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倪龙兴

月刊

1005-2593

kqytbk@fmmu.edu.cn

029-84776082

710032

西安长乐西路145号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口腔内科学专科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史俊南教授主编。内容范围:龋病学、牙体修复学、牙髓病学、牙周病学、老年口腔医学、儿童口腔医学。本刊被国家科技部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刊)》全文收录。曾获第二次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编辑奖(1996)、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奖(2002)、第四次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I优秀期刊奖(2004)。读者对象为国内各口腔医学院、系、研究所;各口腔医院、口腔科;各卫生学校口腔专业的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学生;各口腔诊所的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导航技术在牙髓根尖周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及临床决策

    韦曦曾凯
    31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静态导航和动态导航为代表的新兴数字化医学技术,借助三维打印导板或实时导航设备协助诊疗疑难复杂的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精准、安全、微创的现代化诊疗模式.目前该技术的精准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设备因素、患者因素、术者因素等.临床诊疗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做出最恰当的治疗决策.本文旨在系统阐述导航技术在牙髓根尖周病诊疗中的操作流程、临床应用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数字化导航技术静态导航技术动态导航技术精准度

    负载RGD的PLA-HA骨仿生支架促进骨缺损早期修复的研究

    李欣玲赵雨晴韩金煜韩晶媛...
    320-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RGD)修饰骨仿生支架并探究其应用于大鼠股骨缺损区的成骨性能.方法:通过三维(3D)打印技术制备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支架(PLA-HA),在其表面修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和RGD构建复合水凝胶支架PLA-HA/GelMA/RGD(PHD),扫描电镜(SEM)表征支架表面形貌,CCK-8实验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能力.将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n=6)制备股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PLA-HA/GelMA(PHG)、PHD支架,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于术后4周拍摄Micro-CT测算骨缺损面积和新生骨指标,并对缺损区的股骨样本进行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结果:SEM观察到支架和水凝胶孔径明显,同时水凝胶稳健的连接到支架表面;CCK-8结果显示与PHG组相比,PHD组显示细胞增殖活性更佳.术后4周,Micro-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空白组和PHG组新骨形成较少,PHD组骨缺损内部见大量新骨形成,同时定量分析发现该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均显著大于空白组和PHG组.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PHD组形成连续且致密的骨组织.结论:负载RGD的PLA-HA骨仿生支架在体外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在体内诱导大鼠股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成功地实现了早期骨缺损修复.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支架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骨再生

    不同阶段使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Ⅲ期、Ⅳ期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张宁古丽努尔·阿吾提
    325-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阶段使用半导体激光(DL)辅助治疗Ⅲ期、Ⅳ期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0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周病科Ⅲ期、Ⅳ期牙周炎患者30例(根据2018年牙周病新分类).所有患者行全口龈上洁治,术后1周,记录临床指标: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和探诊出血(BOP),测量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作为基线.将患者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3组:SRP组、DL1组、DL2组.SRP组仅行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SRP);DL1组先对所有试验位点行DL照射,1周后再行SRP治疗;DL2组,先行SRP治疗,1周后再对试验位点行DL照射.6周、12周随访观察,比较3组临床指标(PD、GI、BOP)和龈沟液内IL-6、TNF-α、CRP水平.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试验共纳入1 378个位点,每组各10例患者,位点数分别为DL1组:438个(31.8%),DL2组:466个(33.8%),DL3组:474个(34.4%).3组治疗后6周、12周进行复查,PD、GI、BOP及龈沟液内IL-6、TNF-α、CRP水平较基线均显著降低(P<0.05);6周与12周的复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对于PD≥5 mm的位点,3组均可降低患牙的GI和BOP阳性率(P<0.05);而当PD≥7 mm时,激光组PD降低更明显,DL2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DL辅助SRP治疗相较于单纯使用SRP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DL2组比DL1组效果好.

    半导体激光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

    口腔医生对人工智能辅助判读儿童曲面断层片的需求调查

    曾雪晴樊华夏斌朱俊霞...
    332-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年来儿童口腔医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逐步发展,研究材料多为影像学资料,其中曲面断层片较为常见.现有研究能够初步实现牙齿检测、生理年龄推断等功能,重点在于对应模型的构建,距离临床应用仍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本研究希望通过调研实际工作中口腔医生对人工智能辅助判读儿童曲面断层片的态度与需求,为相关研究的设计与转化提供帮助.方法:对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名口腔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为初步验证调查结果和实际临床工作的一致性,收集单中心儿童曲面断层片影像报告的描述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口腔医生对人工智能较感兴趣,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具备信心,同时也有少部分医生担忧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口腔医生对智能软件需求比例最高的功能是评估牙齿整体发育进度;其次是生成可引用的文字报告.口腔医生读片时最关注有无牙齿数目异常;其次为有无牙齿替换异常,最常见的难点为结构重叠影响恒牙胚的辨别;最后是遗漏主诉以外的其他问题.结论:接受调查的中国口腔医生对人工智能较为欢迎,研发辅助判读儿童曲面断层片的智能软件时应当考虑到口腔医生的实际需求.

    人工智能儿童曲面断层片问卷调查

    牙科畏惧症儿童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孔佳新赵严礼孙汉堂陈佳鸿...
    337-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儿童口腔门诊牙科畏惧症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或保护性固定下进行口腔龋病系统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儿童畏惧调查表评估门诊就诊患儿(2022年07月至2022年12月)的牙科焦虑症分数,评分大于50分者纳入本研究总样本,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为全麻组(在全麻下进行口腔治疗)和束缚组(保护性固定下进行口腔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DMFT及术中根管治疗个数,术后3、6、12个月复诊依从率,充填体(包括预成冠)脱落率及龋(继发龋及新发龋)发生率情况.结果:全麻组患儿DMFT及术中根管治疗个数高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6、12个月复查时依从率高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均低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畏惧症患儿更适合全麻下行龋病系统化治疗,其耗时短、临床疗效佳、诊疗过程舒适,能够提升患儿就诊的依从性,且远期龋复发率低.

    儿童牙科畏惧症龋病全身麻醉保护性固定

    意向性牙再植术治疗上颌侧切牙畸形舌侧沟及牙槽内移植术治疗上颌中切牙病理性牙移位1例

    谭勇王伟峰
    341-343页

    意向性牙再植术畸形舌侧沟牙槽内移植术病理性牙移位

    动态导航辅助下颌第一磨牙钙化根管显微治疗1例

    董茜茜薛云鹏
    344-347页

    牙髓钙化动态导航技术根管治疗

    上下颌乳磨牙复杂冠根折1例

    丁志民姚宁严飞赵超男...
    348-349,372页

    牙外伤金属预成冠乳牙牙根吸收

    抗菌牙科粘接剂在龋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灵俊章可可孙妍汪敏...
    350-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科粘接剂在治疗细菌相关性疾病-龋齿过程中,发挥连接复合树脂及牙体组织的作用.通过对粘接剂进行改性,使其具备一定的抗菌功能,可有效抑制粘接界面细菌生长.本综述系统评估和总结了改性牙科粘接剂的各种策略,重点探讨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季铵盐、天然抗菌药物、抗菌肽及载药系统等抗菌成分的应用前景.

    牙科粘接剂龋病抗菌金属季铵盐抗菌肽载药

    外泌体在牙周炎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杨德琴乔新
    356-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严重威胁着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间通讯介质,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在牙周炎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与牙周炎相关的外泌体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以及外泌体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这些研究进展的深入探讨,旨在为牙周炎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外泌体牙周炎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