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取向

    王国文
    1页

    寻找杠杆和支点,撬动经典的整本书阅读

    王夫成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典的整本书阅读是难以撬动的巨石.思想艰深、体量庞大、时代隔膜、语言阻碍等因素,让学生对经典阅读望而却步.开设多种课程,自主选择经典;重编课程材料,把握经典核心;提供有益借鉴,激励对话经典;借助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设计连环问题,引导结缘经典……借此撬动经典的整本书阅读.

    校本选修课程灵活多变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研究

    邹佳叡荣维东钟翌晨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用类文本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本类型,当下倡导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对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实施实用类文本大单元教学能够实现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统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阅读与表达水平的双向发展.为更好地推进实用类文本的大单元教学,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应做到以下五点:确定驱动性的单元学习任务;创设真实性的实践活动情境;开展多样性的内容统整实践;开发适切性的课程学习资源;采用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方式.

    大单元教学实用类文本任务情境评价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探究——以《乡土中国》为例

    赵东梅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项目式学习将成为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项目式阅读为例,具体阐释如何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项目式阅读

    从"教得精彩"到"学得真实"——例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式重构

    彭玉华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从追求教师"教得精彩"转变为追求学生"学得真实",从关注教师教得深、教得巧、教得新,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了什么,以期让课标理念在课堂上真正落地生根.

    新课标理念教得精彩学得真实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文本组合策略

    许映峰周仕龙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文本组合策略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教师进行新教材教学设计、应用和达成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文章聚焦于高中语文课程中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文本组合五策略",探索其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旨在通过任务群教学法,彰显新课标的教育价值导向,扎实地做到"文本组合教学三促进"——促进教师根据新课标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素质育人导向下的核心素养的培植,促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落地、开花和结果.

    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文本组合策略建构

    重视篇章逻辑,回归说理本质——议论性文言文整体解读策略例谈

    李敏婧邱道学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教学应当摒弃逐句翻译、灌输记忆的教法,避免将文章肢解为例词例句库.以文章的篇章逻辑为抓手设计课程,能够更好地回归议论文说理的本质,发掘"文"的思想价值;能够以简驭繁,借助篇章逻辑的力量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从而化解学生的认知负担,避免陷入纷繁复杂的语言材料中.文言文教学应当重视篇章逻辑,回归说理本质,从而达到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体会作品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目标,真正落实课标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要求.

    文言文教学篇章逻辑《师说》《齐桓晋文之事》

    基于文本特质与真实情境的现代诗歌教学——以《整理》教学设计为例

    葛洁钰张克中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下部分课堂重内容分析轻语言品读和情境创设虚假等现象,教学设计基于现代诗歌的文本特质及新课标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以真实情境贯穿始终,设置品味诗歌独特语言、感受意象丰厚意蕴、表达自我深刻思考三个环节,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文本情境诗歌教学

    从"礼"说开去——探究《乡土中国》与儒家文化的联系

    叶一帆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基层社会和儒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论语》章句阐释自己的思想.《乡土中国》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书目,学术性强;而《论语》是高考规定的考查书目,思想深刻,二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礼"切入,探究《乡土中国》和儒家文化的联系,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两本书中的重要概念.

    《乡土中国》儒家文化礼治

    时代的落难者,理想的掌灯人——"孔子政治理想探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代茵萍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记叙了孔子问志、四子言志、孔子评志的过程,孔子虽然没有在该章中正面表达自己的理想,但从对四子理想的评价中即可窥见其政治理想.课堂教学旨在剖析曾皙之志、孔子之志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曾皙之志孔子政治理想个人与社会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