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动物防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动物防制
医学动物防制

段利国

月刊

1003-6245

yxdwfz888@163.com

0311-86992439,80661018

050011

河北石家庄市平安北大街99号中基.礼域尚城16号楼1-701.702

医学动物防制/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Pest Contro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生态学的观察为基础,对有害动物控制,对有益动物保护利用,切断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媒介,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省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野鼠血吸虫感染状况调查

    汪峰峰章乐生尹晓梅朱海...
    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2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野鼠的血吸虫感染状况,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安徽省池州市2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贵池区和石台县),每个县(区)分别选择1个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村为观察村,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的村为对照村.采取夹夜法捕获野鼠,计算鼠密度.采用肝脏组织压片镜检、肠系膜组织镜检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测野鼠血吸虫的感染情况,并利用x2检验比较不同鼠种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率差异.结果 贵池区观察村(栗坑村),共捕获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和社鼠5种野鼠,鼠密度为4.44%,日本血吸虫感染率为39.56%,不同种类野鼠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4,P=0.023);对照村(龙池村)的鼠密度为2.24%,未发现野鼠日本血吸虫感染.石台县观察村(东庄村),共捕获黑线姬鼠、黄毛鼠、褐家鼠和社鼠4种野鼠,鼠密度为11.73%,日本血吸虫感染率为46.90%,不同种类野鼠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37,P=0.014);对照村(七都村)鼠密度为8.78%,未发现野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结论 安徽部分山丘地区野鼠种类多、密度高、血吸虫感染率高,其可能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传染源,应加强监测.

    安徽省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野鼠血吸虫病感染率

    基于统计模型的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研究

    张乐王朝才刘燕巫宇萌...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为老年人抑郁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运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ion,CHAID),研究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心事首选对象是子女(OR=0.915,95%CI:0.874~0.985)及父母对子女有经济支持(OR=0.356,95%CI:0.198~0.459)是老年人抑郁的保护因素.有困难首选子女、女性、生活满意度一般、生活满意度不好、自评健康一般、自评健康不好、睡眠质量一般、睡眠质量不好、不在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低失能和ADL高失能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CHAID的决策树结果显示,婚姻状态、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生活满意度、睡眠质量、有困难首选子女、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是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情感支持、生活支持和经济支持均对老年人抑郁产生影响,应多与老年人交流,积极开导老年人,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子女应更多给予老年人情感支持.两种模型在探究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上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两者相互补充,有利于充分分析影响老年人抑郁的因素.

    老年人抑郁代际支持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影响因素

    湛江市海鲜市场牡蛎中重金属分析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程焰芳柳华春潘心红周洪伟...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湛江市海鲜市场牡蛎中重金属含量,为居民安全食用牡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采集湛江市海鲜市场牡蛎样本100份,采用SPSS 22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所分析牡蛎重金属数据,引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提供的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牡蛎中铬(Cr)、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汞(Hg)和铅(Pb)的浓度水平虽差异较大,但均未超标.3个主成分(主成分1为Cu、Zn、Cd、Hg,主成分2为Cr、Ni、Pb,主成分3为As)贡献率分别为41.2%、27.6%和13.0%,表明可能存在3种潜在的重金属污染源.超过牡蛎正常食用量的10倍时,Cd、Pb、As对人体可能产生致癌风险[终生致癌风险(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ILCR)>10-6],非致癌风险仍在安全范围内.牡蛎体内的Cr、Ni、P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2、0.539、0.604,P>0.05).结论 湛江市海鲜市场的牡蛎,Cu、Zn含量显著高于Cr、Ni、As、Cd、Hg和Pb.总体看,居民可放心食用调查区内的牡蛎,却仍需要对金属污染物含量进行定期的风险监测.

    牡蛎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监测

    抗凝血类鼠药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努尔买买提·麦麦提吐尔逊米拉丁·达莫拉范小乔李晓莉...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凝血类鼠药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抗凝血类鼠药中毒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喀什地区某医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抗凝血类鼠药中毒患者94例.根据患者是否有出血表现分为两组,出血患者设为A组(51例),未出血患者设为B组(4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服药剂量大、就诊时间长、洗胃例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4、18.631、15.781,P<0.05).A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凝血指标较B组患者明显延长(t=3.427、2.191、3.444,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及时洗胃是抗凝血类鼠药中毒患者出血的保护性因素(OR=0.033,95%CI:0.009~0.129);就诊时间晚(OR=6.081,95%CI:2.326~15.658)、服药剂量大(模型 1OR=4.502,95%CI:1.447~14.004;模型 2 OR=3.485,95%CI:1.183~10.268)是抗凝血类鼠药中毒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抗凝血类鼠药中毒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出血为主,与服药剂量、就诊时间及是否洗胃密切相关.越早就诊并及时洗胃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提高临床救治率,可改善预后.

    抗凝血类鼠药中毒出血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凝血功能分析

    2017-2021年长沙市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情况分析

    赵锦胡伟红周银柱陈水连...
    21-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7-2021年长沙市现住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特征及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比较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评价死亡情况.趋势检验采用双侧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17-2021年长沙市现住居民损伤和中毒年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6.09/10万、35.15/10万.2017-2021年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粗死亡率=404.181、316.359、210.612、236.338、281.160,P<0.05;x2标化死亡率=388.137、296.101、195.096、222.768、223.019,P<0.05);不同年份全人群损伤和中毒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t=-5.691、-4.974,均P<0.05).5~<15岁儿童死亡率最低,≥5岁人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021年去损伤和中毒死因后,男性期望寿命增加0.94岁,女性增加0.57岁.结论 机动车交通事故是长沙市损伤和中毒死亡的主要亚死因,造成较大期望寿命损失.要针对不同人群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溺水和自杀的亚死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死亡的发生.

    损伤和中毒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去死因期望寿命

    IL-6、TNF-a和IL-17在MSM中HIV-1抗体阳性病例治疗前后的动态分析

    吕娅妮康续赵砚于慧妍...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IL-6、TNF-α和IL-17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HIV-1抗体阳性病例血浆表达及与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MSM HIV-1抗体阳性病例90例,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在ART前和ART后9个月,对两组人群血浆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7进行检测并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s)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分析各组感染者所测指标与疾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ART前,HIV-1抗体阳性病例各组与对照组的IL-6、TNF-α和IL-17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068、35.042、37.772,P<0.05).ART后,不同组别的IL-6、TNF-α均低于同期治疗前表达水平,IL-17高于同期治疗前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4、5.567、7.658,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6和TNF-α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浆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567、-0.590、0.661、0.620,P<0.05);IL-17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浆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494、-0.426,P<0.05).结论 MSM中HIV-1感染者血浆IL-6、TNF-α和IL-17表达异常,其异常表达和机体免疫功能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IL-6TNF-αIL-17MSMHIV-1感染分析

    2018-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居民死因分析

    李茂罗昕妍赵廷洋王定邦...
    31-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居民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疾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使用Excel 2021和SPSS 25.0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死因顺位,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趋势x2检验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江油市居民死亡率为728.96/10万,标化死亡率为738.91/10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237.89,P<0.00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902.12,P<0.001),农村居民死亡率高于城市居民(x2=5 019.58,P<0.001).居民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x2趋势=63 360.54,P<0.001),≥60岁居民死亡率最高,0~<15岁居民死亡率最低.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占所有死因的85.49%.结论 四川省江油市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居民死因以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应针对慢性病和特定呼吸道传染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死因监测死亡率死因顺位变化趋势江油市分析

    MALDI-TOF MS在佩戴过的口罩细菌污染情况研究中的应用

    丁国涛杨国兴赵艳方彦飞...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分析不同佩戴时长口罩的细菌污染情况.为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口罩佩戴时长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7月招募志愿者在日常工作环境中佩戴口罩,佩戴时长为0.5h、1.0h、2.0h、4.0h、5.0h;使用倾注平板法测定不同佩戴时长口罩内外表面的细菌总数;使用MALDI-TOF MS方法鉴定并分析口罩内外表面细菌丰度.统计学分析采用校正的F检验方法.结果 佩戴5.0h 口罩内表面与外表面的细菌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值差值(mean deviation,MD)=380.9,P<0.001];佩戴0.5h、1.0h、2.0h和4.0h 口罩内表面与外表面的细菌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9.2,P=0.704;MD=9.3,P=0.701;MD=40.2,P=0.099;MD=19.0,P=0.433).整个研究共分离320个单菌落.佩戴4.0h的口罩内外表面同时检出的菌属数为2,穿透率最高为33.3%.佩戴5.0h的口罩内外表面同时检出的菌属数为5,穿透率为25.0%~100.0%.结论 随佩戴时间延长,口罩内外表面细菌总数增加.同一佩戴时长,口罩内表面的细菌数量高于口罩外表面;同一佩戴时长,口罩内表面的细菌种类低于口罩外表面.建议佩戴时长超过4.0h更换口罩.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佩戴时长细菌污染细菌丰度细菌穿透率

    流感疫苗接种对COVID-19及相关结局的影响

    刘天赵婧徐健徐敬明...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流感疫苗接种对SARS-CoV-2的易感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SARS-CoV-2感染后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荆州市主城区4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在职职工为调查对象,2023年1-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22年6-11月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和COVID-19的相关情况开展调查.采用二分类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对感染SARS-CoV-2、COVID-19的发热症状、COVID-19的发热持续时间、COVID-19的病程以及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结果 共收到146份问卷,应答率为52.1%.95人既往感染过SARS-CoV-2,51人未感染过SARS-CoV-2;流感疫苗接种72人,未接种74人,接种时间为7-10月.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COVID-19无明显保护作用(OR=1.66,95%CI:0.74~3.84).流感疫苗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发热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4,95%CI:0.11~3.51).接种流感疫苗对缩短发热持续时间(OR=0.81,95%CI:0.29~2.23)、缩短病程(OR=2.44,95%CI:1.01~6.08)无明显保护作用.接种流感疫苗对加快COVID-19患者的SARS-CoV-2核酸转阴无明显作用(OR=2.21,95%CI:0.45~10.80).所有分析均控制年龄、最高学历、基础疾病史、接种SARS-CoV-2疫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流感疫苗接种与感染SARS-CoV-2、COVID-19的临床症状及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均不存在明显关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疫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护效果

    南通市社区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陆荣荣魏叶戴垚垚鲍超...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人群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特征,为预防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崇川区、如东县、启东市作为监测点,分别于2022年12月、2023年3月和5月开展3轮监测,每个监测点每次采集血清人数不少于400人.用化学发光法进行S蛋白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检测.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两个及以上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首轮监测IgG阳性854人,阳性率为69.09%,近期感染292人,占23.62%;IgA阳性263人,阳性率为21.28%.第二轮监测IgM阳性41人,阳性率为3.39%;IgG阳性1 108人,阳性率为91.57%.第三轮监测IgM阳性10人,阳性率为0.84%;IgG阳性1 083人,阳性率为90.48%;IgA阳性698人,阳性率为58.31%.第二轮与第三轮监测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10,P<0.001).3轮监测的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834,P<0.001).第一轮和第三轮监测的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433.000,P<0.001).结论 2022年12月南通市有23.62%的人群近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城区人群、幼儿和小学生感染率较高.2023年3月IgG阳性率到达高峰,2023年5月略有下降,却仍维持较高水平,说明IgG的抗体应答可持续将近6个月,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免疫接种.

    社区人群IgMIgGIg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