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盐业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盐业史研究
盐业史研究

黄健

季刊

1003-9864

yysyj1976@163.com

0813-2207501 2300618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107号

盐业史研究/Journal Salt Industry History ResearchCS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以盐为研究、宣传对象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它以反映代表我国盐业史学术界高水平的研究新成果为己任,尤其注意发现、扶植在一定时期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的优秀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熬波图》制盐工艺研究

    王青
    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元代制盐典籍《熬波图》的制盐工艺做了初步研究,按照工艺流程分别对团城建设、摊场建设、淋卤和煮盐四个环节进行了梳理与辨析.研究表明,此书记录的宋元时期制盐工艺已达到了比较精密的阶段,海盐生产已经走向成熟化和专业化,海盐业已经是由官府主导推动的密集型工场化行业.《熬波图》作为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记录最系统详细的古代制盐典籍,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无可替代,有关盐业史研究和海盐考古工作应充分重视此书.

    《熬波图》制盐工艺初步研究

    重庆巫溪大宁盐场遗址发掘简报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巫溪县文物管理所
    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夏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巫溪县文物管理所对巫溪大宁盐场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及发掘.调查发现各类遗存80处,发掘揭露出3处规模较大的制盐作坊,清理各类盐业生产设施70余处,包括制盐作坊、熬盐灶、炕盐灶、卤水池、灰坑、灰沟等.本次考古发现展示了渝东北地区以盐灶为中心的生产布局结构,揭示了大宁盐场清代至近现代的制盐工艺流程,对建立和完善中国井盐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巫溪大宁盐场遗址清代至近现代塔炉灶

    非捐似捐:清乾隆朝山东盐义仓的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

    刘志坤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山东盐义仓的出现源于乾隆六年(1741)山东票盐制度改革.当时商运票盐不为世业,所以盐商之间多有争斗,又因官员对盐业的干扰,影响山东盐业运作.清朝改行"输粟充商"法,将票盐改为世业,盐商输谷所建之仓,即为盐义仓.盐义仓谷性质本为盐商"保证金",应由盐商自行管理,然而在实践中逐渐被收归官府管理,并与其他仓储系统的谷石一体蠲免,更类似捐输.山东盐义仓最终在乾隆二十八年被废止,仓谷与仓廒均被划入社仓,走上了一条与两淮、两浙盐义仓迥异的发展道路.

    乾隆朝山东省票盐盐义仓捐输

    资源整合与边疆治理——清前中期云南"土井归公"探析

    张学聪
    4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需求、盐政制度、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等因素塑造下,云南盐业长期存在"官土并存"的盐业体制.元明清以来,随着边疆治理的深入与食盐专卖制度的推行,"土井"被逐渐纳入到国家盐政体系下.在盐政整顿的背景下,雍正时期"土井归公"被明确提出,基于地方的财政压力以及盐政运作的路径依赖,此过程持续进行.土井归公将地方性的盐业资源整合到国家盐政体系下,为国家在边疆地区的军政建设提供了财政支持.其具体过程及后续盐政运作,则呈现了国家统一的盐政制度在边疆特定环境与经济背景下的调适.通过考察土井归公的历史进程,可以窥探食盐专卖制度形塑中的"边疆因素".

    滇盐土井官营化财政边疆治理

    自流井桓侯宫与富荣盐场底层社会治理探析

    邹廷悦刘平中肖红进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流井桓侯宫又名张爷庙或张飞庙,是具有会馆性质的张飞祠庙,也是探究清代富荣盐场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对象.桓侯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富荣盐场的屠沽业者"募众醵金"修建而成,既是屠沽业者敬神娱神的精神寄托之所,也是同行业相帮互助、聚会交友、收徒开业以及处理行业内外纷争纠葛事宜的指定场所.屠夫出身的张飞,是忠勇双全的一代"虎臣良牧",其身份、形象、精神与屠宰业者的多重需求相契合,被赋予庇佑屠沽业的神圣使命.桓侯宫借助行业神张飞实现了对富荣盐场屠沽行业的治理与协调,成为清代富荣盐场底层社会治理的一种独特方式.

    桓侯宫富荣盐场社会治理

    民国时期盐业文献的出版刊布及其价值探析

    王放兰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面临全面重构.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盐业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场变革的浪潮.与此同时,出版业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与盐业的发展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文章立足于文化史的研究视角,在厘清民国时期盐业出版的基本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内容构成及传播方式,并对盐业出版与政治变革、学术思潮、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通过个案研究与宏观分析的结合,文章尝试揭示盐业出版在民国社会变迁中的独特位置及其对中国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国时期盐业出版文化传承文化史

    "盐业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综述

    高小林
    78-80页

    《盐业史研究》2024年1-4期总目录

    封3页

    《盐业史研究》征稿启事

    《盐业史研究》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