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影像组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HCC中的研究进展

    王金刘曦谌浩马学琴...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肝脏富血供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体征,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错过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不可切除的原发性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首选的治疗手段.影像组学是一种可以高通量、深层次地挖掘并利用医学图像中的信息,从而反映肿瘤的异质性等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技术,在原发性HCC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反应及生存预后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就影像组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HCC的疗效预测、复发预测及生存预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探讨和展望.

    影像组学原发性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预测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廖傲杰黄肖群韦春霞段强...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三维脊柱畸形.目前的主要是使用Cobb方法在脊柱X线片上测量脊柱弯曲程度.然而这种方法大多数是手动测量,患者会暴露在电离辐射下,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像技术可供选择.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X线、超声、CT以及MRI检查,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以期未来这些评估方法可为临床应用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脊柱侧凸Cobb角计算机辅助系统超声CTMRI

    超声造影联合临床特征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中的预测作用

    杨荣娇王静陈海燕成家茂...
    7-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联合临床特征预测微波消融(MWA)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BTN)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8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MWA治疗的112例BT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计算术后第 12 个月末的结节体积(V术后)和体积缩小率(VRR).以术后第 12 个月末的VRR为依据分成高消融率组(VRR≥80%,n=85)和低消融率组(VRR<80%,n=27).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MWA术前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CEUS定量参数如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CEUS),筛选出影响消融率相关因素,并以此作为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WA疗效的风险因素.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高、低消融率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消融术前结节的最大直径、体积、位置、消融风险及PI、TTP、AUC-CEU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消融率相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融风险等级中的高风险、TTP、AUC-CEUS是MWA治疗BTN疗效的风险因素(P<0.05),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的AUC为 0.984,灵敏度为 91.8%,特异度为 96.3%.结论:CEUS定量参数TTP、AUC结合临床特征中的高消融风险可作为有效预测MWA治疗BTN患者效果的风险因素.

    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超声造影临床特征风险预测

    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鉴别肝癌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金彩隋汝德张妹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肝癌、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8 月—2023 年 8 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肝癌、肝硬化患者,均行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螺旋CT灌注成像检出肝癌、肝硬化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89例患者经病理检出39例肝癌,50例肝硬化;螺旋CT灌注成像检出38例肝癌,51例肝硬化,误诊1例,漏诊2例.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为94.87%(37/39)、特异度为98.00%(49/50)、准确率为96.63%(86/89)、阳性预测值为97.37%(37/38)、阴性预测值为96.08%(49/51);Kappa检验显示,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极高,Kappa值=0.931;肝癌组肝动脉灌注量(HAP)、肝血流量(BF)、肝血容积(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高于肝硬化组,平均通过时间(MTT)短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癌、肝硬化鉴别诊断中价值高,便于早期明确具体疾病,以开展针对性治疗,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肝癌肝硬化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价值

    MRI与CT诊断脑梗死并脑出血的应用价值

    许首英陈任政陈智慧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断层成像(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22 年 1 月—2023年4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疑似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MRI检查与CT检查,以脑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与CT检查诊断效能及不同部位、不同直径病灶检出准确率.结果:脑血管造影检出阳性74例,阴性2例;MRI检出阳性74例,阴性2例;CT检查检出阳性64例,阴性12例;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分别为97.37%、98.65%,均高于CT检查的81.58%、83.78%(P<0.05);MRI、CT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脑叶、基底节病灶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P<0.05);MRI检查直径≤2mm病灶的准确率高于CT(P<0.05);病灶直径>2mm时MRI、CT检出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应用MRI与CT均有较高价值,MRI对不同部位、不同直径病灶检出准确率更高,诊断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脑梗死脑出血MRICT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对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诊断效果

    赵崇侠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输卵尿管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应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的效能.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253例疑似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均实施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且应用腹腔镜探查手术诊疗,以腹腔镜探查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253例患者腹腔镜检查诊断显示,247例阳性,6例阴性,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经阴道超声的"输卵管环"征与滋养层血流频谱检出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阴道超声异位妊娠的典型特征附件包块、假孕囊、胚芽、盆腔积液、原始血管搏动检出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早期输卵尿管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经阴道超声具备更高的诊断效能,建议临床应用.

    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MR表现及诊断价值

    姜雪琴顾伟徐朱烽
    21-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表现,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4月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确诊为VBD的3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及MRA检查,根据有无血管性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对两组病例基本资料及MRI、MRA影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RI序列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延长,图像上呈流空低信号,部分显示高信号.三维时间飞跃法MRA(3D-TOF-MRA)图能够完整显示迂曲扩张,原始图像结合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图像可清晰显示迂曲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两组患者基底动脉(BA)直径、长度、高度、位置评分以及椎动脉(VA)直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及MRA可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扩张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为VBD诊断提供可靠影像依据.

    椎动脉基底动脉磁共振成像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价值研究

    陈津津朱宏英秦菲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硬度特点,比较该技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度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1 月—2021 年 12 月于江南大学附属无锡五院经临床确诊的 40 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 50 例乙肝患者的肝脏硬度特点,记录样本的肝硬度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比较肝硬度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越重,肝硬度值越大.重度肝纤维化(S3~S4)时,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乙肝的肝硬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成像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在先兆流产中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参数分析

    岳淑玲
    28-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在先兆流产中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参数.方法:选取 2020 年 8 月—2023年 8 月淄博市周村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 45 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妊娠孕妇 45 例为对照组,均行经阴道CDFI检查,比较两组黄体、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血流,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联合检查诊断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比较保胎成功与保胎失败患者黄体、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差异.结果:观察组黄体、子宫螺旋动脉PI、R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黄体、子宫螺旋动脉PI、RI及联合检测诊断先兆流产的AUC值分别为 0.762、0.856、0.833、0.847、0.980,联合诊断价值最高;45 例先兆流产患者中,保胎成功 32 例,保胎失败 13 例;保胎成功患者黄体、子宫螺旋动脉PI、RI低于保胎失败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CDFI检查在先兆流产诊断中价值高,可明确黄体、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变化,提高诊断准确性,便于早期开展保胎治疗,降低流产风险.

    先兆流产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效能血流信号

    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成强毕司星李立新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PC)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6 例疑似PC患者,患者均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平扫、增强扫描联合及单一诊断的结果,比较诊断效能;比较PC及非PC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及CT值.结果:96 例疑似PC患者中,病理检出 78 例PC,CT平扫共检出 68 例,增强扫描共检出 71 例;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共检出 77 例,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诊断PC的灵敏度 97.44%、准确率 96.88%、阴性预测值 89.47%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00,P<0.001);PC患者的形态为球形、密度不均、平扫密度明显低、门脉期密度低占比高于非P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患者胰腺病变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CT值低于非P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可有效诊断出胰腺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胰腺癌增强扫描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