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吸烟、饮酒与偏头痛关系的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冯昌强林燕妮梁霞童玲玲...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偏头痛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两样本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吸烟、饮酒为暴露因素,偏头痛为结局.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模式法和简单模式法评估吸烟、饮酒对偏头痛的影响;同时进行反向MR分析探索反向因果关系.使用Cochran's Q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MR-Egger截距法分析多效性,留一法检验是否存在某个特定SNP引起的偏倚,漏斗图评估因果关联的可靠性.结果 正向分析显示,IVW法中OR值为1.39(95%CI:1.06~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加权中位数法OR值与其方向相同;多变量分析在调整饮酒的影响后,IVW法中OR值为1.71(95%CI:1.53~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向分析显示,偏头痛和吸烟不存在因果关联.正向分析显示,IVW法中OR值为0.58(95%CI:0.43~0.7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模式法OR值与其方向相同;多变量分析在调整吸烟的影响后,IVW法中OR值为0.66(95%CI:0.40~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变量MR-Egger回归法OR值方向同IVW法.反向分析显示,IVW法中OR值为0.94(95%CI:0.9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向分析显示,吸烟、饮酒与偏头痛存在异质性、不存在多效性;反向分析显示,偏头痛与吸烟存在异质性、不存在多效性.留一法显示,没有单个SNP对结果造成明显影响.漏斗图显示,工具变量对称分布,结果无偏倚,较为稳健.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遗传证据,支持吸烟是偏头痛的有害因素,而饮酒与偏头痛风险降低的关系可能部分归因于反向因果关系.

    吸烟饮酒偏头痛孟德尔随机化

    老年人血锌含量与认知功能关系的meta分析

    梁玉麟丁晓彤韦帅芳李峥...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人血锌含量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6月关于老年人血锌含量与认知功能关系的中英文同行评议文献,根据文献类型,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与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e17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样本量3 203例.血锌含量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未见显著性相关(r=0.24,95%CI:-0.01,0.49,P=0.06).认知功能障碍人群血锌含量与普通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21,95%CI:-0.38,-0.03,P=0.02).不同人群血清锌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SMD=-0.36,95%CI:-0.51,-0.20,P=0.00),但血浆、全血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SMD=-0.14,95%CI:-0.64,0.35,P=0.57;全血:SMD=0.02,95%CI:-0.12,0.16,P=0.79).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人群与健康老人血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8,95%CI:-0.22,0.06,P=0.27),而阿尔茨海默病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29,95%CI:-0.56,-0.02,P=0.03).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血清锌可能具有认知功能下降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是值得关注并继续探究的指标.

    认知功能老年人系统评价

    瑞马唑仑对行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徐静仲蓉张进蒋鹏...
    118-12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瑞马唑仑对行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12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63例.丙泊酚组使用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和维持,瑞马唑仑组使用瑞马唑仑进行全麻诱导和维持.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d 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出血量、尿量及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瑞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全麻诱导前1 min(T0)、诱导后1 min(T1)、插管后1 min(T2)、手术开始后1 min(T3)及内固定植入时(T4)时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驻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拔管后5 min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 d恶心、呕吐,低氧血症,低血压及术后7 d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出血量、尿量及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HR低于T0时;T2时高于T0~T1时;T3时低于T0、T2时;T4时高于T1、T3时,低于T2(P<0.05).两组各时间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MAP低于T0时;T2时高于T1时;T3时低于T0~T2时;T4时低于T0~T2时,高于T3时(P<0.05).T3~T4时,瑞马唑仑组MAP高于丙泊酚组(P<0.05).瑞马唑仑组术后拔管时间、PACU驻留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RA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低氧血症,低血压,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QoR-1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瑞马唑仑组QoR-15评分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瑞马唑仑用于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瑞马唑仑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术后恢复质量

    补充硫胺素对危重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李叶玲陈旭李铭赵俐红...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倾向评分匹配(PSM)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评估补充硫胺素对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copus、PubMed、Cochrane和Embase数据库中建库至2024年5月发表的关于补充硫胺素对危重患者影响的RCT和PSM研究.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补充硫胺素.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对纳入的RCT研究采用Cochran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对纳入的PSM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版本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评估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了 10项研究(6项RCT和4项PSM),包含5 7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RR=0.79,95%CI:0.69~0.89,P=0.000 2).次要结局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MD=1.25,95%CI:-0.49~2.99,P=0.16)与总住院时间(MD=0.77,95%CI:-0.51~2.04,P=0.2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危重患者中,补充硫胺素与患者住院时间无关,但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重症危重硫胺素meta分析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24 h内发生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王鑫超黄秋妹张红覃惠娟...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24 h内发生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26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182例)和验证集(79例).按照患者是否发生VIDD,将训练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24 h内发生VID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适用性.结果 训练集中80例患者发生VIDD.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在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血清白蛋白、机械通气天数、性别、感染、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早期功能锻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OR=1.22)、PEEP(OR=2.13)、早期功能锻炼(OR=2.78)是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24 h内发生VID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白蛋白(OR=0.92)是保护因素(P<0.05).训练集预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24 h内发生VIDD的曲线下面积为0.76,验证集为0.72.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训练集阈值概率在0.18~0.90时,临床净收益较高;验证集在0.05~0.60时,临床净收益较高.结论 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PEEP、早期功能锻炼和血清白蛋白是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24h内发生VIDD的影响因素.该模型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

    溃疡性结肠炎从卫气营血探讨论治

    王琳马树梅祝子贝李佳兴...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在临床上有明显的卫气营血病理病机变化特点.本文基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从其病变部位、病程发展阶段性特点及传变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论.认为该病在卫分阶段时常无明显症状,在气分阶段以肠道的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在营、血分阶段以逐渐出现的肠道实质性损害为主,并以卫气营血理论为指导,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论治,以期为临床上该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卫气营血论治

    HIF-1α介导针灸调节氧化应激修复肠易激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策略与机制探讨

    宋亚芳张晓梅蒋诗媛庄艺...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率高,临床多以止泻、解痉止痛、抗炎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对症治疗为主.氧化应激与IBS病理密切相关,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DNA修复受损及细胞损伤或凋亡.氧化应激状态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介导肠上皮-巨噬细胞对话参与IBS生理病理过程,是肠黏膜屏障损伤潜在治疗靶点,阻断HIF-1α显示极富前景的治疗潜力.本文结合近10年研究进展,从HIF-1α介导肠上皮-巨噬细胞对话,参与IBS肠黏膜屏障损伤形成角度探讨针灸保护IBS肠黏膜屏障的可能机制,为深入揭示针刺治疗IBS效应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进一步丰富针灸学的理论内涵.

    针灸肠易激综合征肠上皮-巨噬细胞对话低氧诱导因子1α肠黏膜屏障

    王有鹏教授辨证论治寒地儿童哮喘的经验总结

    张哲媛王佳琦刘璐佳王有鹏...
    146-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王有鹏教授辨证论治寒地儿童哮喘的经验,认为哮喘应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寒邪侵袭闭阳伤阳是寒地哮喘发作的重要外因,痰浊内伏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内因,湿热体质贯穿哮喘疾病的始终.寒邪侵袭导致哮喘发作表现为表实哮喘、表虚哮喘,采用温法,将小青龙汤、自拟射干定喘汤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应用于发作期,祛邪扶正.针对湿热体质及伏痰特点,首倡将分消走泄法应用于儿童哮喘,并创制泻白温胆汤、三子温胆汤、玄贝温胆汤、从龙温胆汤和白果温胆汤系列温胆汤合方应用于缓解期及恢复期,标本兼治.文后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寒地哮喘三期分治温法分消走泄法

    孙丽平教授异病同治法治疗小儿痰核类疾病经验

    李美蓄孙丽平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鼻窒、鼾眠、乳蛾、颈部臖核和腹痛属于儿科常见疾病,分属于肺肝脾系病症.析其病因,虽病异但有共同的病因病机,外感饮食等因素常导致余毒未清,留于经脉,加小儿先天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中焦失于运化,气机失调,可引起无形痰浊、血瘀停滞于各处,日久痰瘀互结,形成视知其形,触知其质的"有形之痰",故病不同但均可归于中医"痰核".孙丽平教授提出,以"痰核"论治上述疾病,从"异病同治"内涵出发,对不同疾病均运用该法,为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拓宽新思路.

    异病同治痰核软坚散结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用药规律

    孙亚丽赵继业贺宇田秦瑛烁...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献期刊中的关于原发性失眠的证型及中药方剂,探索原发性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 计算机在线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文献期刊,设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以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期刊后使用Excel 2023录入数据并进行规范化处理,使用Python脚本对录入的方剂、证型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证型、药物及处方的频次,其次使用Excel 2023软件分别录入统计上述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使用频次,来建立基于文献期刊的原发性失眠数据库.以统计软件Excel 2023、SPSS Statistics 27.0、IBM SPSS Modeler 18.0对中医证型、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处方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 90首治疗原发性失眠处方共涉及中药108味,核心证型为心脾两虚型,使用频次前10位分别是甘草、酸枣仁、茯苓、当归、白术、黄连、远志、柴胡、党参、半夏,性味以寒、温和甘、苦、辛居多,药物大多归肝、心、肾经,药物多以补虚药为主,处方为归脾汤.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茯苓、甘草、酸枣仁、白术、当归关联为强链接,聚类分析得到5个药物组方.对心脾两虚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甘草、当归、白术、酸枣仁等药物之间的关联性最强.结论 原发性失眠多以心脾两虚为主,治疗多用补虚药,补气健脾,养血安神,归脾汤为治疗的核心处方.

    数据挖掘原发性失眠中医药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