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C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C刊
语文教学通讯·C刊

月刊

语文教学通讯·C刊/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整体思维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林尤雄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强调整体规划,加强学科关联.整体思维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是必要的,也是意义重大的.应用整体思维设计语文教学,目标要指向语文育人,知能情合一;目标要照应知能体系,前中后贯通;内容要凸显语文本体,科德艺交融;方法要聚焦语文文本,多样解读;训练要对接课后习题,"教—学—评"一致性.

    整体思维教学设计有效策略

    应生活之需 切生活之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解读

    王崧舟梅晨霞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作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满足其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语言文字交流沟通之需.它直面当前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一突出问题,主动回应生活对语文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弥补核心素养在社会参与上的短板.

    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重视语言经验积累,夯实语言经验基础

    傅登顺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把"语文经验积累"写入了课标,2022年下半年新学期语文教学就将执行新版课程标准,而落实"语文经验积累"的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话题、新要求.夯实语言经验基础:确保识字总量,丰富言语词汇,掌握句子表达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语言经验积累识字教学言语词汇

    2022年版语文课标关于思维的高要求

    肖秋萍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思维的新立意和新表述,是2022年版课标的一个新的举措和重大进步.本文对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实施三个层次的思维进行初步解读,并结合教材提出有关的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思维能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基于与人教版对比的统编版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选文特点及使用建议

    谭旭东张立蓉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低段为研究对象,将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的选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选文的朝代范围有所扩大,体裁分布更加均衡多样,选文题材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统编版教材较人教版已有许多改进,但其古诗选文仍待提高.

    统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选文特点

    共创型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徐栋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共创型语文教学育人目标的架构、育人内容的开发、育人过程的探索、育人成效的实证四方面展开阐述,在师生共同学习中,引导儿童主动建构言语表达的规律,生产具有班本化的群体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发展言语创造的能力,培养具有时代气质的新人,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共创语文教学育人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文化自信"落实的思考与实践路径

    邹鄂生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是对一个民族、国家资深的文化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对自身的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的信念.小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核心课程,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统编教材,从价值思考、实践路径、课程资源的整合方式三个层面探讨"文化自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路径探究.

    小学语文文化自信实践路径

    任务情境:学习设计的重要结构点

    吴淼峰王萍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的发布,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强化了学习任务设计的情境性要求.基于此,对于情境的理解和情境真实性的思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从学理的角度加以观照,借助概念解构的方式加以理解,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加以实践,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习设计任务情境学理观照

    《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宗旭意倪静川
    39-41页

    基于学段特征 实施转化策略——小学中段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朱红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实施转化策略可以为中段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有效赋能.具体而言,可以将学生阅读过程转化为图示、将阅读疑惑转化为回读、将阅读思考转化为提问.此外,还必须考虑将静态的阅读评估转化为在综合性情境中实施的动态评估方式,由此,进一步为阅读指导增效,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整本书阅读思维特征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