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天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

杨金波

月刊

1007-8665

yuwentiandi123@sina.com

0451-88060093

150025

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师大路1号

语文天地/Journal Chinese Language World
查看更多>>以学发展观为宗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学术理论创新,凸显语文学科的前沿理念,实践经验和中学生的写作才华,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良传统,努力为育人、教学和语文学科的发展服务,积极创办一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言志"与"知音":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阐释意蕴

    范红涛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言志"与"知音"作为中国古典诗歌文本理解和阐释的方法论概念,其指向的是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原则,通过"意会""神领""言传"来探寻诗歌借助外在表达的语言文字所蕴藏的内在意向,从而使文本之"意"、作者之"志"、读者之"心"合为一体的诗歌理解、阐释和鉴赏.这样的诗歌文本理解、阐释和鉴赏,使阅读与创作、读者与作者融为一体,不仅是创造性的阅读和阅读的创造性,也是以创造性为特征和旨归的智力活动本身.而教育在本质上正是理解、阐释、鉴赏、创造为一体的智力活动,因此,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为文本,尝试进行诗歌理解与阐释教学,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使学生不仅领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概念的内涵,更体会到古典诗歌与智力创造本身的特征及魅力.

    归园田居诗歌阐释诗言志以意逆志主体言说

    "三新"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测评趋向及教学路径

    豆党锋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新"即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测评越来越走向"融合"与"开放":既借鉴了近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聚焦时政热点、多年前老材料作文写作角度多元的优点,又立足新教材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注重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开放思维能力的测评理念,同时还借鉴了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在试题材料中呈现立意核心词的命题形式,彰显出极大的融合性.试题材料短小精悍却内涵丰富,写作任务大多立足试题材料给学生所带来的启示,彰显出极大的开放性.这种"融合开放"类作文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代表着"三新"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测评趋向.因此,"三新"背景下的作文教学路径,应立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聚焦"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个性表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新"作文教学测评趋向教考衔接

    演讲词写作教学

    张燕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教材以"活动·探究"为组元形式,在八年级安排了演讲词阅读与写作单元,其中安排设计了"撰写演讲稿"教学活动.撰写演讲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写作教学提出的要求,结合统编教材在初中段的训练点来看,从句式的"意趣"和逻辑的"理趣"两个方面进行演讲词写作技法教学指导,从"活动式""互动式"的评价进行学习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撰写演讲词的能力.

    演讲词写作教学意趣理趣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写作指导

    朱子彧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更好地指导"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的阅读活动.学习活动一侧重于内容理解与脉络把握;学习活动二关注筛选、概括与段落合并,强调提取核心观点、关键事件和人物动态;学习活动三注重语言锤炼与连贯表达;学习活动四通过朗读与修改,帮助学生自我评估表达质量,鼓励他们接受同学的反馈,并将有益的建议融入表达中,以提高习作的质量.

    名著学习阅读笔记可视化学习活动语言表达

    杜甫的"百年"与"苦恨"——统编版教材《登高》课下注释析疑二则

    童程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对杜甫《登高》一诗中"百年"与"苦恨"两词给出的课下注释有疑义.经检索同时期诗歌用例,并以文本分析与结构主义语法为切入点,可证得"百年"并非"晚年"义,当作"一生"解,"苦"也不可解作时间频率副词"常常",应释作程度副词"甚、很、极".

    杜甫《登高》注释语法文本分析

    岁月浓淡总相宜 人生有味是清欢——汪曾祺散文《昆明的雨》文本赏析

    丘玉香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教材八下汪曾祺散文《昆明的雨》是一篇描绘昆明雨季风光,回忆自由美好的西南联大求学岁月,表达对昆明喜爱和想念之情的散文,其中展现了昆明美好的自然风光、温和的人文生活,让人心向往之.通过赏析《昆明的雨》,感受汪曾祺淡而有味的笔触,感受作者对昆明生活的眷恋、对西南联大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故乡淡淡的乡愁.

    汪曾祺《昆明的雨》文本赏析

    重读经典,解码《故乡》

    颜霜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故乡》一文中物象的选取、色彩的搭配、时空的转换与人物情感相交织,绘就了一幅有形有色的"故乡"画卷,既增强了小说阅读的审美趣味,又彰显了他独到的创作视角.从以上三个角度阅读文本,关注小说中的叙事细节,解开《故乡》的深层"密码",带领学生探索小说深处的文字奥秘.

    《故乡》意象色彩时空鲁迅

    景境、悲愁和个体突围:古诗词诵读单元的三条共线梳理——以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为例

    徐径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单元学习的视角来梳理高中语文部编版新教材"古诗词诵读"中的三个共线,既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拓宽对新教材和新理念的学习与研讨.以必修下册的古诗词诵读部分为例,以仗境起心的景境之阔、感物兴思的悲愁之切、杼轴之怀的个体突围三个方面作为共线,尝试完成大单元学习下的古诗词诵读内容梳理,以期对"古诗词诵读"部分教学有所启示.

    大单元学习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游园·皂罗袍》

    单元整体视域下学习任务群进阶性设计——以统编版五下第五单元教学为例

    朱丽丽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版新课标倡导"关注内容之间的进阶关系和横向联系""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等理念.基于单元整体性视域下的学习任务可以有效地保障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需要从单元整体性视角进行通盘考量,依据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关联每一篇课文所展现出来的特质,以确立单篇教学的重点所在,由此形成富有进阶性的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积极倡导层级性和进阶性,而在践行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需要以进阶性的思维,不断释放和彰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内涵,为学生开辟和架构全新的以任务群为教学逻辑的课堂结构,为铸造高效课堂、助力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性视域学习任务群进阶性设计

    高中语文"作后讲评"模式的实施——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

    于正春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后讲评"模式为探讨对象,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为实例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这一模式来促进学生的文学理解、情感体验、批判性思考和写作技能的提高.对教学过程描述和评价方法的应用进行详述,以期为"作后讲评"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作后讲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