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辛映继

半月刊

1006-1959

yxxx1987@126.com

029-82213414,82250088-8701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大厦12层

医学信息/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本计算机医学应用的杂志。该杂志主办刊的方向上始终走在学术质量的前沿,突出最新的医学信息、科技信息,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术上的应用价值,将《医学信息》杂志办成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的高质量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分析

    袁婷婷万胜洪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CCA)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疑似ICCA患者,对所有患者行常规MRI与SW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SWI技术在ICCA中的诊断效能及ICCA影像学特征.结果 90例疑似ICCA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共检出例38例ICCA,SWI技术共检出37例ICCA,常规MRI共检出30例ICCA;SWI技术检查ICCA的灵敏度为94.74%、准确度为96.63%、阴性预测值为96.15%,高于常规MRI检查的73.68%、86.52%、8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SWI技术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31,P=0.000).3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ICCA患者中,SWI检查呈现完全低信号20例,少数病灶存有相连的小静脉影,与蝌蚪形态相似,称作"蝌蚪"征;呈现为混杂信号18例,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称作"爆米花"或"桑葚"样变化;病灶中央高信号,周围绕以低信号,称作"铁环"征;相位图呈现为混杂信号,周围绕以高信号环,称作"光环"征.结论 SWI在ICCA患者诊断中效能良好,可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效能影像学征象

    陀螺旋转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张亚明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陀螺旋转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陀螺刀)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21年1月-2023年3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放疗,观察组采用陀螺刀放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活动状态评分、急性放射性肺炎(ARP)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CC、CEA、NS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CC、CEA、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治疗前,ECOG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ECO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陀螺刀治疗局部晚期NSCLC效果肯定,可下调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其机体功能,降低ARP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晚期陀螺旋转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

    妊娠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程敏李青陈彬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程度妊娠期体重增加(GWG)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产科分娩的患有妊娠糖尿病的肥胖产妇324例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体重增加情况分为GWG不足组(n=1 10),GWG适当组(n=108),GWG过量组(n=106),比较三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与GWG适当组和GWG过量组比较,GWG不足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剖宫产发生率、孕晚期HbA1c均较低,BMI、产后血糖恢复至正常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WG不足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巨大儿、LGA的发生率低于GWG适量和GWG过量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WG不足组LGA、子痫前期、需要剖宫产、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降低.GWG过量组LGA、剖宫产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 妊娠期体重增加过量GDM肥胖妇女不良结局发生率更高,体重增加不足的更有利于得到良好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

    妊娠体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肥胖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

    超声检查在乳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彭丽柳玉芳聂金花
    118-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在乳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春新建医院诊治的60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乳腺结节良恶性病变影像学特点、血流参数[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流搏动指数(PI)、峰值流速(Vmax)];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检查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统计良恶性乳腺结节血流检出率.结果 超声检查中乳腺良性结节超声征象与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乳腺结节者RI、PI、Vmax均高于良性乳腺结节者(P<0.05);超声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1.67%、敏感度为94.29%、特异度为88.00%,阳性预测值为91.67%,阴性预测值91.67%;超声检查恶性乳腺结节血流检出率为84.00%,高于良性乳腺结节血流检出率的62.86%(P<0.05).结论 超声检查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通过超声征象特点、血流检出率、血流定量参数等提供可靠、丰富的鉴别依据,进而提高鉴别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乳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

    不同阿片类药物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影响

    张明月夏晓琼余泳波马贵芬...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阿片类药物复合依托咪酯-丙泊酚(EP)混合液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D组),瑞芬太尼组(R组),羟考酮组(O组)3组,每组50例.分别静注地佐辛0.04 mg/kg;瑞芬太尼0.4 μg/kg;羟考酮0.04 mg/kg,再缓慢静注EP混合液0.15~0.2 ml/kg后行肠镜检查.比较三组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肠镜过结肠肝区时(T2),肠镜退出体外时(T3),苏醒后(T4)的MAP、HR、SpO2.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EP混合液总用量,术中、复苏室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3天回访患者是否出现延迟性恶心呕吐.结果 T1时三组MAP、HR、SpO2低于T0时,且R组SpO2下降幅度大于D组和O组(P<0.05);R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D组和O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D组和O组(P<0.05);三组肠镜检查时间、使用EP混合液总量、术中体动、肌震颤、头晕、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O组术后1天回访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在复苏室时,R组在复苏室时和术后1、3天回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D组和O组(P<0.05).结论 相较于地佐辛与羟考酮,瑞芬太尼复合EP混合液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可以使患者苏醒更快,术后更少发生延迟性恶心呕吐,但是可能会引起一过性的呼吸抑制.

    地佐辛瑞芬太尼羟考酮肠镜老年恶心呕吐

    美托洛尔联合烟酰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姜如华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联合烟酰胺治疗心力衰竭(HF)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广丰和祥医院收治的60例HF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烟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发作频率、持续时间)、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两组治疗后LVEF大于治疗前,LVEDD、LVESD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大于对照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SAS-HF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SAS-H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烟酰胺治疗HF合并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和时间,缓解心衰症状,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美托洛尔烟酰胺心功能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黄媛媛董建伟戴清香余茜...
    130-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行血液检验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样本均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检验,观察不同检验方法间检验时间、检验成本、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检出率,以及对血液微生物的检验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全自动血培养仪检验时间短于微生物鉴定仪检验,检验成本低于微生物鉴定仪检验(P<0.05);全自动血培养仪检验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阴性菌检出率与微生物鉴定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培养仪检验对血液微生物的检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微生物鉴定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全自动血培养仪诊断耗时短、检验成本低、应用效率更高,临床可根据检验实际情况需求选择更合理的检验方式,以满足临床需求.

    全自动血培养仪微生物鉴定仪血液检验诊断效能

    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许金龙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布托啡诺单纯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剖宫产术后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1(ET-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 Ramsay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 h Ramsay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h NE、E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hNE、ET-1均高于术后1 h,但观察组NE、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轻产妇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且起效快,术后苏醒时间短,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具有应用优势.

    布托啡诺右美托咪定剖宫产应激反应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PCT、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

    黄宇佳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PCT、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56例扁桃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炎性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观察组发热、扁桃体充血、咽喉疼痛、咽喉脓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T、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扁桃体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快速减轻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扁桃体炎PCTTNF-αIL-6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高宏洪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后FIB、APTT、T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提疗效,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有效性.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塞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