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审辩:有依据、负责任地表达

    陈淮高
    1页

    把握新课标关键内容,破解教学实施难题——郑桂华教授访谈录

    夏侯畀春郑桂华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颁布的两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幅度大,新概念、新教学主张多.如何准确理解和实施,对许多教师来说仍然具有挑战性.应从根本上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意图,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语文实践活动等关键概念入手,理清诸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理解前后语文课程的继承关系,破除面对新课程标准的繁难感,还要从自己相对熟悉的内容做起,再向其他内容延伸,尽快缩短对新课程的适应期.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语文实践活动

    选择性必修课程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季丰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扣课标提炼选择性必修课程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要求,围绕课标中的关键词"相关作品""经验与方法""穿插",提出"相关作品"是什么、"经验与方法"是什么,以及如何将整本书阅读"穿插"进其他任务群的教学中这三个问题,结合课标与教材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比较,并借鉴优秀案例与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佐证,力图回应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必修课程之后整本书阅读该往何处用力的困惑.

    选择性必修课程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与教学取向审视

    荣维东唐玖江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的整本书阅读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基于历史和现状可以区分整本书阅读的六种基本价值取向:人文主义取向、技能主义取向、文学鉴赏取向、思辨读写取向、探究学习取向和课程变革取向.因为这些取向之间有一些交叉,很多时候甚至是混合出现的,所以,单一视角的整本书阅读,会造成认识和实践上的严重偏差.明确区分整本书阅读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进而合理确定并配置不同的课程目标,是完整、系统、科学、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前提.

    整本书阅读课程价值价值取向

    优化体验: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

    戎仁堂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走向理解、学习建构和运用的重要路径,对培育和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要将语文教学中的"体验"落到实处,就要抓住关键,给"体验"足够的空间,对"体验"进行精致的定制,为"体验"创设鲜活的情境.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时,教师要"先行体验",并从"先行体验"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以保证教学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体验.

    体验空间定制情境

    促进深度学习的M型阅读路径建构及教学应用

    王惠王一可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向"全面深化"阶段,深度学习成为提升教学效能的重要路径,语文学科也亟待通过深度学习实现教学改进.文本是语文学科"教—学—评"的重要载体,语文学习是一个在文本实践活动中不断落实知识、提升思维的过程.而文本实践活动必须深入文本内部,凭借隐性知识和隐性思维把握文本已知信息,调动活性知识和活态思维对文本未知领域进行深度掘进,最终在完成文本实践活动的同时深化知识和强化思维.M型阅读路径是对这一过程的抽象表达,该路径的建构和教学应用,可以促进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实现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深度学习M型文本知识思维

    "深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

    彭俊姣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和构建"深阅读路径",旨在使学生掌握阅读的门道,努力深入文本的内核;使阅读成为与大师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反刍自我、体察世界、感悟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成为意志坚定而目光远大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深阅读探究自主专题

    见微知著,"悦"读经典——《百年孤独》教学品赏

    张丛菲张妍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紧扣文本内容,以"见微知著,'悦'读经典"读书分享会为情境任务,设计了"走近经典,整体介绍""细读文本,见微知著""延伸拓展,'悦'读经典""集结成册,传播经典"四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情境任务学习活动核心素养

    高中整本书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尝试——以《乡土中国》《红楼梦》的关联性阅读为例

    曹明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费孝通引《红楼梦》论证了《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伸缩性特点,我们也可将二书进行关联性阅读.如受《差序格局》篇启发,将探春与王熙凤进行比较研究;受《家族》《男女有别》篇启发,探讨酿成宝黛钗悲剧的深层原因;受《名实的分离》篇启发,探究《红楼梦》现实世界名与实的分离情况.从社会学的角度,用《乡土中国》去解读《红楼梦》的人物、结构与主旨,同时将《红楼梦》作为理解《乡土中国》理论的例证,可引导学生对二书有更新更深的领悟,并培养学生的关联性思维.

    《乡土中国》《红楼梦》关联性阅读关联性思维

    从爱的隔绝中审视《百年孤独》

    张婧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孤独》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孤独为主体,反映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百年兴衰中蕴含的孤独,影射着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背后的孤独,隐喻了全世界每一个民族在独立的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孤独,更展现了超越时代与民族、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所带来的形形色色的孤独,甚而我们可以从中透视自己内心深处贯通宇宙人生的相同的孤独.马尔克斯笔下的"孤独"究竟是何内涵?从"爱"出发,我们也许可以真正窥得"孤独"的奥义.

    孤独循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