸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单只细胞接种量为4×105和2×106个时,HT29细胞肿瘤体积显著高于HCT116细胞(P<0。05)。[结论]HCT116细胞在体外的增殖速率显著高于HT29细胞,但是在体内HT29细胞比HCT116细胞更易成瘤,其分子基础可能与HT29细胞中p53基因突变导致的p53蛋白高表达及其下游p21蛋白低表达有关;高浓度的癌细胞移植有利于肿瘤形成。本研究为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结直肠癌HT29细胞HCT116细胞细胞增殖皮下移植瘤

    黑腹果蝇fat2新突变体的鉴定

    孙蓉杨敏罗俊鹏向阳...
    992-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突变品系MI3266的生殖能力和生殖系统形态学变化,鉴定突变品系MI3266影响的基因。[方法]通过遗传杂交检测突变品系MI3266是否可育以及MI3266雌蝇和雄蝇的育性;解剖MI3266成虫生殖系统,经DAPI染料染色观察生殖系统形态学变化;利用反向PCR方法鉴定突变品系MI3266影响的基因。[结果]突变品系MI3266不可育,其雌蝇也不可育;突变品系MI3266雌蝇卵巢形态异常,14阶段卵室变圆,背侧肢异常短小;突变品系MI3266影响的基因是fat2。[结论]本研究鉴定了 1个fat2新突变体,突变体雌蝇不可育,为研究fat2基因功能提供了新的突变体。

    黑腹果蝇卵巢平面细胞极性fat2基因Minos转座子

    袋鼠源隐孢子虫分离株分子鉴定与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衡昭君马洲董星和程文杰...
    999-1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云南某动物园袋鼠粪样中分离到的1株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种/基因型的分子鉴定,为云南动物园的袋鼠隐孢子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隐孢子虫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使用DNAMAN和MEGA7。0等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以确定该袋鼠源分离株与其他源隐孢子虫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成功扩增出隐孢子虫阳性片段。BLAST结果表明:获得的袋鼠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与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一致,同源性可达100%。种系发育进化树表明:该分离株与鼠隐孢子虫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属于胃寄生隐孢子虫的鼠隐孢子虫。[结论]该园袋鼠存在隐孢子虫感染,鉴定为具有人兽共患潜能的鼠隐孢子虫。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中国袋鼠感染鼠隐孢子虫。

    袋鼠隐孢子虫分子鉴定种系发育云南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氮积累与根区土壤氮转化过程差异研究

    丁凤磊张乐余磊王鹤鹃...
    1004-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影响玉米氮利用的关键过程和主导因素,为提高玉米植株氮肥利用效率和选育高氮吸收效率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伟科702(WK702)、隆平206(LP206)、农华101(NH101)和先玉335(XY335)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0(CK)和220kg/hm2(N)2个氮素水平,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不同玉米品种氮素积累和根区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差异。[结果]WK702和LP206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在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均高于NH101和XY335。CK处理下,WK702和LP206根区土壤硝化势和反硝化能力均低于NH101和XY335;WK702和LP206根区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丰度显著低于NH101;nirK、nirS和nosZ基因丰度均为NH101和XY335高于WK702和LP206;土壤pH和NO3--N含量是影响硝化和反硝化基因丰度的主导因子。施氮处理下,WK702和LP206根区土壤反硝化作用也低于NH101和XY335,但硝化作用没有差异;WK702、LP206和NH101根区土壤nirK、nirS和nosZ基因丰度均显著低于XY335。[结论]WK702和LP206根区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损失的氮素少是其地上部氮素积累量高的主因。在高氮吸收效率玉米选育过程中,应关注低氮条件下的土壤反硝化损失。

    玉米根区土壤硝化反硝化氮素积累

    氮肥配施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及烤后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

    何聪莲顾浩张锦韬姜永雷...
    1014-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及烤后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进行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2个生物炭施用量水平(B0:不施用生物炭;B1:每100 kg 土壤施用3 kg生物炭)和3个氮肥施用量水平(N0:0kg/hm2;N1:52。5 kg/hm2;N2:105。0 kg/hm2),共6个处理,对不同处理烤烟各生育时期的生长指标、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致香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氮肥配施生物炭可极显著影响烤烟团棵期与旺长期的株高、茎围和最大叶长(P<0。01),并显著影响伸根期的最大叶长以及旺长期和成熟期的最大叶宽(P<0。05);二者配施可极显著影响烤后下部叶的总氮、烟碱和钾含量,中部叶的烟碱和氯含量以及氮碱比和糖碱比,上部叶的总糖含量和糖碱比(P<0。01),还可显著影响上部叶的还原糖含量(P<0。05);从香气前体物来看,二者配施可极显著提高中部叶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含量(P<0。01)。[结论]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可促进烟株的生长,有利于提高其内在化学成分和香气前体物质含量,还可减少氮肥施用量。

    生物炭氮肥烤烟烟叶化学成分

    百合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基因LoERF4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浩孙亮张济民贾文杰...
    1021-1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AP2/ERF家族成员ERF基因在百合休眠解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百合品种西伯利亚(Lilium oriental'Siberia')的小鳞茎为试验材料,从前期试验获得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中筛选得到1个在小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显著上调表达的ERF转录因子,结合RT-PCR技术扩增得到西伯利亚小鳞茎的ERF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LoERF4;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LoERF4的基因结构和理化性质等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LoERF4基因在小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通过克隆得到LoERF4基因全长,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606 bp,编码201个氨基酸,含有1个典型的保守AP2结构域;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21。52 ku,理论等电点为6。43,为亲水性蛋白,没有跨膜结构。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西伯利亚小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在第20天小鳞茎休眠解除、开始萌发时极显著升高。[结论]在百合中克隆得到的LoERF基因可能是参与调控百合小鳞茎休眠解除进程的关键因子之一。

    百合(Liliumspp.)LoERF4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大白菜COBRA基因家族鉴定及其低温胁迫表达分析

    廉瑞婷任宏翟文陈连水...
    1031-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大白菜COBRA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并预测基因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白菜的COBRA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启动子元件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大白菜COBRA基因家族包含23个成员,命名为BrCOBL1~BrCOBL23,分布于大白菜基因组的8条染色体上,根据基因序列特点将其分为2个亚族。大白菜与同属于十字花科的拟南芥、甘蓝型油菜、甘蓝和芥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47个COBR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以上COBRA基因家族成员可聚为8个亚组。基因表达分析显示:低温胁迫下,大白菜BrCOBL1、BrCOBL2、BrCOBL15 和 BrCOBL16 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COBRA蛋白序列含有共同的保守基序,且某些基序特异存在于不同的亚族,表明这些基序可能与各亚族的功能分化有关。根据启动子分析结果推测BrCOBL基因可能参与大白菜的非生物胁迫响应及激素应答调控。

    大白菜COBRA基因家族基因表达分析低温胁迫

    酿酒酵母PAD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尹拓马福仙韩沛辰奚登贤...
    1040-1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酿酒酵母中PAD1基因的功能,为研究酿酒酵母芳香族化合物代谢过程和途径奠定基础。[方法]对酿酒酵母PAD1基因进行电子克隆,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对PAD1基因进行分析预测。[结果]酿酒酵母PAD1基因位于Ⅳ染色体1510902~1511630,全长729bp,可编码24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肉桂酸脱羧酶(AAA20484。1)最为接近,同源性高达99。59%;蛋白质化学式为C1208H1950N328O336S9,分子量约为26 733。31 ku,是稳定的疏水蛋白,在线粒体中发挥作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未发现明显卷曲螺旋区域,有部分跨膜区存在,二级结构元件以a-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延伸链和β-转角在蛋白质中分散存在。[结论]酿酒酵母PAD1基因是编码芳香族羧酸脱羧酶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稳定,可能在线粒体中参与代谢,与酿酒酵母芳香族羧酸的代谢和其对芳香族羧酸的耐受性存在直接联系。

    酿酒酵母PAD1基因基因电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芳香族羧酸脱羧酶

    酿酒酵母和解脂耶氏酵母对不同酚酸的耐受性测定

    王益娜陈碧环郭兆宽刘祥宇...
    1048-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酿酒酵母和解脂耶氏酵母对不同酚酸的耐受性。[方法]以酿酒酵母和解脂耶氏酵母为材料,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丙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和肉桂酸测定2种酵母的生长情况。[结果]2种酵母对不同酚酸的耐受性趋势一致,耐受性表现为对羟基苯丙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肉桂酸;解脂耶氏酵母对酚酸的耐受性大于酿酒酵母,更适合用于生产芳香氨基酸衍生物,尤其是肉桂酸类衍生物的生物合成。[结论]解脂耶氏酵母对酚酸的耐受性更大,为应用酵母合成黄酮类化合物以及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衍生生物碱提供了理论依据。

    酿酒酵母解脂耶氏酵母酚酸

    楚雄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SRAP多样性分析

    赵文植鲁华辛静马路遥...
    1054-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云南楚雄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内不同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集种子园内6个种源的96份华山松无性系单株针叶,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SRAP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获得26对条带清晰、PCR反应稳定且多态性较高的SRAP引物组合。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平均值为81。22%,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为0。394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59 5,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16 9;华山松种子园内各无性系在种源间变异较小,而种源内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6个种源可聚为3类,遗传变异丰富度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楚雄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内6个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变异主要存在于各种源内。地理距离对各无性系材料的遗传距离无明显影响。在该种子园内进行杂交育种时,应以分子标记结果为主、参考地理距离进行杂交亲本的选配工作。

    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相关序列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