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进展

    冯治儒朱晓斐张火俊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在诊断时通常已进入晚期,发生远处转移.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5年生存率极低,通过全身治疗可控制症状和延长寿命.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对转移性胰腺癌,虽然指南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寡转移性胰腺癌有别于多发转移胰腺癌,多模式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毒副作用.本文对转移性胰腺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介绍胰腺癌治疗的潜在未来.

    胰腺癌胰腺导管腺癌转移治疗

    移动数字技术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莹薛萌梁真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数字医疗的兴起,糖尿病综合管理逐渐由传统管理模式走向数字化管理模式.移动数字技术在糖尿病管理中用途广泛、用法智能和技术新颖,但其管理效果仍不明确,且存在优点与不足.本文综述国内外移动数字技术在糖尿病综合管理5驾马车包括健康教育、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糖尿病数字化管理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旨在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及医护人员临床决策提供新思路.

    糖尿病综合管理数字化管理移动技术

    GH/IGF-1轴在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鲁佳慧冯荣吴梦刘洁...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MAFLD)影响约1/4的成年人,是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目前并无特定药物治疗.生长激素(GH)抑制肝脏脂肪生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抑制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肠-肝轴破坏是MAFLD进展的重要因素,GH/IGF-1轴可调节肠-肝轴延缓MAFLD进展,展现治疗MAFLD的巨大潜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作为分泌蛋白,在MAFLD发展中逐渐被揭示.本文综述GH/IGF-1轴及IGFBP1~3与MAFLD的作用机制,并从补充GH/IGF-1的角度探讨治疗MAFLD的可行性.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家族肠-肝轴

    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超长时间住院影响因素研究

    周阳杨敬源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探究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超长时间住院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贵州省某三甲医院住院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取病案信息,将住院日的95%分位数(16 d)作为超长时间住院的判定标准,将纳入患者划分为超长时间住院组和非超长时间住院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疾病相关因素[有无手术及操作、入院途径、主诊断入院病情、是否转科、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及医疗服务因素(是否30 d内再入院、医疗付费方式、有无出院31 d再住院计划).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超长时间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6 543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日的95%分位数为16 d.超长时间住院患者329例,占总样本的5.03%.两组的年龄、有无手术及操作、入院途径、主诊断入院病情、是否转科、CCI、GNRI、是否30 d内再入院、有无出院31 d再住院计划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共线性诊断显示,方差膨胀因子均<5,不存在共线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有无手术及操作、主诊断入院病情、是否转科、CCI、GNRI等为超长时间住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超长时间住院受到年龄、有无手术及操作、主诊断入院病情、是否转科、CCI、GNRI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老年慢性疾病超长时间住院影响因素住院病案首页回归分析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初治肺结核患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慧娟李静刘晓慧袁佳琳...
    81-8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初治肺结核患者抑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08例肺结核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测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肺结核患者抑郁得分为(7.44±3.81)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63.24±25.42)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61.21±11.54)分;抑郁分别与自我管理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33、-0.357,P<0.01);抑郁检出率为50.96%(106/2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症状种类数、其他慢性疾病种类数的肺结核患者抑郁检出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森林模型重要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管理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文化程度、症状种类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年龄、症状种类数是肺结核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初治肺结核患者抑郁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自我管理能力较低、领悟社会支持差、老年人、临床症状较多的患者,对其提供心理关怀支持,减轻其抑郁.

    肺结核抑郁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

    基于CiteSpace的营卫理论辨证论治心系疾病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孟宪泽张海涛罗玉方震...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营卫理论辨证论治各类心系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关于中医营卫理论辨证论治各类心系疾病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至2024年3月.利用Excel 2021软件绘制年度发文数量趋势图;CiteSpace 6.3.R1软件分析作者和机构合作关系,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网络图谱并进行关键突现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文献367篇.年度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较多的作者为贾振华、魏聪、吴以岭、常丽萍、李晓;发文较多的机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河北以岭医院.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冠心病、桂枝汤、心律失常、高血压、脉络学说,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为冠心病、桂枝汤、心律失常、临床经验、脉络学说.关键词共形成10个聚类,9个突现词.结论 中医营卫理论辨证论治各类心系疾病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但总体发文量有限,主要研究者和机构之间尚未形成大规模合作网络,高血压的相关研究将可能成为该领域的热点趋势.

    营卫理论心系疾病文献计量学可视化CiteSpace

    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真实世界效果与安全性meta分析

    吴泽兵原永芳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维泊妥珠单抗在真实世界对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建库至2024年2月,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研究文献,使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量表对纳入分析文献质量评估,提取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1项真实世界研究,总病例数551例.经meta分析合并后总缓解率为51%(95%CI:44%~58%,P=0.003)、完全缓解率为15%(95%CI:12%~19%,P=0.051),平均总生存期为7.61个月(95%CI:5.67~9.55,P<0.000).安全性方面部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偏高.亚组分析方面治疗线数较少的患者总生存期获益更多.结论 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但目前真实世界研究较少且样本量偏小,有待更多研究开展.

    维泊妥珠单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真实世界研究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3D本体感受鞋垫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肌肉状态的影响

    张琴曾贞王凯李渊...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D本体感受鞋垫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肌肉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2021年12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病情平稳的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3D本体感受鞋垫组(鞋垫组)、足踝矫形器组(AFO组),每组30例.鞋垫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3D本体感受性鞋垫治疗,AFO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AFO治疗,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简化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FMA)、起立和行走计时测试(TUGT)、步态分析及表面肌电图信号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BBS、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TUGT较治疗前减少,且鞋垫组BBS、FMA评分高于AFO组,TUGT低于AFO组(P<0.05).治疗后,两组步速较治疗前提高,步态周期较治疗前缩短,且鞋垫组步速高于AFO组,步态周期短于AFO组(P<0.05);两组患侧支撑相较治疗前减少,患侧摆动相较治疗前增加,且鞋垫组患侧支撑相低于AFO组,患侧摆动相高于AFO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胫前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EMG)均较治疗前提高,协同收缩率(CCR)较治疗前降低,且鞋垫组患侧胫前肌、腓肠肌iEMG高于AFO组,CCR低于AFO组(P<0.05).结论 与AFO比较,3D本体感受鞋垫能更有效促进肌肉协同收缩,提高患者平衡功能,纠正步态,恢复其运动能力.

    脑卒中足下垂足内翻鞋垫3D康复

    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沈雨莎马安枫董国丽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TLR)、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210例气虚血瘀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通络扶正汤治疗)、对照组2(温阳针灸法治疗)与联合组(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各70例.三组均治疗8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TLR2、TLR3、IL-6水平,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三组各症候积分、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血清TLR2、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治疗后,三组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清TLR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具有良好效果.

    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温阳针灸法通络扶正汤Toll样受体白细胞介素-6

    基于UPLC-MS/MS技术研究维生素D代谢物与狼疮性肾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张婉鑫黄正红俸家富
    111-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维生素D(VitD)代谢物和维生素D受体(VDR)水平,分析其与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12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73名健康体检者为HC组,66例并发LN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为LN组,62例单纯SLE患者为NonLN-SLE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淋巴细胞亚群、VitD代谢物和VDR水平,比较三组血清VitD营养评估情况,分析血清VitD代谢物及VDR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LN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性别、总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T淋巴细胞/总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总淋巴细胞、抑制性T细胞/总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总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25羟基维生素 D[t-25(OH)D]、25 羟基维生素 D2[25(OH)D2]、25 羟基维生素 D3[25(OH)D3]、25(OH)D3/25(OH)D2、游离25羟基维生素D[F-25(OH)D]、C3-差向异构体-25羟基维生素D3[C3-epi-25(OH)D3](以下简称"C3-epi-D3")、25(OH)D3/C3-epi-D3及VD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VitD营养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5(OH)D、F-25(OH)D、25(OH)D3、C3-epi-D3与抑制性T细胞/总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P<0.05),与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总淋巴细胞、总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辅助性T细胞呈正相关(r>0,P<0.05);VDR与抑制性T细胞/总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P<0.05),与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总淋巴细胞、总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呈负相关(r<0,P<0.05).以HC组为参照,25(OH)D2和25(OH)D3是LN发生的保护因素,VDR是L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以NonLN-SLE组为参照,25(OH)D2和25(OH)D3是LN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LN患者VitD普遍缺乏;血清t-25(OH)D、25(OH)D3、C3-epi-D3和VDR与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有一定相关性;25(OH)D3可能是LN发生的保护因素;VDR可能是LN发生的危险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