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建设
语文建设

李世江

月刊

1001-8476

ywjs@chinajournal.net

010-65592961

100010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

语文建设/Journal Language Plann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有丰厚的积淀。现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配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在构建语文教育新理念、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学习贯彻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方面,全面服务于广大语文教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首

    叶圣陶
    1页

    把握作者立场,提升思辨性阅读品质

    郑桂华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握作者立场是思辨性阅读的重要学习目标,但作者立场的构成因素和表现机制都很复杂,相关知识开发以及教学实践路径的探索都有待加强.语文阅读话语中作者立场的所指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政治立场,二是观察视角,三是表述身份.三个层面各有侧重,在思辨性阅读中也各有针对性和实际价值.基于作者立场的思辨性阅读思路有:以作者立场为抓手梳理文章机理,把握主旨;辨析作者立场的复杂构成,尝试作多元解读;借助作者立场选择体会作者匠心,学习有效的表达策略;以作者表述立场为线索组织专题阅读.从作者立场出发进行思辨性阅读要注意其适用性,避免陷入立场决定论误区,也要防止知识化倾向.

    思辨性阅读作者立场阅读思路

    思辨性阅读文本资源的选择与开发

    陈秀玲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有利于在阅读中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相关要求要从厘清促进思辨性阅读能力发展的文本类型开始,明确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不同类型文本的思辨性阅读指向,并通过剖析单篇,在局部与整体中挖掘思辨因素;组合群文,在共性和个性中寻找思辨点;打通课内外,在深度和广度上落实思辨性阅读方式,实现教学中思辨性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依托教材、勾连板块,全方位建构教师的思辨性资源开发能力等,是促进思辨性阅读落实的重要因素.

    思辨性阅读文本类型思辨性资源选择与开发

    文本评价: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路径

    王艳芳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一,独立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提示"中,明确将文本评价作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路径,并从目标表述、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文本评价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可以从考试命题和教学实施两个层面进行思考实践.

    文本评价思维能力关键路径

    新课标视域下阅读能力的结构层次与教学策略——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刘洪祥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项关键能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理解能力、文本批评能力和自我建构能力三个结构层次,它们在整体上促成学生基于阅读增强文化自信的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须以语言的形式性、声音性和意义性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基于典范语言的理解水平;以思维的分析性、综合性和比较性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基于典型文本的批评水平;以审美的共通性、民族性、个体性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基于个性化的自我建构水平.

    核心素养阅读能力语言理解文本批评自我建构

    追寻简洁文字背后的深意——《登泰山记》教学倾向、内容重构及教学建议

    童志国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登泰山记》是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姚鼐创作的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三种不良的教学倾向:一是将其当成文言进行古汉语教学,有"言"无文;二是将其当成散文鉴赏课教学,有"文"无言;三是将其当成"义理、考据、辞章"进行创作论印证式教学.在新课标的统领下,实施新教材教学时,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者意图、文本特征以及具体学情.基于此,本文提出《登泰山记》单篇文本核心教学内容:一是随文积累文言现象,理解欣赏文章的语言表达;二是追寻姚鼐平淡、洗练文字背后的深意,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教学中将其落地、落实,可实现《登泰山记》文本核心的教材价值和教学价值.

    《登泰山记》文本深意教学倾向有效教学内容教学建议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视域下的古诗文教学——以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为例

    纪顺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设置的十八个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应创造性地整合学习内容,并对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的测评.任务群视域下的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学审美价值与专题研习价值,可以通过设置阅读课程、完成阶梯任务、引领自由写作深化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在测评中,应注重建构测评体系、开发测评工具,对学习成果实施相对科学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文学阅读与写作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实践路径测评

    "寒烟衰草"如何"绿"——汉字研究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应用举隅

    陈扬张莉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未注的"凝绿"一词,借助各类辞书、诗文展开讨论辨析.最终认为,"绿"为青黄色,"凝"为"深重"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

    凝绿词义引申近义词文学

    传统孝道在古诗中的直接抒写——读白居易《慈乌夜啼》和孟郊《游子吟》

    孙彦君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这个课题有很重大的时代意义,由于社会现代化迅猛发展,旧式大家族分化,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随之弱化,带来新的社会伦理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形势下,发扬民族孝道传统,建构现代孝道人伦是重大的历史课题,古典诗词中的孝道母题正是最生动的教材.但直接抒写孝道的经典性杰作似乎偏少,正因如此,孟郊的《游子吟》和白居易的《慈乌夜啼》就弥足珍贵.

    古体诗孝道人伦《慈乌夜啼》《游子吟》

    《滕王阁序》中的时空意象构建

    胡书云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时空意象丰富多彩,它们不仅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更是历史与文化深邃内涵的交相辉映.《滕王阁序》由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挥毫而成,其中的时空意象构建,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才情与抱负,亦是对古典文学时空美学的一次巅峰演绎.本文旨在聚焦《滕王阁序》中时空意象的构建,揭示古典诗文中的时空意识和时空美学,以期为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现代文学的鉴赏与创作提供新的灵感.

    古典诗文时空意象《滕王阁序》文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