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潘世东

双月刊

1008-6072

xuebao2004@21cn.com

0719-8846022

442000

湖北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1998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学术性、师范性、科学性、地方性为一体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教融合"模式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研究

    陈飞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教融合"模式,既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融合,也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大都立足体育视角,在研究广度与深度上层次单一,尤其是缺乏对交叉学科理论的借鉴,如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基于此,从体教融合模式的内涵与价值出发,对其理论基础、运行逻辑以及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

    体教融合竞技体育培养模式

    基于体质测试成绩对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分析——以汉江师范学院为例

    郭东阳周锦锋黄勇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体质健康一直都是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汉江师范学院于2016年3月22日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是否达标是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我校本科生的体质状况入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清晰地了解我校学生刚入学时的体质健康状况,同时也为我校升本后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分析

    泰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郭元兵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泰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在国际社会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的背景下,泰国政府积极响应,结合本国政治、经济的转型需求以及"泰国4.0"计划,对学前教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成功经验在于:泰国政府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秉持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提升保教服务质量;特别注重对弱势儿童的补偿教育,确保每位儿童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泰国学前教育改革成功经验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借鉴意义: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优化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坚持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与保教能力;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健康成长,推动教育走向公平与卓越.

    泰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政策导向质量提升

    面向战略新兴产业特色的材料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羽熙荆祥海王攀王永贵...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要求与挑战,通过建立与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及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双培养,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意义,对该培养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材料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可供参考与借鉴.

    战略新兴产业材料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高校英语教育中渗透交际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方超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英语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有明显的差别,学生学习英语不再以词汇短语、语法规则、句式表达等规则性语言知识为主,而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取向.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应将重点转移至语言交际教学.为此高校和教师需要不断拓展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情,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提高交际意识、技巧和能力.

    高校英语教学交际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杨静杨学亮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类专业面临着教学内容更新快、实践能力要求高等挑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受地域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不足以及校企合作不充分等问题,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及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基于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以我们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为例,探索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为同类高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新工科地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

    红色影视资源在构建"大思政课"中的价值及实现策略

    赵启平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理念,为新时代思政课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要落实善用"大思政课"的倡导,需要明确"大思政课"的内涵、特征及总体要求.红色影视资源具有独特优势,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增强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感染力等方面的价值,深入探讨其在"大思政课"构建中的运用原则及策略,以更好实现铸魂育人的目的.

    "大思政课"红色影视价值运用

    民族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

    吴楠阮晓玲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作为西方音乐的主要乐器,它体现的是西方人的音乐思维和美学原则,与中国人的音乐思维和美学原则有着显著的差异.通过对现有民族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民族文化与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明确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探索了将民族文化融入钢琴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此外,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传授学生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以期为其他艺术类课程提供思政教育整合的参考模式.

    民族文化钢琴教学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及路径研究

    占柳严桂林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属于大文科中的日语教育,需要重视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内涵.新时代呼唤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金师",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大学日语教育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育人素养、学科素养、科研素养、信息素养,这是大学日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针对新时代的变化,以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大学日语思政教学为例,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中大学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及发展路径.

    新时代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思政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与探索——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於雯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对于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面向时代要求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工科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与探索,对课程思政实现的要领和融合途径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工程思维,实践创新能力,也为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所需的人才提供参考.

    新工科课程思政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