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代诗歌任务群教学需要关注三个方面

    徐雪梅杨帆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诗歌任务群教学需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二是要整体把握文本全貌,三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中,问题设计不能多而碎,而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古代诗歌任务群路径

    借"冰山一角","窥"文化"一斑"——以《老人与海(节选)》为例

    杨英华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若以"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整本书"作为教学实施策略,是违背课程标准精神和罔顾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合理而且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借助教材节选之"冰山一角","窥"世界各国文化和人类丰富精神之"一斑".《老人与海》借助圣地亚哥形象所反映的海明威精神,既是"美国精神",更是世界文化和人类精神.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老人与海(节选)》教学策略

    关注学习经历,提升阅读素养——部级精品课《<红楼梦>阅读方法指导》品赏

    姜丽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为核心,以关注学生学习经历、指导名著阅读方法为路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兼顾知识生成和应用的情境,提供有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能力与素养之间联系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深入思考,感受曹雪芹对贵族生活的眷恋、对无法挽救家族的忏悔、对青春生命逝去的哀挽,初探《红楼梦》的悲剧意蕴和美学价值.

    学习经历阅读方法语文素养

    多维视角"看"红楼——部级精品课《<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分段落深入研读与讨论交流》品鉴

    张文娟曹琪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文本为媒,以活动为引,带领学生打开多维视角,开启一场鲜活的"沉浸式"阅读之旅.借助冷子兴口中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林黛玉心中的"时时在意"、刘姥姥眼中的廊榭轩馆,用一片片拼图慢慢拼凑出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文学世界.刘姥姥一进时偷眼观瞧、二进时装愚弄巧、三进时知恩图报,更是将偌大一个贾府由烈火烹油到繁华落尽的过程渐次呈现,为全书的跌宕作了生动的注脚.以不同视角突破阅读局限,从对贾府的多维观照中去领略椽笔的入木三分,可品味经典的博大深沉.

    多维视角贾府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

    品"谏"之剀切,体"思"之深远——部级精品课《谏太宗十思疏》品鉴

    潘晓嫣杜飞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谏太宗十思疏》是古代奏疏的经典之作.课堂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单元核心任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沿着"诵文本—析谏术—启智思"的路径展开学习活动:因声求气,感知整散结合的语言形式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援史析文,体悟古代士人劝谏艺术背后的良苦用心;联读启思,借鉴明君贤臣面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文本对话劝谏艺术理性思维

    情境驱动深度学习,任务促成思辨阅读——部级精品课《让理性之光烛照经典》品鉴

    王月栾桂芳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为作文大赛制作理性表达评价量表为情境任务,将量表的设计贯穿整节课,完成对理性表达的深入理解.在此过程中,通过三个驱动任务,打通单元教学,在群文阅读、资料包比较阅读中发展批判思维、辩证思维,感受先贤的家国情怀,实现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方面的教学目标.

    情境任务理性表达思辨家国情怀

    读耿介拔俗之人,悟矢志报国之志——部级精品课《离骚(节选)》品赏

    王艾然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屈原自投汨罗的选择,渔父颇感不解.以《离骚(节选)》为研读重点,通过对屈原内在品质与外在修养的挖掘认识屈原其人,进而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屈原选择自投汨罗的原因,最终以代屈原给渔父写信的形式展现学生对其困于俗世但坚守初心的选择的深度理解.在品读感悟屈原人生抉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屈原与同样时代背景下的仁人加以比较,再结合自身思考对屈原的选择作出评价并阐明理由,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屈原耿介拔俗爱国之志人生抉择

    千年诗脉研习传承演变,万古长青感悟古诗生命——部级精品课《江河万古:梳理古诗发展脉络》品鉴

    冯娜袁海林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诗的国度",单元导语要求"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做一份梳理古诗发展脉络的手抄报为主任务,通过梳理已学古诗的创作年代、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承、探寻发展演变及其原因三项子任务,引导学生总结感性经验,增进理性认识,充分感悟古诗源远流长的生命力.

    古诗传承演变生命力

    学习写得深刻——一节高三写作指导课

    肖莉厉行威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教材、时文、优秀习作中分析概括写得深刻的常见思维方法:比较鉴别、探究原因、推导结果、辩证分析、以小见大等;运用写得深刻的思维方法进行高考真题片段写作;根据写得深刻的思维方法和评价量表,现场修改习作片段,并展示交流,使写作走向"深刻".

    深刻思维方法现场修改

    锚定与调整:情境之于写作及评价的效果——以202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写作为例

    陈友宝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承载评价功能及导向,写作是基于命题者、评卷者、写作者之间的三个向度的关联.新课标引入"情境",是基于立德树人与学科素养的导向;高考以"情境"创设命题,是作为评价对教育改革的主动策应和对一线教学的积极引导.为此,引导学习者关联写作及评价进行对话,命题需要借鉴锚定启发式积极审视并反思出发点,并通过"情境"完善命题,以增进对写作方向及评价意义的认识.

    主体情境写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