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边伟光谢梦婷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美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分析美术教育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为高校美术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法:首先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问题.基于此,提出以下策略:一是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促进美术与其他学科融合;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美术教育资源和教学方式;三是实施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四是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果:实施上述策略后,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宣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还能在美术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完善人格,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美术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结论: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开展积极评价等策略,可以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作用,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美术教育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美术教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策略

    通感体验在初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闵旋马克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通感体验在初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歌唱能力及人文素养.方法:首先阐述通感体验在初中歌唱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增强感知力、促进情感表达等.基于此,提出三大运用策略:一是通过突出旋律特点,强化视觉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二是增添声势动作,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渲染故事情境,促进情感迁移,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最后,明确通感体验在初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确保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结果:通过实施通感体验教学策略,学生在歌唱教学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审美能力、歌唱能力及人文素养均得到显著提升.实施教学策略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强化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结论:通感体验在初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并遵循应用原则,以充分发挥通感体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通感体验初中歌唱教学审美能力歌唱能力人文素养

    大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法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严祉祺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索提升大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法律素养的路径,以促进服装行业创新发展,增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案例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学生在知识产权法律素养方面的不足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加强基础教育、丰富实践活动、创建校园文化和加强社会联动等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知识产权法律素养.结果:调查显示,当前学生对知识产权概念理解不清、保护意识不强,52.85%的学生对知识产权的了解有限,13.29%的学生完全不了解,49.37%的学生对创新发明的专利保护缺乏认识.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理念落后、课程不合理、教材和师资缺乏等问题,应试教育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结论:提升大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教育、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培育和社会联动机制等方面入手,有望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法律素养,进而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人才.

    大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知识产权法律素养

    指导性音乐想象法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王雨桐
    232-234,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2024 年 5 月,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江苏省学生心理健康音乐疗愈技术培训班对音乐治疗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宣讲与展示.笔者受其中展现的音乐治疗特殊作用启发,试图探索与音乐教育的联系以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方法:文章以音乐治疗技术方法之一的指导性音乐想象法为切入点,从基本概念、背景以及实施过程引入,探讨其在音乐教育中的潜在价值,包括激发学生创造力、增强音乐感知力、培养审美能力、改善情绪体验、提供多样化学习途径、驱动自我学习意识等.同时分析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与实践应用,强调其在音乐作品欣赏、创造力培养、情绪教育以及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在未来音乐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结果:音乐治疗对音乐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借鉴音乐治疗的方法和技术,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音乐治疗能为音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结论:指导性音乐想象法是一种结合音乐与心理学的音乐治疗法,通过特定音乐引导体验者进入深度放松和自由想象的状态,以调节情绪、探索潜意识和促进自我认知.音乐治疗在未来发展中将呈现出融合与创新、个性化与定制化、拓展应用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趋势,这将给音乐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其不断创新和发展.

    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指导性音乐想象法

    STEAM教育中音乐与各主题间的关联及实践探究

    胡静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STEAM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音乐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思路,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当下音乐教学树立新风向.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法,对STEAM教育中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 5 个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以音乐为核心,寻找音乐与各主题间的共性,并提出课堂教学中可行的融合方法.结果:运用STEAM教育理念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教育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跨学科教学,增强音乐课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结论:融入STEAM理念的教育,能在学生生活实践和学科知识间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跨越知识的障碍,提高对音乐的教学预值.STEAM教育理念可以弥补现行音乐教学中的不足,对深化音乐教育改革、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STEAM教育音乐教育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

    美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以绘画活动为例

    王舒欣侯君
    238-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将绘画作为艺术疗愈手段融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缓解高校大学生因学业与就业压力引发的焦虑、抑郁等问题,并探索绘画活动在情感表达、压力调适及自我认知提升方面的有效性.方法:文章以高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获取学生在参与定期绘画活动前后的情绪状态、压力感知和自我评价数据.研究包含:一是量化测量学生的心理压力、情绪状态及自我评价;二是组织绘画创作与作品交流环节,引导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抒发内在感受;三是通过个案深入访谈,分析学生在绘画参与前后对自身学业压力与心理困扰认知的变化.结果:参与绘画的学生心理压力感知显著降低,焦虑情绪有所缓解;他们更易通过色彩与线条表达内在情感,从而获得情绪宣泄与平衡;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审视与分享,增强了对自身价值与特征的肯定,相对于未参与组,干预组的情绪稳定性、自我认可度与适应能力均有提升.结论:将绘画引入美育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学生具有积极作用.此举为高校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拓展心理干预手段提供了新路径,既能帮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缓解负面情绪,又有助于其深化自我认知与审美体验,为优化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绘画活动

    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韩励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索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路径,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以丰富美育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创造力及文化自信,同时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路径.首先,通过鉴赏黄河文化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文化的艺术魅力,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其次,开展黄河艺术生态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河沿岸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民间艺术,深化对黄河文化的审美感知.再次,设计黄河文化主题活动,采用讲座、画展、民歌传唱等形式,实施审美教育.最后,鼓励学生参与黄河文化审美创作,提升审美体验,激发艺术创造力.结果:通过多元路径将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中,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将更加深入,审美素养与艺术创造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黄河文化在美育中的渗透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聚了力量.结论: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是切实可行的,不仅丰富了美育课程内容与形式,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未来,应继续深化黄河文化与美育的融合,创新美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高尚审美情操、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民族自豪感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高职院校黄河文化美育工作

    非遗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策略探究——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例

    范其仁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策略,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例,分析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融入效果,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文献研究回顾非遗在学校教育中应用推广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明确非遗教育基本理念和重要性.选取泉州提线木偶戏这一研究对象,考察其在泉州市及其他地区中小学的应用现状.实地观察木偶戏课程实施情况,分析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为制定推广策略提供数据支持.结果:研究发现,泉州提线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将提线木偶戏融入课堂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调查显示,学生们对木偶戏的兴趣较高,尤其是通过参与表演和制作木偶,能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当前非遗教育仍面临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学资源匮乏以及学生接受度不高等问题.结论:为更好地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和推广非遗,应采取多种策略:一是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开发和整合适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和互动平台等;三是创新教学方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推动非遗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传承和发展.

    非遗提线木偶戏学校教育推广策略传承

    论技术发展对设计形式和设计理念的影响

    王笑雨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一直以来,技术的发展都影响着设计形式与设计理念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指引着设计的发展方向.文章旨在通过梳理从古代到现在的各种技术发展对设计形式与设计理念的影响,探究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以技术发展为线索,梳理不同时期技术发展对设计形式和设计理念的影响.其中,古代技术与设计以中国古代设计为主,现代技术与设计以西方现代设计为主.结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的形式语言变得丰富多样,设计理念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融合发展,越来越多元化.许多新的形式与理念的诞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一种或多种技术发展的影响.结论:技术的发展促使设计制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可以预见,未来的设计将变得更加个人化,每个人都可以高效、便捷、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属于自己的作品.

    技术发展设计形式设计理念

    基于生成艺术的美术馆互动媒体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宇航张炜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究基于生成艺术的美术馆互动媒体创作理论与实践,旨在为美术馆开展交互式媒体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运用案例研究法,探究美术馆互动媒体创作的特点以及基于生成艺术的美术馆互动媒体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结果:生成艺术是一种利用算法与程序自动或半自动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形式,可突破传统艺术创作的边界,为受众提供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将生成艺术引入美术馆这个重要的艺术展示场所,不仅可以丰富展览内容,提升观者的观赏体验,而且可以促进艺术和科技深度融合,为艺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结论:基于生成艺术的美术馆互动媒体创作实践,可以将概念构思与创意发展、线上虚拟美术馆的构建、社交媒体与数字营销策略、持续的教育与培训项目等作为切入点,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的艺术欣赏环境,搭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和交互式学习工具,让更多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学习.持续不断的教育及训练计划不但可以提升整体创作水准,还能让更多人对生成艺术产生兴趣,这对实现美术馆互动媒体创作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生成艺术美术馆互动媒体创作理论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