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艺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艺学报
园艺学报

杜永臣

月刊

0513-353X

yuanyixuebao@126.com

010-8210952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园艺学报/Journal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园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刊登果树、蔬菜、西瓜甜瓜和观赏植物等方面示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题文献、综述,经过审定或鉴定的新品种、新书介绍、学术活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桃NAC基因家族的鉴定及PpNAC050促进果实果糖积累研究

    刘建豪荆彦付刘月芯徐摇光...
    1983-1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NAC(NAM,ATAF1/2,CUC2)在调控果实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NAC基因在桃(Prunuspersica)果实可溶性糖调控中的作用,在桃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17个NAC基因家族成员(PpNAC),其在桃8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显示,这些PpNAC可归为13个亚类群。克隆了一个在果实发育后期高表达的PpNAC050基因(Prupe。7G014100),其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瞬时过表达PpNAC050显著提高了桃果肉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EMSA和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PpNAC050作为转录抑制子,可直接与调控果糖含量的基因——液泡膜单糖外转运蛋白基因PpERDL6-1(PpERDL16)的启动子结合,暗示PpNAC050可通过抑制PpERDL6-1表达来提高果肉中果糖积累。

    果糖NACPpNAC050PpERDL6-1

    青花菜侧枝调控基因BoBRC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刘宇香韩风庆赵鑫雨刘玉梅...
    1997-2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青花菜优良自交系L461中克隆了 BoBRC1,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其在腋芽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并随腋芽生长动态变化。根据其基因序列,在第1个外显子上设计2个靶标,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导入自交系L461中,获得18个阳性株系。测序结果显示,有3个株系在至少1个靶标处发生了基因突变,编辑效率为16%。其中L461-3株系在靶标1和靶标2均发生编辑事件,L461-1和L461-11株系仅在靶标2处发生编辑事件。与野生型相比,T1代纯合突变体侧枝数明显增加,侧枝长度变长。对bobrc1纯合突变体中侧枝发育基因BoBRC1下游关键基因进行qRT-PCR分析发现,BoHB21、BoHB53、BoNCED3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BoHB40基因表达量显著增高。以上研究结果证实了 BoBRC1基因参与青花菜侧枝发育调控,敲除该基因可促进青花菜侧枝生长。

    青花菜CRISPR/Cas9基因克隆功能分析BoBRC1侧枝调控

    茄子绿果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KASP标记开发

    夏志磊俞冰昕杨梦连子林...
    2008-2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白茄高代自交系E802与绿茄高代自交系NY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对茄子果色基因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304株F2群体中绿茄与白茄单株数符合3∶1孟德尔单基因分离比,其F1植株果实为绿色,表明绿茄对白茄为显性,受一个主效基因控制。以F2及其F2∶3家系为材料,采用BSA-seq结合KASP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将绿茄基因精细定位于8号染色体末端约683。4 kb的范围内,其遗传距离约为0。17 cM。根据茄子基因组注释信息,该区间内含有46个基因。结合序列分析、同源分析将SmAPRR2作为绿茄关键候选基因。SmAPRR2在白茄E802中存在5。27 kb的大片段缺失,使其缺失第7~11号外显子,导致其功能缺失。进一步开发了与SmAPRR2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22QP296,其在F2分离群体中的基因型和表型一致率为100%,在194份茄子自然材料中基因型和表型一致率为94。85%,可作为茄子果色分子育种的分子标记。

    茄子果实颜色基因定位KASP标记绿果基因APRR2

    花魔芋球茎发育期氮分配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任思源陈森龙治坚王博雅...
    2019-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5N同位素示踪和转录组测序,系统地研究了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Koch)球茎发育过程中各器官氮素分配特征,以及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以理解氮素利用情况并指导合理用肥。结果表明,在球茎发育过程中,叶片的含氮量最高;随球茎膨大,叶片的含氮量、Ndff值、15N分配率和利用率呈下降趋势,而球茎对氮素的需求增加,15N利用率高峰出现在球茎膨大中后期(散叶后45~75d)。整个植株15N利用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散叶后60 d时整个植株中的N含量达到峰值,15N利用率最高,为22。68%,之后在各个器官中N素含量与15N利用率均逐步降低,说明在60 d时是氮素的最大利用效率期,从此开始植物吸收的氮素由主要分配给叶片转向分配给球茎,此时为追施氮肥的适宜期。叶片中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高峰出现在球茎膨大中后期(散叶后105 d),此时叶片的氮代谢反应加强,有利于氮同化产物合成和输出。叶片中硝酸还原酶基因AkNIA1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AkGSR2-1表达水平与叶片和根中N含量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在促进氮吸收和氮积累中的重要作用,可作为氮利用率遗传改良的候选基因。

    花魔芋氮素分配氮代谢基因表达球茎15N同位素示踪

    姜DUF966基因家族成员鉴定与表达分析

    郭昌权李丹琪惠馨冉郑婧雅...
    2031-2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姜DUF966家族基因(ZoDUF966)的功能,利用生物学信息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鉴定。共鉴定出11个ZoDUF966,在系统发育上被划分为a、b和c组,分别包含5、4和2个成员。所有ZoDUF966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并定位于细胞核;除ZoDUF966_1b、ZoDUF966_3b和ZoDUF966_11a外,其余8个均为碱性蛋白;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11个ZoDUF966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6和16号染色体上分别有4和3个,还有4条染色体上均只有1个。ZoDUF966的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大量与光响应、胁迫、生长发育以及植物激素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ZoDUF966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生物胁迫以及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其中ZoDUF966_6c响应低温胁迫,ZoDUF9669b则在接种腐皮镰刀菌后高度上调表达。qRT-PCR结果显示,ZoDUF966响应干旱、淹水和盐胁迫。干旱胁迫下,根系中ZoDUF966_6c/10a/11a和根茎中的ZoDUF966_7a/11a显著上调表达,根茎中ZoDUF966_1b/4b/8a/1a显著下调表达。盐胁迫下,根系中ZoDUF966_9b/7a显著上调表达,根系中ZoDUF966_5a显著下调表达。淹水胁迫下,根茎中ZoDUF966_7a和ZoDUF966_10a分别显著上调,叶中ZoDUF966_1b和根系中的ZoDUF966_11a显著下调表达。

    DUF966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分子标记辅助构建甜瓜矮化基因Cmerecta近等基因系

    刘港运段世享许娜娜郭姚淼...
    2048-2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期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精细定位到一个控制节间长度的CmERECTA基因,并开发了一个和甜瓜矮化共分离的标记Cmerecta-dCAPS2。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能,以甜瓜自交系TopMark为轮回亲本,矮化自交系M406为供体亲本,利用Cmerecta-dCAPS2为前景选择标记,对筛选出的102对在亲本间多态性好、染色体上分布相对均匀的SSR标记为背景选择标记,在TopMark遗传背景下构建Cmerecta近等基因系,并统计分析其表型。结果显示,BC1F1和BC2F1世代最高背景回复率单株的背景回复率分别为80。61%、98。57%。背景回复率最高的3个BC2F2代Cmerecta纯系植株的表型显示其株高均为矮化,叶片变圆。该近等基因系可作为后续研究甜瓜矮化基因CmERECTA的调控机理以及应用的基础材料。

    甜瓜分子标记近等基因系矮化基因CmERECTA辅助育种

    三褶虾脊兰花发育相关基因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吴悠冀宏宇邓淑雯梁翠怡...
    2063-2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三褶虾脊兰(Calanthe triplicata)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使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等4种算法在整花、花部各结构和混合样品中鉴定和评估了 9个候选内参基因。结果显示,尽管各处理之间内参基因的稳定性排名略有差异,但UBQ1和UBQ2表现最为稳定。通过RT-qPCR扩增了与花发育相关的4个靶基因,结果佐证了UBQ1和UBQ2是研究三褶虾脊兰花发育基因表达的最佳内参基因。

    三褶虾脊兰RT-qPCR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价

    铁皮石斛CCO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花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赵佳莹曾周婷岑欣颖施姣淇...
    2075-2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中类胡萝卜素裂解氧化酶(carotenoid cleavage oxygenase,CCO)基因家族的功能,通过生物信息的方法鉴定铁皮石斛CCO家族成员,同时分析它们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及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处理后幼苗叶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有12个CCO家族成员,10个属于CCD亚家族,2个属于NCED亚家族,不均匀定位于7条染色体上,且存在串联重复基因对。该家族基因启动子上存在大量激素响应和逆境响应元件。DoCCO家族基因在铁皮石斛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多数在花粉和根中高表达,它们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和MeJA处理后叶片中呈现差异化表达,可能参与不同组织的生长发育及MeJA响应,其中DoCCD1b可能在花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铁皮石斛类胡萝卜素裂解氧化酶基因家族花发育表达分析

    生物肥和有机肥对桃重茬土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的改善作用

    张帆杨阳王鸿张雪冰...
    2089-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种植3年的桃育苗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未处理(对照)、生物有机肥、硫酸亚铁、松土精、枯草芽孢杆菌和农家肥6个处理,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究了不同处理对重茬育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含量。较对照,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锌的含量分别增加了 44。30%、62。18%、58。82%、9。20%、92。97%、80。18%、93。98%、31。77%和 94。51%,土壤 pH 降低了 11。15%,而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分别增加了 85。71%和89。29%。此外,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尤其是农家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农家肥处理促进了土壤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且增加了细菌群落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细菌群落的稳定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主要受土壤全钾、钾离子、氯离子、速效钾、镁离子、有效铁、有机质含量、pH和电导率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提高了桃苗株高、茎粗以及叶绿素含量,尤其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处理对苗木生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综上,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桃重茬育苗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同时加快了桃苗的快速生长。

    连作障碍土壤改良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

    2个熟期不同的华南李品种在热带北界线附近地区的开花结果行为

    钟乙中汪州谢静瑶王钲彭...
    2105-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属于温带果树,南亚热带秋冬季高温气候对其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为探讨李在热带气候北界线附近的适应性,以2个成熟期不同的华南李品种'从早1号'(三月李类型,早熟)和'云开1号'(三华李类型,中熟)为材料,对其在广东省信宜市境内的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及果实发育等开花结果行为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春梢的花芽形态分化都始于正造果成熟时(分别为4月20日、6月10日),单个花芽形态分化期约60 d:除春梢外,夏梢和秋梢亦能在当年启动并完成花芽分化过程。'从早1号'和'云开1号'新梢分别于7月中旬、8月下旬首次出现开花,此后持续到次年1月下旬的正常花期,整个花期长达6个月左右;按开花季节可划分为夏花(7月)、秋花(8-10月)、冬花(11-12月)、早花(1月中旬)和主花期(1月下旬至花期结束)等5个时期,2个品种副花期(7月-次年1月中旬)的开花量分别占18。83%和19。36%;夏花和秋花多畸形,不能正常坐果或不能正常发育;冬花果分别在2月初、3月初成熟,果实虽较小较酸,但仍具市场价值;早花果品质明显改善,具有较高商品价值,冬花果和早花果产量约占总产的5%~10%。2个华南李品种在热带气候北界线附近表现出了花芽分化速度快、9月底前抽生的各级梢能完成花芽分化、花期与成熟期交错、成熟果与不同发育阶段幼果同枝等现象,其对秋冬季高温气候所展现的适应能力,可为李的设施栽培技术和华南李品种演化研究提供启发。

    热带适应性表观性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