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

黄格胜

双月刊

1003-3653

wyk1303@163.com;wyk4433@yahoo.com.cn

0771-5316630/5355630

530022

广西南宁市教育路7号广西艺术学院310信箱

艺术探索/Journal Arts Exploration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丰富,涵盖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以及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维系全国美术、音乐、舞蹈专业教师、学生和专业工作者,推崇浅明晓畅的文风、提神醒脑的观点,兼容提高与普及,并蓄理论与实践,富有专业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敬告作者、读者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编辑部
    1页

    弗利尔美术馆藏《莲社图》与上海博物馆藏无款《莲社图》真伪考辨——以鉴藏印为视角

    杨亮
    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利尔美术馆藏《莲社图》中李冲元、李东阳、高士奇等人题跋部分与上海博物馆藏无款《莲社图》原为一体.因为裁切,上海博物馆藏《莲社图》失去重要的题跋信息,成为佚名的无款本.弗利尔本画卷部分是明代画家尤求之绘本.

    鉴藏印李公麟《莲社图》辨伪

    故宫博物院藏宋人水墨《百花图》卷新考

    翁毓衔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水墨《百花图》卷,因画面本幅无款且鉴藏信息有限等因素留下许多疑点.如此图作者归属、卷末部分是否存在割移散佚情况等问题未有定论.笔者以《百花图》卷卷首墨梅画法为切入点,梳理宋元从墨梅一派到水墨花卉的史料与图像,推论出南宋画家汤正仲或为此卷作者的可能性,同时将卷中所绘64种花草进行植物名目辨识而得出花期排序,并围绕汤正仲与"一年景"风尚中四时花卉题材的关联,推出《百花图》卷卷末段可能被割移的新解析.

    宋人水墨《百花图》卷水墨花卉汤正仲花期割移散佚

    "衰落"的浙、吴后期绘画与晚明江南画坛

    肖洁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明初期,精英文人逐渐掌握审美风格的诠释权,符合他们审美趣味的吴派(前中期)和松江派山水画几乎成为晚明至清代的主流.大部分研究者以这些作品为切入点,自然而然地得出浙派与吴派后期绘画衰落的结论.然而,在松江派崛起的16世纪,浙派与吴派后期绘画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陈淳、徐渭等画家承继,而且在艺术市场上仍占据重要位置.这一持续繁荣的局面引起董其昌等精英文人的嫉妒,他们在黄公望山水观念的影响下,以"甜邪俗赖""吴门习气"等词语抨击浙派与吴派后期画家,公开否定两派风格中的浙派成分.最终,在这些精英文人的抨击下,浙派与吴派后期绘画被贴上"衰落"的标签.

    浙派后期吴派后期董其昌晚明江南画坛

    观看与感知:明清酒牌的图像叙事与文化内涵

    薛元可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的酒牌完成了工艺品向艺术品的蜕变,具有特殊的视觉文化价值.明刊婴戏题材酒牌《婴戏叶子》注重对环境与景致的表现,凸显文人意境,其婴孩形象的表现与明代"童心说"背景有关.酒牌图像中重视环境描绘和氛围营造的这一特质实为酒牌图像的文人化.酒牌从实用物转变为符合文人审美的艺术作品也标志着酒牌艺术语言与风格的独立.

    酒牌图像叙事文人化视觉文化

    初露锋芒:中国现代设计机构的肇始——尚美图案馆史事钩沉(1925-1927年)

    王玮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之佛在上海筹创的尚美图案馆是中国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兼具设计艺术探索与实践、图案设计人才培养、设计研究与交流等多重使命的独立设计机构.尚美图案馆以提倡工商业、促进中国实业前途为宗旨,为推动中国现代设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先锋性作用,其运营期间呈现出近代中国探索设计现代性的历程.

    设计现代性尚美图案馆陈之佛设计机构工艺美学

    1928年徐悲鸿闽游艺事考

    蔡力杰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8年夏的福建之行是徐悲鸿艺术生涯中虽短暂却关键的一段历程,他不但在此完成了其早期代表作《蔡公时被难图》,而且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美术展览,结交诸多闽籍艺术家.《蔡公时被难图》尽管早已毁于战火,但借助素描稿、旧影像和当事人回忆,我们仍能还原作品内容之大概.《福建全省美术展览会记》一文不但留下珍贵的展会信息,而且以精到的点评呈现了福建彼时方兴未艾的艺术生态.新见《福州郊景》一作,表明画家在体验与记录之余,还尝试描绘民生百态以传达现实主义理念.

    徐悲鸿黄孟圭《蔡公时被难图》福建全省美术展览会

    民国时期天津市立美术馆的实用美育理念与近现代中国美术馆的形象塑造

    徐丹丹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市立美术馆作为中国第一所公立美术馆,对近现代中国美术馆的形象塑造具有典范意义.关注现实、以美育促进实业发展的实用美育理念贯穿于天津市立美术馆征集、收藏、展示、研究等各个方面,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博物馆面貌.这契合了同时期学者的理论研究,成为美术馆具备博物馆属性的现实注脚.同时,实用美育理念使天津市立美术馆极为关注人才培育、实业发展和城市更新,凸显美术馆建设中主题展览、经世致用等特征,使美术馆从从属于博物馆系统的面目模糊的状态中走出来,拥有相对独立的现实形象,并为作为美术馆重要分支的学校美术馆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美术馆的本土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参考.

    天津市立美术馆严智开实用美育美术博物馆

    博物馆与艺格敷词:博物馆研究的新路径

    李骁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格敷词在意义与话语实践的历次演变中均与博物馆产生关联.早期的博物馆为艺格敷词诗歌创作提供了作品的标题及相关信息.现代博物馆使作为博物馆标签的艺格敷词愈发强化其实物性,描述和提供的作品信息也愈发详细.当下的艺格敷词研究进入跨媒介话语实践层面,与此同时,新博物馆学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以艺格敷词与博物馆的联系为基础,在博物馆场域中开展艺格敷词的跨媒介实践,可成为一条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

    博物馆艺格敷词《画记》跨媒介话语实践

    笔墨观念下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多元格局

    郑振铭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人物画在叙事方式、审美观念、笔墨语言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在题材、造型、构图、意象色彩、综合材料等方面已形成多元格局.笔墨观念是其重要的构成元素,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笔墨观念对当代中国人物画意象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笔墨观念当代中国人物画多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