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罗骥

双月刊

1000-5110

ynnups@ynnu.edu.com

0871-5516038

650092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les and Social Scl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学报创刊于1958年,现为“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主要刊载哲学、宗教学、美学、历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教育学、旅游文化等学术论文及理论文章,有较高的转载率和文摘率。编辑均具有高级职称,有较强的编辑力量和研究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分析

    钱宁王文婷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重要理念,从政策规范和制度建设层面,将建立三次分配的机制、形成橄榄型的社会分配结构作为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体制、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围绕共同富裕开展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对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和政策思考来探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防止"再分配"的"共富"观理解的"均贫富"式共同富裕偏向,用系统性社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应该成为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理论思考与政策探索的基本内容.

    共同富裕三次分配发展型社会政策政策创新人的发展

    网络导向双元创新对可持续创业绩效的影响

    朱滔彭华涛
    9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持续创业是企业未来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其发展过程受到双元创新和企业各类网络关系的影响.文章基于组织双元、社会网络等理论,选取ICT行业企业2010~2021年间的面板数据,分析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对于可持续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网络导向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正向影响企业可持续创业绩效;(2)董事网络位置负向调节企业开发性创新与可持续创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而对于探索性创新与可持续创业绩效之间无调节作用;(3)国际网络嵌入负向调节企业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可持续创业绩效间的正向关系;(4)本土网络嵌入负向调节企业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可持续创业绩效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可持续创业研究视角,完善了董事网络、国际网络、本土网络与双元创新、可持续创业绩效之间内在逻辑.

    双元创新可持续创业董事网络国际网络本土网络

    蔬菜供应链:边境农贸市场及其互市实践——基于云南孟定中缅边境的田野调查

    周大鸣常蕾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隔清水河口岸与缅甸接壤.在孟定镇的边境农贸市场之中,活跃着两种商业活动:蔬菜供应链和缅甸街生意圈.从清水河口岸升级,以及边民互市优惠政策实施以来,边境贸易得到了程序化、规模化的发展.供应链是由内地资本推动运作的,规模化的,具有链条延伸性质的市场;生意圈是由缅甸商人的社会人际网络交织组成的,带有社区感和生活感的,具有聚集性质的市场.两种不同的机制在农贸市场中发生了交汇,延伸和聚集之间的拉扯,糅合成了边境贸易新的动态平衡,也为活跃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新的地方性的生活可能.

    跨境贸易市场空间供应链互市实践动态平衡

    孝道传承与危机分担: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中的民俗教育

    冯智明庞雅婷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丧葬仪式体现了民众最传统的社会法则与文化逻辑,具有重要的民俗教育功能.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通过文本演述、"送灵安魂"、上祭守孝、集体互助、空间净化等环节,创造出一个民俗教育的濡化空间,对个体进行浸润与教育.一方面重视传承孝道观念,进行悲伤纾解与情感疗愈;另一方面重建社会秩序,包括强化三界空间认知与象征秩序,以及经由集体分担死亡危机恢复社区公共秩序.对丧葬中多维民俗教育方式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究中华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如何在民众生活中融合共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民众乐观豁达面对死亡的生命智慧对于当今社会的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反思和借鉴意义.

    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孝道传承民俗教育文化逻辑

    "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的公共外交实践

    孔建勋郝栋男
    130-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立体式公共外交是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高质量发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中资企业作为立体式公共外交体系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承担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公共外交理论中,企业公共外交指以跨国企业为主体开展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东道国民众对该企业母国国家形象认知的一系列活动.文章依据"海外中国企业和员工"调查数据库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4个地区的企业数据,构建"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公共外交实践的评估指标,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属地化管理、政治公关和媒体宣传等,并对企业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公共外交实践总体势头向好,但存在不足,包括社会责任履行不善、属地化程度较低、与在野政治力量接触少、缺乏媒体宣传等.鉴于此,文章认为应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形式、鼓励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专门化部门、提升人员属地化水平、建立成熟的属地化经营战略、适当开展与在野政治力量的接触、扩大媒体宣传等方面完善中资企业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公共外交实践属地化中国形象

    东南亚中资企业的慈善和文化责任与东道国员工对华认知

    关萌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塑造着企业形象,不仅会影响当地员工对企业的认知,并可能将这种认知进一步泛化到企业母国.文章使用"海外中国企业与员工综合调查(OCEES)"数据库,以东南亚中资企业当地员工为样本,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慈善责任与文化责任对当地员工对华认知上的影响.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仅仅通过对当地社区进行慈善捐赠并不能显著促进当地员工对中国的积极认知,也不能显著提升他们对中国影响力的正面评价,需要企业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即履行文化责任来拉近双方文化距离,才能让当地员工对中国有更加正面的认知,也更加正面地理解中国的影响力.

    东南亚中资企业慈善责任文化责任当地员工对华认知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焦虑纾解研究

    赵磊磊代蕊华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教育走向更加公平、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必要准备和途径,但也会引发乡村教师职业焦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焦虑的表征主要包括:乡村教师数字化适应压力较大,技术排斥现象明显;人机融合困难,乡村教师社交关系发展面临失衡危机;优质数字资源紧张,乡村教师收入结构缺乏合理保障;非教学任务繁杂,乡村教师陷入沉重的工作负担.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焦虑的诱因主要涉及政策支持、学校治理、教学环境和技术感知4个方面.其纾解之道在于: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构建面向数字创新的乡村教师发展制度;立足新型数字治理空间,优化乡村教师多元社交身份体验;营造基于大数据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乡村教师技术适应;重塑乡村教师的工作时空,合理关照基于教学秩序的时间伦理.

    数字化转型乡村教师职业焦虑纾解教师发展

    我校承办的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校长论坛成功举办

    云南师范大学宣传部
    封2页

    我校举行一流学科建设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