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与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对比

    孙思淼闫利君贵照旺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与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2022 年 6 月濮阳市中医院收治的 166 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除术组、无痛术组,切除术组予以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无痛术组予以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记录肠道功能变化、检测应激水平、胃功能指标、疼痛程度变化,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无痛术组手术需要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 17(G-17),胃蛋白酶原(PG)水平高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无痛术组G-17、PG水平高于切除术组,SOD、MDA水平低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无痛术组VAS评分低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息肉患者采取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指的临床应用。

    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结肠息肉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肠道功能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庆宇赵婕陈贺伟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患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并在接受手术的患者,探讨术后嗅觉功能恢复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自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间治疗的 120 名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恢复欠佳的比率及其相关因素。对术后嗅觉功能恢复欠佳的情况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结果 在参与本项研究的 120 位患者中,有 28 位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恢复不理想,占总数的 23。33%。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揭示,患者术后嗅觉恢复情况与疾病分型分期、病变部位、是否伴有变应性鼻炎以及Lund-Kennedy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疾病阶段分类、病损区域、变应性鼻炎的并发情况以及Lund-Kennedy评分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后嗅觉功能受损的情况较为常见,其发生率可能与病情的分级和分期、病患的病变区域、是否伴有过敏性鼻炎以及Lund-Lennedy评分因素相关。

    鼻窦炎鼻息肉嗅觉恢复病变部位变应性鼻炎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俞强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2 月至 2023 年 12 月南阳豫西健和医院收入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62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奥希替尼+培美曲塞+顺铂)与B组(奥希替尼+培美曲塞+顺铂+血管生成抑制剂),各 31 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管生成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安全性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45。16%)、疾病控制率(70。97%)均高于A组(19。35%、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高于A组,且CD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质胸苷激酶(TKl)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奥希替尼+培美曲塞+顺铂+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该治疗方案不仅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的能力,还可以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且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奥希替尼培美曲塞顺铂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祖娜梅金枝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在信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内分泌指标、炎症因子、疼痛应激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两组卵泡雌激素(FSH)水平、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升高、雌二醇(E2)水平降低,观察组FSH、LH水平高于对照组、E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两组皮质醇(Cor)水平降低、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升高,但观察组PEG2、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F-36)均改善,观察组SAS、SF-36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内分泌水平、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心理状态并发症生活质量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冯鼎一赵淑娴王智源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修复中使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6 月收入的 68 例口腔修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4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研究组使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将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咀嚼功能指标(咬合力、咀嚼效率)、牙周健康指标[牙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松动度]、并发症(牙齿松动、折断、牙周感染)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前,两组咀嚼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研究组患者咬合力及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前,两组PLI、BI、PD、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研究组PLI、BI、PD、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中使用预制纤维桩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咀嚼功能和粘结强度,提供优良的美学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

    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咀嚼功能

    早期卧位功率性自行车训练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下肢肌力及活动能力的影响

    杨菊芬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初期卧姿功率自行车锻炼对吉兰-巴雷综合症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间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 104 例吉兰-巴雷综合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2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卧姿功率自行车锻炼。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下肢肌肉力量等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行能力(10 m步行时间、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肌肉力量分级、MBI评分、BBS评分、6 min步行距离、SF-36评分均有显著提高,10 m步行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下肢肌肉力量、MBI评分、BBS评分、6 min步行距离、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吉兰-巴雷综合症患者的早期康复阶段结合基础康复训练与卧姿功率自行车锻炼,能显著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改善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卧位功率性自行车吉兰-巴雷综合征下肢肌力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金属预成冠用于儿童乳磨牙邻面龋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苑艺芳千一贾杰卢洋...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金属预成冠对儿童乳磨牙邻面龋修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乳磨牙邻面龋修复治疗的 76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树脂填充修复)与研究组(金属预成冠修复),每组各38例,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咀嚼功能、咬合能力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修复效果优良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最大咬合力与最大咬合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咬合力与最大咬合面积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 6 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树脂填充修复相比,在儿童乳磨牙邻面龋修复中应用金属预成冠的修复效果更佳,可促进患儿咀嚼功能与咬合能力恢复,降低近期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具备较高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乳磨牙邻面龋树脂填充金属预成冠修复效果咀嚼功能

    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研究

    王宁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奥沙利铂或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遵循随机抽样法分组,B组(n=31)以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治疗,A组(n=31)以顺铂、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结果 B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B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通用量表(FACT-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B组FACT-G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治疗食管癌,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食管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顺铂肿瘤标志物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研究

    席玲玲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晚期胃癌患者,在二线治疗中联合应用信迪利单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洛阳石化医院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收入的 62 例胃癌晚期患者。按临床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31)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对照组(n=31)单纯应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免疫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45。16%)高于对照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指标均降低,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癌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癌量表评分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提升生存质量,同时不会增加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信迪利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胃癌

    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赵冬冬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 80 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n=40),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n=40),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炎性因子、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还能加速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支气管肺泡灌洗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