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矿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矿冶
有色矿冶

刘景超

双月刊

1007-967X

yskym@126.com

024-22719623

110014

沈阳市沈河区十三纬路58号

有色矿冶/Journal Non-ferrous Mining and Metallur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有色矿冶》于1985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沈阳公司暨辽宁省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的有色金属专业技术性科技刊物。1992年被评为矿业工程学科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现已成为有色行业乃至其他相关行业广大科学技术人员交流学术思想,传递科技信息,介绍生产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可缺少的一块园地。该刊设有:有色金属地质、采矿、选矿、有色冶炼、金属材料与压力加工、分析检测、节能、安全与环保、技术经济等栏目。并随时根据情况增开简讯动态,国内外有色金属新技术、市场信息及科研成果等专栏。内容丰富,版面活泼。 《有色矿冶》重点报道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生产、设计、科研、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及发明创造、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技术信息等。 《有色矿冶》还承办各种广告业务,主要介绍有色矿山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机电等设备。科研产品、供求信息等,欢迎国内外客户广为利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兰花岭及其外围银(多金属)预测区找矿远景评价

    张芷毓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兰花岭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兰花岭背斜两翼银金赋存层位、控矿构造和岩浆热液成矿环境极其优越,地层出露为辽河群大石桥组二段、三段和盖县组.地球化学条件:共发现金元素异常 22 处,银元素异常 14 处,铅元素异常 10 处,砷元素异常 24 处,并圈定出北西向展布的元素组合异常 4 处.地球物理条件:获得三条激电异常带,与层间破碎带相吻合.地质预查成果:发现 3 条矿(化)带,发现 5 条银矿(化)体.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了外围预测区的找矿远景.

    兰花岭银矿外围预测区找矿远景评价

    牟定县水桥-迷尔苴地区稀土矿地质环境及新一轮找矿方向

    余帅陈聪秦克能范慧兵...
    4-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牟定县水桥-迷尔苴地区稀土矿地层、构造、褶皱、断层等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物化探异常及前期地质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域变质和岩浆活动频繁,并伴随有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和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活动以及热液作用等促成了稀有分散元素的集中富集.特殊的地质环境对稀土元素提供了有利地质成矿环境,同时滇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远景调查成果在新一轮找矿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片麻状花岗岩混合岩化作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水桥-迷尔苴地区新一轮找矿

    南阿尔金尤努斯萨依地区高压变质岩特征及其变质作用

    刘永恒冯欣侯红星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尤努斯萨依地区位于南阿尔金造山带地处秦-祁-昆造山带西段,通过在本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发现出露一套高压花岗质片麻岩.对该高压变质岩的地质特征、岩相学和年代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其变质期次和温压条件,认为该套变质岩显示出榴辉岩、退变质榴辉岩的特征,其原岩形成于 800~900 Ma,并在经历了 498 Ma的榴辉岩相变质之后,又在 453 Ma及其后经历了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

    高压变质岩变质作用地质特征南阿尔金

    红透山铜锌矿充填料浆流变试验研究

    闫忠军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红透山铜锌矿采用普通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地表充填管道常因充填料浆的浓度和流量问题造成管道输送困难.为了探究地表管道中充填料浆的输送特性,对该矿的充填料浆进行了流变试验.研究了多因素作用下膏体流变参数演化规律,并计算了沿程阻力和输送阻力,为膏体泵送和自流输送阻力计算提供基础参数.

    铜锌矿充填料浆流变输送阻力

    充填系统与设备选型分析

    赵晶莹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填采矿可以充分利用矿山资源,提高矿山回采率,且对矿山安全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是现阶段实现绿色矿山的必然趋势.以某矿山充填系统与设备选型分析为例,介绍了其设计思路,从工艺设计,浓密机、搅拌机选型,水泥仓、输送管道及充填站设计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充填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

    充填选型充填站设备

    红透山铜锌矿标准落重试验研究

    李欣潼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准落重试验一种测定矿石冲击粉碎特性的试验方法.对红透山矿石的各粒级试样在不同比能耗条件进行了一个单粒级粉碎冲击试验,5 个窄粒级为-63~+53 mm、-45~+37.5 mm、-31.5~+26.5 mm、-22.4~+19 mm和-16~+13.2 mm.得到矿石特性参数为:抗冲击粉碎特性参数 A=73.2,b=1.22,A×b=89.3,矿石属于中等偏软;抗磨削特性参数 ta=0.50,属较易磨剥的矿石;其 t10 值随颗粒粒度的增大而呈现出随比能耗降低而斜率减小特性,可能产生高密度颗粒聚集,引致能耗上升和加工能力下降.

    红透山铜锌矿标准落重试验粒级

    某红土镍矿焙烧渣磁选工艺研究

    余鹤雷王闯高起鹏高文鑫...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红土镍矿焙烧渣性质研究,确定渣中的镍矿物为强磁性矿物,可通过优化磁选工艺,实现对该焙烧渣中镍等有价金属的有效分离和提取.从样品分析、矿物组成、粒度筛分等入手,对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工艺流程等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一粗一精的工艺流程及一段磁选磁场强度 2 400 Oe、再磨细度-0.038 mm 占 40%、精选磁选磁场强度 1 600 Oe的工艺条件,获得磁精矿含镍品位 4.32%,镍回收率 86%的较理想指标.

    红土镍矿磁选磨矿细度磨矿时间

    某金矿选矿厂设计概述

    宝明月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规模为 1 200 t/d的选矿厂,选矿厂主要工艺为二段一闭路破碎,一段磨矿分级,一粗三扫四精的浮选;主要产品为品位为 28.0 g/t、回收率为 88.50%的金精矿.该选矿厂的工艺合理,对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选矿厂投资收益率高,投资回收期较短,经济效益较好.该项目财务指标较好,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完全具备建设的条件.

    金银矿选矿流程选矿厂设计

    氯盐体系浸出铜阳极泥分银渣中铅银的工艺研究

    阙旺东邓成虎王达之王京慧...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在 NaCl-CaCl2-HCl氯盐体系下,从铜阳极泥分银渣中浸出铅和银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探索 NaCl初始浓度、HCl初始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铜阳极泥分银渣中铅和银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盐体系下,铜阳极泥分银渣铅和银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aCl初始浓度 260 g·L-1、HCl初始浓度 1.0 mol·L-1、液固体积质量比 9∶1,反应温度 80℃和反应时间 1.5 h.在最佳工艺条件基础上,探索得出最佳CaCl2 用量为理论用量的 2 倍.经最佳工艺条件验证实验可得,铅和银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 98.24%和 97.73%.各组数据表现稳定,波动较小,该氯盐体系浸出铜阳极泥分银渣中的铅和银效果较好.

    氯盐体系铜阳极泥分银渣铅银回收

    氧化镁作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镍钴产品的沉淀结晶试验

    张伟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海外某公司生产工艺中采用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来生产氢氧化镍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沉淀结晶、干燥脱水等有关工艺问题,造成产品含水率高,进而使得产品海外运回中国的运输成本过高,开展了氢氧化镍钴结晶和干燥工艺研究,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主流程的前提下,拟探索研究以氧化镁作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镍钴产品,降低产品的含水率.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以国外某氧化镁作为沉淀剂得到的氢氧化镍钴产品中 Ni、Co的含量略有下降,产品含水率得到显著下降,有进一步用于工业应用的可能.

    氧化镁氢氧化镍钴沉淀结晶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