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Journal Asia-Pacific Security and Maritime Affairs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外交机制能力建设

    凌胜利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交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统筹"两个大局"的重要因素.在外交能力的诸多要素中,外交机制能力极为重要,是外交能力建设的制度性保障.完善对外工作体制机制,需要加强外交机制能力建设.这也是促进外交能力现代化,增强海外利益维护,体现中国大国担当等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以来,中国通过加强对外工作顶层设计、推动涉外机构改革、完善外交法规和提升国际制度性权力,持续提升了外交机制能力.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任务,需持续加强中国外交机制能力,完善外交协调机制、促进外交法规的国际接轨、优化外交机制的科技赋能和增强国际制度性权力.

    中国外交外交机制能力外交能力对外工作中国式现代化

    从整合、多元到协商:安全共同体理念演化与全球安全治理

    祁昊天
    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对安全共同体既有理论与实践进行回顾和反思,并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国际安全治理理念,对安全共同体理念、内涵与全球治理层面的演化进行新的探讨和诠释,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在结构、思想、身份认知和实践行动四个层面的解构与再建构,可以认为协商型安全共同体理念与实践是其演化的方向,其共同实践与共同体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安全的复杂性、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与安全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为新的规制、内化和秩序生成提出了要求,新的共同体理念和中国的全球安全治理实践对当代与未来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可能.

    安全共同体协商型安全共同体全球安全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安全观全球安全倡议

    美日同盟调整:现代化、一体化和多边化

    廉德瑰
    3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盟一般会伴随实力的变化发生调整.美日同盟的调整表现为:一是同盟的现代化,美国要求日本承担更多责任,反映了美国由于霸权衰退不得不谋求日本发挥更大作用的现实;二是同盟的一体化,美日两国在军事领域加强共同指挥和作战机制的统合,在武器部署上也实现一体化,导致日本进一步失去自主性;三是同盟的多边化,美国为了推行"印太战略"遏制中国,鼓励日本与其他地区盟国和伙伴国建立军事联系,除了印度、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之外,日本也在美国的默许下与欧洲国家进行军事合作,试图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多边战略集团.美日同盟的调整,给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不确定因素,也使日本在美国的战车上越绑越紧.

    美日同盟美日安全条约同盟调整现代化一体化多边化印太战略亚太地区

    迈向"准同盟":日菲海洋安全合作的演进、动因与前景

    王竞超
    5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1年日菲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海洋安全合作得以快速发展,在共同身份塑造、合作机制构建、海上演训开展、海洋安全技术与装备援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日菲强化安全合作并非偶然现象,除了受美国同盟体系转型、安全承诺下降等外部压力的影响,也受两国亟须共同应对安全议题,协作推进彼此对外战略等内生动力的驱动.在以上多重因素推动下,日菲安全互动进一步升温,呈现向"准同盟"发展的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日菲协同打造东海、台海、南海"三海"联动机制的趋向日渐清晰,势必对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外部安全环境带来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日菲关系美菲关系海洋安全合作印太战略准同盟

    碳中和目标下的全球海洋综合治理及中国贡献

    李国辉
    7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海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碳中和目标之下,海洋的巨大潜力和海洋综合治理备受国际关注.保护和发展海洋碳汇、减少涉海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海洋清洁能源,是通过海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选择.基于碳中和的海洋综合治理,包括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气候治理、海洋能源治理,不同领域的治理正推进"跨域整合".气候治理对海洋的关注度在提升,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也在融入海洋治理机制中.推进海洋碳中和也面临治理机制体系复杂化、治理机制合作政治化加剧、治理合作实践国际协调困难、技术及成本问题突出等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可以为海洋综合治理提供理念支持,在治理机制构建中弘扬并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国内海洋综合治理体系.

    碳中和海洋综合治理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国贡献

    海洋生态环境危害评估的相关问题——以菲律宾非法"坐滩"仁爱礁军舰为中心

    杨霄
    9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菲律宾军舰"马德雷山"号已在我国仁爱礁非法"坐滩"长达25年.因该舰船体金属锈蚀的溶解、船身涂漆的散播、船上化石燃料燃烧排污和生活垃圾等集中地排放在了以"坐滩"军舰为中心的礁石上和水域中,各类毒素在"坐滩"点位周围持续蔓延,造成珊瑚礁退化和损伤,对周围的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持续性破坏,对南海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恶劣影响.基于对舰船污染的公开资料研究,对类似"坐滩"历史案例进行平行比较分析,对该舰的各类污染程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应根据该舰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适用惩罚条款对该舰进行合理索赔和追责.

    菲律宾仁爱礁坐滩"马德雷山"号海洋环境生态环境南海

    数字时代东南亚国家策略探析

    邱静
    11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东南亚国家采取措施维护网络安全、保护数据权利,同时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实现数字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在带有地缘政治色彩的大国数字技术竞争中,东南亚国家基本秉持相对中立的立场,即使面对大国压力,仍然尽量避免选边站队,以维护战略自主地位、本国经济利益.外商投资促进东南亚数字经济发展,中美两国在东南亚数字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同时东南亚国家重视自主发展,投资人工智能产业,培育本土数字平台,并且尽力缩小国家间、城乡间数字水平差距,从而增强区域自主数字能力,实现区域数字一体化发展.由于东南亚数字发展特点、地缘政治形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数字合作存在诸多挑战.

    数字安全大国竞争东南亚国家安全与发展数字自主

    Abstracts

    前插1-前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