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建设
语文建设

李世江

月刊

1001-8476

ywjs@chinajournal.net

010-65592961

100010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

语文建设/Journal Language Plann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有丰厚的积淀。现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配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在构建语文教育新理念、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学习贯彻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方面,全面服务于广大语文教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首

    刘国正
    1页

    语文高考命题的多维探索及其意义——从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说起

    叶丽新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理念,近几年语文高考命题坚持创新,试卷呈现出各种变化.以2024年全国卷为例,信息类文本阅读部分,选材与任务合力加强考查的综合性,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多材料文本阅读部分,材料呈现灵活,材料之间的关系及考查目标多元;试卷多个板块设计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学习体验,但是分层评分标准的拟制还需进一步探索.未来,命题和教学均应相对整体地考虑试卷的变化及其意义.

    命题选材多材料文本阅读开放性试题

    202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亮点与优化空间

    郑桂华游艺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标命题、"教学评"一致是考试命题的探索重点.2024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注意材料的育人价值,设计典型任务,增强综合性、整体性和开放性,这些追求都符合课程标准的命题原则.部分试题在确定测试指向、凸显文本测试价值方面还有改进空间.以学业质量描述为依据,以文本阅读价值为测试重点,以满足日常生活阅读需要为测试取向,从整体把握内容、发现文本联系、注重反思评价、重视问题解决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测试框架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规范现代文阅读命题流程,提高现代文阅读命题效率和质量.

    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依标命题测试内容框架

    指向思维复杂性的写作命题新思路——2024年高考作文题分析

    冯渊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高考作文题一半以上呈现了矛盾复杂的话题,要求考生针对试题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证分析,这对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写作命题对写作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写作教学要关注试题变化的导向,在改善学生思维习惯上下功夫,而不要将重点放在试题材料提及的高频词上.

    高考作文写作教学命题趋势思维发展

    基于高考命题理念变化的中学语文教学变革

    廖蔚芬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语文命题由与课标"对接"逐渐发展到与课标"衔接、契合",形成了引导教学、关联教材、创新命题、导向学以致用并减少机械刷题等命题理念,重视思辨并引导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此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应在课程标准引领下,与高考命题的发展同向同行:在教学中用好统编教材,变革教法学法,抓好课堂教学,注重实践创新.高考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实现育人目标.

    高考语文命题教考衔接教学变革核心素养

    文言文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

    赵志伟顾青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文言文学习任务群,它与传统文言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理论依据,从继承传统和借鉴教育心理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实施策略,如以"词汇为中心"理念组织教学、以教材为本扩大阅读范围、以评价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

    文言文词汇学习任务群言语信息教学策略

    探究性文本细读:指向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路径——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

    宋杰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避免宏观提取学科大概念、忽视文本细读的浅表性阅读.教师可通过探究性文本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裂缝,综合运用对照式阅读、症候式阅读、跨媒介阅读等方法,在文本中发现潜藏信息,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元学习方式还原文本细节,循证探究阅读,重构文本意义,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理解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引向深度学习的领域.本文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以"探究性文本细读"为主要策略,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路径.

    探究性文本细读深度学习文本裂缝阅读策略与方法文本意义

    基于叙事学理论的史传类文本联读教学——以《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联读为例

    杜飞张小慧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多篇史传类文本,但教师对这类文本的处理大多还停留在文意梳理和通读了解层面,缺少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与质疑问难,教学中难见对学生批判性和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借用中国历史叙事学理论对史传类作品展开研究,有助于拓宽课堂教学思路,帮助学生领会这类文本在叙事写人方面的高超艺术,从而提升质疑批判与理性表达的能力.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联读为例,从言语力量、叙事艺术和历史评价三个维度,沿着微观细读和宏观把握的方向探究史传类文本联读的有效路径.

    历史叙事学史传文联读教学策略

    高中写作方法性知识:学习转向、分类标准和施教建议

    张衍标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作方法性知识主要是从语文教材中经过识别选择、提取加工而成的对学生写作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知识,可表征、可传播、可验证是其显著特点.按照高中写作教学现实需求,可以从为什么写(写作理念)、写什么(文体要素)、怎么写(写作技法)三个维度建构高中写作方法性知识体系.对标学业质量、序列实施教学、完成规定任务是实施高中写作方法性知识教学的三个重点.

    高中写作教学方法性知识学习转向分类标准

    例谈整本书模块式结构化阅读教学

    范明国高茜雯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式结构化思维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零散知识体系化,使思维表达更加清晰顺畅,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以素养为中心的模块式结构化教学.整本书阅读面临内容多、所需时间长等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创设模块式结构化学习任务情境,开展思想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模块式结构化专题研讨,更好地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

    整本书阅读模块式结构化思想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