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矿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矿冶
有色矿冶

刘景超

双月刊

1007-967X

yskym@126.com

024-22719623

110014

沈阳市沈河区十三纬路58号

有色矿冶/Journal Non-ferrous Mining and Metallur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有色矿冶》于1985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沈阳公司暨辽宁省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的有色金属专业技术性科技刊物。1992年被评为矿业工程学科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现已成为有色行业乃至其他相关行业广大科学技术人员交流学术思想,传递科技信息,介绍生产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可缺少的一块园地。该刊设有:有色金属地质、采矿、选矿、有色冶炼、金属材料与压力加工、分析检测、节能、安全与环保、技术经济等栏目。并随时根据情况增开简讯动态,国内外有色金属新技术、市场信息及科研成果等专栏。内容丰富,版面活泼。 《有色矿冶》重点报道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生产、设计、科研、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及发明创造、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技术信息等。 《有色矿冶》还承办各种广告业务,主要介绍有色矿山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机电等设备。科研产品、供求信息等,欢迎国内外客户广为利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杖子金矿外围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张大伟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杖子金矿位于青龙-锦西火山热液成矿带上,是一个典型的低温热液矿床.经多年开采,面临资源枯竭.结合实际勘查工作阶段性成果,对温杖子金矿外围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矿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温杖子金矿外围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与温杖子金矿类似,确定了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金矿成矿条件温杖子

    老挝川圹省孟坎县松凹铜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张敏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挝川圹省孟坎县松凹铜金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良好,已经发现多个大—超大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金、锡多金属矿床.区域上中酸性闪长岩、花岗岩岩体沿北西向构造带侵入,活动时间长、期次多,在岩体转折部位和岩体分枝地段与碳酸盐类围岩和构造破碎带,具备形成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或蚀变岩型矿床成矿条件,矿区具备找矿远景和寻找铜、金矿的可能.无论是在矿区本部还是外围,通过勘查,有发现新的金矿化类型和增加铜资源储量的空间.

    老挝金矿矽卡岩构造断裂带

    矿山标准凿井井架极限适用深度分析与构件优化设计

    孟宪雷王悦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凿井井架是矿山竖井挖掘阶段的主要地上设施,现有标准图编制于 1986 年.采矿行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现行规范、常用工艺工法已与标准图多有不同.本文依托山东烟台某金矿 1 300m凿井项目,梳理了井架所受各荷载间的联动-互斥关系.根据现行规范,分析了标准凿井井架的最大适用深度,分别计算了提升荷载和断绳荷载下的杆件应力,得出了最大适用深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并根据生产单位的诉求,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计算方法,对标准井架构件进行了优化.

    凿井井架联动-互斥机制空间结构优化设计

    某急倾斜厚大矿体采矿方法优选与应用

    龙瑶吴杨龙坤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倾斜厚大矿体是地下开采过程中的常见矿体形态之一,某金矿山原采用分段空场法开采矿区内急倾斜厚大矿体,随着开采深入和围岩条件劣化等原因,探索施工作业更安全和生产能力更高的采矿方法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提出了盘区房柱交替上升局部不接顶充填采矿法,并详细论述了该采矿方法的回采工艺,结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新采矿方法不仅大幅提高了矿区机械化装备程度,重点将矿石损失率降低了 67.62%,矿石贫化率降低了45.07%,减少了资源浪费,形成的经济效益显著,可为类似急倾斜厚大矿体开采提供参考.

    急倾斜矿体方案对比现场应用

    某金矿竖井提升系统改造设计

    王悦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某金矿提升系统现状的研究,提出了 2 个可行的技术方案,对两个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推荐新建一条混合井兼具主提升系统和辅助提升系统功能,改造原有竖井作为辅助提升系统的一部分.并且阐述了推荐方案中提升系统设备选型和提升系统辅助设施设计思路,为以后相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提升系统混合井主提升系统辅助提升系统

    铜锌硫化矿分离浮选捕收剂研究进展

    梁国帅刘文博
    20-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着铜锌矿物分离做的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铜锌浮选分离的理论研究、新型高效环保无毒浮选药剂的研发以及对现有的浮选分离工艺的优化等方面.综述了铜锌硫化矿分离浮选捕收剂的最新研究现状,介绍了近年来报道较多的组合捕收剂和新药剂在铜锌矿石浮选分离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同时对铜锌硫化矿浮选药剂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铜锌硫化矿捕收剂浮选进展

    铜冶炼渣浮选试验研究

    赵殿军周爽张雨霖李玉昊...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公司选矿厂主要以选上游铜冶炼厂的铜冶炼渣为主,主要回收铜渣中的铜.通过分析,该铜渣中主要有用金属元素是 Cu,含少量的 Au、Ag,其含量分别为 2.03%、0.39 g/t 和25.39 g/t,脉石中主要含有 Fe2O3 和 SiO2.经试验,确定最佳的磨矿细度、浮选浓度、捕收剂种类及用量等,以保证最佳的浮选条件.捕收剂采用 T-338 和黄药,起泡剂为 2#油.在最终的闭路试验中,铜精矿品位为 25.32%,尾矿品位降至 0.27%,铜回收率为 87.56%.

    铜冶炼渣T-338铜精矿

    提高内蒙古某铜矿伴生银回收率试验研究

    秦贵杰刘学勇孟宪瑜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某铜矿现场铜浮选采用一段磨矿,一次粗选、二次扫选、三次精选的工艺流程,铜银精矿含铜 16.05%,含银 788.40g/t,铜回收率 89.19%,银回收率 77.27%.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和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一段磨矿,二次粗选、二次扫选、一精再磨、三次精选的工艺流程,最终闭路试验可获得铜银精矿含铜 16.51%,铜回收率 90.06%,含银 852.30 g/t,银回收率81.49%,银回收率提高了 4.22%,达到了提高铜银精矿中伴生银回收率的目的,伴生银得到充分综合回收.

    铜矿伴生银二次粗选精矿再磨银回收率

    浅析富氧侧吹炉铜冶炼过程中影响稀酸浓度的因素

    石磊王治永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氧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稀硫酸是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也是污酸处理成本的重要组成.经过对稀酸形成的机理与降低其浓度可行性实验研究分析,确定影响酸浓的因素:入炉硫含量在正常生产中达到饱和,对稀酸浓度影响不大;烟气温度越高,稀酸浓度越低;烟气中 O2及 H2O含量越高,稀酸浓度越高;系统漏风率越高,稀酸浓度越高.分析这几点因素,通过对现有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可降低稀酸浓度,减少设备腐蚀问题和降低污酸处理成本.

    富氧熔炼稀酸浓度残氧催化剂SO3发生率

    柠檬酸-草酸体系处理红土镍矿可行性探索研究

    张崇刘岩杨航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红土镍矿低温、绿色化提取的新工艺.传统冶金工业面临的主要压力是能源和环保问题,本研究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柠檬酸和草酸两种有机酸为提取试剂,力求在低温下实现红土镍矿的有效提取.研究以低品位红土镍矿为原料,采用与柠檬酸混合焙烧-水浸-草酸沉淀工艺实现镍钴的有效富集.考察了焙烧条件和浸出条件对红土镍矿中多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也探究了利用草酸从浸出液中直接沉淀镍离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 140℃时,镍、钴、铁的浸出率分别为 97.70%,97.94%,95.94%,当焙烧温度为 100℃时,镍和钴浸出率均可以保持在 87%以上,而铁浸出率降低到 42.83%,这表明较低温度的焙烧对于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的浸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利用超声浸出可有效地提高浸出效率;控制浸出温度在较低温度,焙烧产物中的金属浸出依然具有选择性,即镍钴浸出不受影响,而铁浸出率降低显著;以草酸为沉淀剂,无需要调节 pH值即可从柠檬酸浸出液体系中沉淀金属,所得草酸盐沉淀为草酸镍和草酸镁混合物,铁几乎不沉淀.

    红土镍矿柠檬酸草酸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