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周新国

双月刊

1007-7030

xuebaorw@yzu.edu.cn

0514-87854674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理念,注重选题,努力反映人文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现实,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体现特色,弘扬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本刊坚持学术性,强化理论性;坚持时代性,强化功能性;坚持现实性,强化特色性,致力实现学报的精品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考辩

    李辽宁
    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起点关涉事物发展的源头,对于考察事物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意义.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问题争议颇多,主要有"新时代起点说""改革开放起点说""新中国成立起点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点说""五四运动起点说""洋务运动起点说""鸦片战争起点"说.之所以出现这些分歧,是因为混淆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的现代化"这两个核心概念.通过概念辨析可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原因在于:从实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启的;从党的领导人的经典论述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新中国成立";从党的文献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还是"新中国成立".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逻辑起点历史起点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传统智慧及其阐释逻辑——以"治大国若烹小鲜"为例

    吴延溢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多方面展现大国治理的传统智慧,在方法论问题上,习近平特别提到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从历史逻辑上讲,习近平古语新说,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法,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注入了更多的新时代内涵.从法理逻辑上讲,"治大国若烹小鲜"蕴含的传统智慧与全面依法治国、比例适度原则、权力监督制约等现代法治理念和宪法精神深度契合,从总体性、协同性和控制论等不同维度生动诠释了习近平的法治方法论.从实践逻辑上讲,"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理念是宪法权衡思维的生动体现,对于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先进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治大国若烹小鲜传统智慧法治方法论宪法精神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六个趋势性判断

    陈明
    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正在快速跃迁,从要素匹配角度来看,种子和耕地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挖潜空间,同时要做好农业劳动力快速减少的政策储备.中国已经进入从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拓展的发展阶段,农村现代化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现阶段,市镇和半稠密地带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引擎,村庄开放发展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微观基础.深化改革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农政变革的步伐终究要与农业农村市场化水平相适配.

    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农政变革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地级市的证据

    曾华盛黄春燕
    38-4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我们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效果;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效提升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效果,在中国东部、中部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尤为明显.因此,建议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调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差异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以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

    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

    数据交易安全清单管理与刑事治理

    张勇程雯暄
    4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交易流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清单管理模式具有重塑权利边界、制约行政权力等法治功能,有助于明确数据交易主体责任,规范各方行为.在数据安全治理转型背景下,应当坚持治理模式的消极预防性、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方式的协作性,兼顾安全保障与利用发展.在清单制度内容方面,应当对数据交易标的实行分类分级保护,明确数据交易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与平台监管的责任清单,注重交易过程安全的软法治理规范,坚持软硬法协同治理,形成数据交易安全清单管理制度体系.通过正面或负面清单管理,明确数据交易参与主体的刑事责任,构建"清单-前置法-刑法"的滤罪层次,发挥负面清单管理的出罪化功能,对企业依法合规地开展数据交易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和量刑激励,实现数据交易安全刑事治理的多元化.

    数据交易清单制负面清单数据安全治理转型

    "断代"现象的蔓延及其后果研究

    陈友华宗昊
    6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年轻人的婚育观念与传统普婚普育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抗拒生育,甚至抗拒结婚,进而出现了"断代"现象,并迅速蔓延开来."断代"指不育而导致的"绝后"现象.当个人生命历程嵌入刚性的制度环境中,给生育带来了更大的时间配置压力时,媒介环境又使得消极生育观念迅速弥散.一方面,传统结婚生育的单一路径选择被打破,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期望的人生,另一方面,亦需关注终身不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即更可能出现个体层面的孤独至死与宏观层面的人类社会难以为继等后果.

    断代低生育率个人生命历程孤独至死社会福利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教育引导路径探析

    张静
    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新时代大学生在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表现总体健康正向,但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重新审视和思考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可从时代背景、家庭、学校、个体和网络等方面展开分析,并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和创新思政理论课、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团学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型家庭教育环境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载体等方面探讨教育引导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引导路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演进与经验启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视域

    柏桦周建超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历史进程中,为了培育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理想新人,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诉求进行了不懈的思想探索和实践创新,从立足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到围绕"中国式四个现代化"目标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四有"新人,再到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形成了脉络清晰和特征鲜明的培育时代新人思想的演进逻辑和深邃内涵,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推进路径和时代意涵,总结经验启示,有助于从大历史视野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培育时代新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深远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时代新人思想演进经验启示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国际镜鉴与中国路径

    马茹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制约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梳理总结美国、英国、新西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及经验,能够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构建提供镜鉴.具体来说,相关国际经验包括构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确立以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为核心的多维评价标准、制定严格的评议专家遴选制度、确立多元评议主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衡的工作模式、推动评估及监督体系的制度化建设、重视评估机构的绩效动态管理、构建强大的数据分析支持体系等.据此,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在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打造评价主体多元且权力结构科学的评议格局、全方位开展监督检查、完善数据库建设及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美国英国新西兰

    虚拟空间的生产、控制与修辞:一个装置运作的视角

    徐丹丹
    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技术装置与人类实践联合运作的空间创造形式,驱动虚拟空间成为人类文化实践的重要场域,刺激了空间生产新问题的提出.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律"理论认为技术装置通过中介、运作与控制三种机制实现虚拟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凸显出空间意义、文化意义和修辞意义.其中,装置中介实践驱动了空间新形态的生产,实现了空间形态的创制和文化生产主体的更新;装置运作实现了对人类身体的数字操作与完型,将人类感官、知识与情感统合在虚拟空间中;装置控制实现了修辞性的劝服达成,通过图式论证、符号交流与情感动员铺展了组织符号世界的方法与规则,并为我们提供构建人类数字化生存新文明形态的方法想象.

    虚拟空间技术装置符号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