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田地面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田地面工程
油气田地面工程

张良杰

月刊

1006-6896

cnogfe@petrochina.com.cn;yqtdmgc@petrochina.com.cn

0459-5903568

163712

大庆西杨邮局126-1-56信箱

油气田地面工程/Journal 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8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月刊。油田生产、建设、施工和设计领域权威应用杂志。每年发表相关科技文章500余篇。文章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具有较大的应用借鉴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RIZ在提高含硫化氢储气库脱硫硫容中的应用

    赵杰
    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X含硫化氢地下储气库脱硫硫容偏低的问题,利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对天然气中硫化氢处理系统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对天然气中硫化氢处理系统组件分析并找出它们之间相应的关系,绘制出组件功能模型图;对当前系统进行因果分析,找出造成该问题的2个关键缺点并且将其转换为2个关键问题进行求解;利用TRIZ中的冲突解决、物场模型两大核心工具得到了7个解决方案.利用TRIZ中的方法和工具,与含硫化氢储气库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用创新原理No.3-局部质量,得到最优方案即脱硫塔内"惰性瓷球+活性炭+脱硫剂"分层交替装填的方式.应用TRIZ提高了含硫化氢储气库脱硫硫容,为未来类似储气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TRIZ脱硫解决方案冲突物场模型

    关于海上油田油水界面测量情况的探讨

    张浩高伟鲁大勇詹蕊菱...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海上油田产液量的日益增高,原油处理流程脱水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外输原油的品质以及下游回注生产水的水质.为了保证原油在处理流程中达到良好的脱水效果,需要对处理流程中三相分离器及电脱水器的油水界面进行准确测量.通过对三相分离器运行效果及油水界面测量情况分析,电脱水器运行效果及油水界面测量情况分析,提出了一种油水界面测量的改进方法.经油田现场实际应用一年的结果验证,油水界面测量方法调整后能够准确测量出油水界面,油水处理效果改善明显,电脱水器运行电流明显降低,水相出口含油率由250 mg/L下降至 120 mg/L;改进后系统稳定性得到提高,上游来液波动影响明显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油水界面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射频导纳原油脱水

    原油稳定工艺模拟与参数优化技术研究

    黄纯金杨筱珊孟飞朱乐...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油稳定是将原油中轻质组分分离、回收的工艺技术,可有效降低原油集输过程中的蒸发损耗.为达到降低原油稳定综合能耗、提高产品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对原油集输的现状分析,对不同原油稳定工艺的操作条件、投资成本、能耗分析、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合现场生产实际,优选负压闪蒸工艺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spen HYSYS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了负压闪蒸技术的稳定压力、稳定温度、稳定深度、塔顶出料等参数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对综合能耗、运行成本、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合设备能力、产品质量设立的边界条件,根据参数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佳的运行参数.通过建模计算可知,合理的运行参数可大幅降低稳定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进而降低综合能耗、提高产品产出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实现原油稳定系统节能、高效运行,对同类型原油稳定工艺的调整及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负压闪蒸气提气稳定压力稳定温度

    四川盆地LNG尾气提XAI潜力探讨

    贺广庆宋煜巨龙王潇...
    22-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俄乌战争影响,XAI(氦气)价格持续上扬,国内XAI 90%以上依赖于进口.四川盆地致密气、页岩气含有微量伴生XAI,在LNG工厂尾气闪蒸气(BOG)中XAI含量较高,BOG中粗XAI通过深冷法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工艺,可制得高纯XAI产品.通过整合四川盆地LNG工厂尾气中可利用的XAI资源,对脱氢+变压吸附+低温精制工艺在经济适用性方面的研究论证,认为该工艺经济可行,符合国家支持天然气清洁能源利用的政策,可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提供XAI资源技术支撑.

    XAILNG尾气变压吸附市场潜力经济评价

    某油田低碳示范区建设工程碳排放影响评估

    廉军豹周大新袁良庆马天怡...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油田拟改善示范区碳排放状况,打造低碳示范区,需要评估已确定建设方案低碳示范区建设工程的碳排放影响程度.在碳排放现状核算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实施情况下与未实施情况下指标对比,确定了开发机制,评估了碳资产开发价值.结果表明:项目完全建成后示范区清洁能耗年均占比54.18%,碳排放量年均降幅39.3%,碳排放强度年均降幅39.4%;计算期内碳配额总缺口大幅减少,总盈余大幅增加,经济总体影响增加了 6 397万元(不考虑资金折现);风电和光伏发电自愿减排项目碳资产开发潜力为12.97×104 tCO2e,开发UER机制项目碳资产价值约 648.5万美元.该油田低碳示范区建设工程在改善能耗结构、降低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改善碳配额盈亏及其经济影响状况、自愿减排项目碳资产开发等方面可起到示范及启发作用.

    碳排放低碳示范区自愿减排项目碳资产

    油田加热炉生产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张建昌王立涛张嘉安张妮...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热炉是油田生产能耗与碳排放的主要设备之一,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是油田企业碳排放核算不可忽视的部分,直接影响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物料衡算法及《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建立油田加热炉碳排放核算模型;根据油田加热炉生产碳排放监测数据,基于加热炉效率定性及定量分析了负荷率、排烟温度、热效率、过剩空气系数、环表温差、炉膛内压等因素对加热炉生产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分析加热炉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求、燃料性质、加热炉效率,发现加热炉效率是影响加热炉生产碳排放的关键可操作因素.对油田加热炉生产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油田生产碳核查与碳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助力"绿色油田"的建设.

    碳排放核算加热炉效率相关性分析双碳

    直流自持供电模式在海上边际气田开发的应用研究

    马金喜王万旭邹昌明金秋...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井数少、依托距离远的边际油气田,供电方案的解决是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以海上某边际气田开发为例,鉴于平台对安全、控制以及通讯系统的供电必不可少且总用电负荷很小,多为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直流电负荷,因此采用直流发电机组自持供电方案,并配有备用电池和便携式微型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的供电新模式.采用天然气驱动的工艺设备和仪表阀门以及室外型电气设备,不设置电气房间,选用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等设计优化方案,控制用电负荷.从适用条件、可靠性、燃料形式、功率范围以及自动化程度和防爆设计等角度,针对密闭循环涡轮发电机组(CCVT)和热电偶发电机组(TEG)直流供电方案进行比选研究,并提出新供电模式的应用建议.直流自持供电方案与常规海缆供电相比,节省了升压、降压环节,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减少了系统功率损耗,设备设施投资与安装费用均低于传统的依托供电模式.

    边际油气田供电方案直流自持供电供电模式

    中国石化运用新技术给岩石做"CT"

    胡庆明蒋琳琳
    44页

    智能敷缆连续复合管在油田水源井上的应用

    解宇航张继红杨二龙王舒婷...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油田地表水资源贫乏,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自水源井.但因水源井受季节和地下水资源富集程度等影响,地层产水量不平稳,无法实时监测水位,深井泵易烧毁.该油田开展数字化油田和智慧油田建设以后,水源井相关参数无法读取和接入,且水源井起下管柱和动力电缆极其不便.因此研制并应用了集成动力电缆、信号电缆的敷缆复合连续管和水源井智能控制系统,能实时读取井下动液面、出口压力、井口流量、监测深井泵运行状态等数据,实现智能监控、远程控制、实时调参、缓起缓停、变频运行、干抽保护、深井泵状态调控等多项功能,同时实现了水源井智能控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油田水源井智能控制系统敷缆复合连续管

    气田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应用典型问题及对策建议

    许亚辉陈燕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数字化大背景条件下,油气田企业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是实现自动化生产、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油气田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安全风险特点,提出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存在控制层级冗余、功能定位不清晰、关键设备可靠性较低以及报警数据闭环管理不到位等典型问题,通过控制单元对象来明确控制层级,"油公司"扁平化管理功能需求优化组态画面,关键设备控制元件冗余设置,提高设备可靠性能,以及报警数据从参数设置、状态动态抑制、设备故障状态的循环分析处理,解决生产报警洪流现象,制定气田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统一的层级划分规则以及控制逻辑思路,建立报警数据收集、分析、处置推荐流程,提升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性能,降低报警率,提高安全生产可靠性,为数字化气田深化建设和生产管理应用提供借鉴.

    工艺控制安全联锁安全生产气田典型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