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太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太经济
亚太经济

双月刊

1000-6052

ytjjbjb@tom.com

0591-83791485、83718702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柳河路18号

亚太经济/Journal 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本刊着重反映世界政治经济对亚太地区发展的影响,亚太经济各国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与问题、合作与趋势,以及我国的战略选择与应采取的对策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发展倡议的战略逻辑与实践路径

    洪向华冯文燕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六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发展倡议,科学全面地阐述了世界为什么要发展、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全球发展倡议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聚焦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主题;是对西方发展主义的超越和扬弃,彰显了致力于人类共同发展的大国韬略;着眼"发展"这一时代重大课题,是自身发展寓于全球发展的必然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等三大倡议.未来,还需在发展理念的深化、机制的对接、平台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从"大写意"向"工笔画"跨越与转变,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重塑、世界发展新格局的构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球发展倡议内涵要旨战略逻辑实践路径

    IPEF与RCEP:差异、影响及相关思考

    卢光盛赵皓童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太经济框架"(IPEF)是拜登政府"印太战略"下的经济支柱.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的背景下,IPEF的出现将对亚太地区经贸格局产生巨大影响.IPEF与RCEP同为大型区域性经贸协定,二者在成员国、经济体量、运行机制、规则内容与战略意图上存在差异.美国推行IPEF对RCEP的潜在影响主要围绕在数字经贸规则、地区供应链体系以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等方面.对此,RCEP成员国应加快布局,通过强化区域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RCEP合作、完善相关领域规则,在弥合来自IPEF冲击的同时不断挖掘亚太地区经贸发展提升路径,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更进一步.

    IPEFRCEP差异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

    IPEF数字经济合作趋势及中国应对

    游佳慧赵若锦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IPEF的核心议题,美国在IPEF下聚焦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半导体供应链和数字贸易四个领域与印太盟友开展数字经济合作.IPEF数字经济合作将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对此,中国应坚持"双循环"战略,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制定应对策略.在国内层面,中国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数字治理水平提升,增强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层面,中国应以东盟为优先伙伴,欧盟和韩国为关键伙伴,金砖国家为重要伙伴,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网络.

    印太经济框架数字经济合作拜登政府中美战略竞争

    碳市场国际对接的多层级互动架构及其完善

    李坤海于宏源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市场国际对接是碳市场实现国际化的重要路径,它可以节约减排成本,为各国获取生存性碳排放权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当前,碳市场国际对接具有多层级特征,并形成了横向、纵向的"立体化"互动结构.每一层级所处的政治、经济、制度环境不一,导致出现了不同的协同困境.从碳市场国际对接的未来走向来看,互动频率会提升,互动结构也愈加复杂.碳市场与碳关税、碳金融等工具交织在一起,这使得碳市场多层级互动中包含着国际政治经济双重博弈.我国碳市场结构体系也朝着地方、全国、国际多层级框架迈进,但缺乏国际对接的先发优势与经验.为提升在全球碳市场中的碳定价能力,我国既需要通过碳市场国际对接提升国际认可,也需要从体系结构、兼容性、监管等方面建立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弹性机制.

    碳市场对接国际化多层级互动方式

    强美元周期下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与应对

    梁涛张春生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2015-2019年、2022年以来两个阶段强美元周期影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典型事实,通过对比这两个阶段,指出未来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可能面临流出进一步加剧、流入减少以及外汇储备较大规模流失的风险.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持续贬值、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未来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等国内外环境变化,提出缓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对策建议:一是继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二是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的识别、监测和防范能力;三是重点关注、防范跨境资本通过非管制金融机构流出;四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跨境资本双向均衡发展;五是加强国际监管合作,构建区域金融安全网.

    跨境资本流动强美元周期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安全网

    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对全球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喻春娇胡旭焕赵佳琦
    4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数据库数据,分别构建62个经济体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和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从中间品贸易视角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对全球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对全球供应链韧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国别角度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经济体之间,其影响更为显著;从区域角度看,亚洲地区促进效应明显,欧美地区促进效应不明显;从双边政治关系角度看,政治关系越紧密提升效应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深化不仅可以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增加中间品贸易规模品种和产品种类,还能通过提高贸易双方的制度质量,促使企业建立合规的供应链体系提升供应链韧性水平;拓展分析发现,第三国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引致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利于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

    区域贸易协定深化供应链韧性中间品贸易

    区域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地位对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

    杨碧舟彭羽
    6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量化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的基础上构建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实证探究网络地位对一国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中心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一国服务出口复杂度,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规制融合及降低信息成本两条渠道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网络中心度对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间存在异质性;数字经济条款和电子商务条款网络中心度的提高能够促进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数据流动条款对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显著为正,知识产权条款对非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显著为正.这为中国加快构建全球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提高规则影响力和网络地位,提升服务出口复杂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规则深度服务出口复杂度

    美国区域价值链规则的路径转向——以《通胀削减法》新能源汽车补贴条款为视角

    阮淑慧漆彤
    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的深化发展,美国参与国际经济的方式进入新阶段,即摈弃传统自由贸易协定构建区域价值链的规则路径,转而依托产业政策制定区域成分规则.当前,此路径主要体现于《通胀削减法》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条款中.此路径转向的内在逻辑,除"经济民族主义"的经济逻辑外,还包含"安全优于效率""价值观同盟"的政治逻辑,以及以单边规则重塑国际经济秩序的规则逻辑.此项区域价值链规则涉嫌违反WTO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禁止性补贴等法律原则和规则.美国此举将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隐性与硬性贸易壁垒,加剧国际经贸规则的单边主义趋势.同时,加速相关贸易与投资流量向北美回流,扭曲全球价值链的高效分工体系.面对该规则的歧视性待遇,中国须积极运用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巩固提升本土产业链,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错位竞争与全球战略布局.

    产业政策经济民族主义区域价值链规则《通胀削减法》新能源汽车补贴

    韩国经济安全战略构建:目标、重点内容与影响

    张慧智邢梦如
    8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国竞争加剧与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的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面临着深刻变化,各类风险与不确定性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形成掣肘.基于此,韩国尝试构建经济安全战略,旨在达成维护国家经济自主性,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实现国家地位诉求,奠定所需物质基础;利用国际秩序调整之机,谋求参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韩国分别从供应链安全、科技安全以及贸易安全三个维度出发,打造本国经济安全战略体系.具体来看,其努力提升供应链弹性与韧性,确保本国供应链安全;全面提高尖端科技发展水平,维护国际竞争优势;积极落实"中国+1"战略,推动贸易投资网络化.韩国探索构建经济安全战略的各类举措不仅对其自身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产生深远影响.

    经济安全供应链战略产业价值观外交尖端科技

    中国制造业参与RCEP区域价值链数字化分工特征测度与效率分析

    武杰李丹
    9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已成为区域价值链数字化分工的重要驱动力.结合OEC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基于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核算框架构建RCEP区域价值链数字化测度体系,剖析中国制造业参与RCEP区域价值链数字化分工的主要特征,并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参与区域价值链数字化分工效率.研究发现:第一,RCEP制造业区域价值链数字化分工行业分布较为完整,已形成高中低混合搭配的区域内部制造业数字化分工体系;第二,中国制造业以后向数字参与方式融入RCEP区域价值链数字化分工体系,区域数字化分工参与水平不断提升,但前向数字参与效率不足使中国制造业在RCEP区域价值链数字化分工参与度和地位较低;第三,受通关效率、进口关税、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投入、市场依存度和加工贸易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参与RCEP区域价值链数字化分工存在非效率.

    数字化增加值区域价值链数字化RCEP随机前沿引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