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诊断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杂志

丁华野,周晓军

月刊

1007-8096

zdbl@263.net

010-66721843

100700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诊断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病理诊断

    董宇杰李琨刘子臣张莉...
    599-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病理诊断,提高病理医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57例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行抗酸染色法查找抗酸杆菌,并进一步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DNA和探针熔解曲线法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 57例NTM肺病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胞内分枝杆菌23例,蟾蜍分枝杆菌14例,堪萨斯分枝杆菌8例,鸟分枝杆菌7例,脓肿分枝杆菌3例,龟分枝杆菌2例.27例手术标本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典型肉芽肿伴坏死13例,不典型肉芽肿伴坏死8例,纤维包裹性坏死3例,支气管扩张2例,非坏死性肉芽肿1例,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灶可见小脓肿形成.57例标本抗酸染色均查找到抗酸杆菌.抗酸杆菌分布在坏死、纤维素样渗出及组织细胞胞质;胞内分枝杆菌较易形成菌团;堪萨斯分枝杆菌可见异型菌.FQ-PCR技术均未检测到MTB DNA.结论 NTM肺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分子病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明确诊断率.

    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病理鉴别诊断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16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徐玉霞魏思航王芳吴小延...
    603-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PA患者临床病理随访资料及治疗信息,分析各指标预后意义.结果 116例PA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和共济失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FAP、O1ig-2、ATRX、S-100阳性表达,IDH1阴性表达,NeuN大部分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低,p53蛋白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1p/19q绝大部分无缺失.KIAA1549-BRAF融合基因阳性率在年龄和肿瘤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率是影响本组患者PFS的主要因素(P<0.05),年龄,性别,肿瘤部位、KIAA1549-BRAF融合基因对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率仍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完整切除是PA首选治疗方式.分子遗传学特征及正确的组织形态学判断对于PA的精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KIAA1549-BRAF融合鉴别诊断肿瘤切除预后

    EFEMP1通过肿瘤微环境促进胃癌的生长与转移

    马俊邓士杰
    609-613,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EFEM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胃癌数据集采用CIBERSORT 和 ESTIMATE 计算方法计算 374 例胃癌病人肿瘤组织 ImmuneScore,StormalScore 和 ESTIMATEScore,通过生存分析,蛋白互作网络(PPI)构建寻找与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并利用TCGA胃癌数据库和免疫组化染色验证核心基因表达.结果 GEO和TCGA数据库中EFEMP1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表达无差异性,与胃癌的生存时间和临床分期相关(T和Stage).GSEA显示EFEMP1高表达主要富集于钙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和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EFEMP1表达与ITGB1在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相关(P<0.05).结论 EFEMP1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在侵袭和转移中可能和ITBG1表达存在协同作用.

    生物信息学胃癌EFEMP1ITGB1肿瘤微环境

    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6例的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董双双田秀春王翠梅徐清...
    61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6例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女性占5/6,患者年龄49~69岁,患者均存在甲状腺或颈部肿块病史,部分患者近期肿块增大,B超示甲状腺组织内不均质低回声.术后病理检查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其中1例患者见乳头状癌.结论 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罕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临床症状、影像学多无特征性改变,需结合临床、影像和病理特征进行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颅内原发NTRK重排的梭形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张莎冉彩虹宫惠琳王凯...
    619-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NTRK重排的梭形细胞肿瘤(NTRK-RS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NTRK-RSCN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附着于左顶叶硬脑膜并凸向脑实质内,镜下主要由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组成,瘤细胞排列成束状、片状或无特征性构象,间质胶原沉积,局部可见血管周玻璃样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Pan-TRK、CD34、S100,不表达GFAP、SOX10、SMA等标记.FISH 检测显示肿瘤细胞出现NTRK1不典型小间隙分离信号,RT-PCR检测显示NTRK1基因发生融合突变,二代测序显示肿瘤细胞NTRK1-TPM3基因融合阳性.结论 颅内原发NTRK-RSCN极为罕见,预后尚不明确,诊断上应与脑膜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胶质瘤等鉴别.

    颅内原发NTRK重排的梭形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

    TCF2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娄宁吴婷婷赵彤吕花营...
    624-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21(TCF2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配对新鲜肺腺癌组织标本20例,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CF21在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选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通过慢病毒感染肺腺癌细胞,构建TCF21过表达稳转细胞株,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对照组、空载组和过表达组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量,并通过体外血管形成实验观察TCF2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 TCF21在新鲜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肺腺癌A549细胞系过表达TCF21后,与对照组MOCK组、对照组Vector组相比,HIF-1 α、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成管实验显示HUVEC的管长度和节点明显减少.结论 TCF21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具有抑制肺腺癌血管生成能力,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肺肿瘤TCF21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

    HPV检测、液基细胞学及p16/Ki-67三重检测在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关春艳李佳冯力民廖柯鑫...
    629-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HPV检测、液基细胞学及p16/Ki-67三重检测在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1-2023年北京天坛医院病理科宫颈活检病例共1 839例,回顾性分析HPV检测、液基细胞学(LBC)及p16/Ki-67三重检测的CIN2+检出率,并对比组间的差异,探讨高效而特异的检测方法.结果 1 839例宫颈活检病例中,CIN2+的总检出率为29.6%;仅HPV阳性、HPV及LBC双检阳性、HPV、LBC及p16/Ki-67三重检测阳性CIN2+检出率依次升高,分别为20.1%、32.3%、54.1%;亚组分析显示HPV16/18阳性,3组的CIN 2+检出率分别是24.4%、45.7%、70.4%;其他12种高危HPV阳性,3组的CIN 2+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4.6%、27.4%、45.3%.总体及亚组分析均显示HPV、LBC及p16/Ki-67三重检测的CIN 2+检出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本研究认为对于HPV阳性的女性,建议进行HPV、LBC及p16/Ki-67三重检测,提高CIN2+阳性检出率,减少漏诊,提升阴道镜的利用效率.

    宫颈癌前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液基细胞学p16/Ki-67双染

    结直肠癌三级淋巴结构的密度、成熟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杨宇婷汪锋郭彦钗丽干...
    634-637,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三级淋巴结构(TLS)的密度、成熟度与临床病理特征、错配修复(MMR)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16例手术切除CRC病例,评估TLS的密度及成熟度并分组,分析TLS的密度及成熟度与临床病理特征、MMR的关系.结果 在CRC中,TLS阳性率为84.48%(98/116),不同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MMR组间TLS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S的密度与成熟度有相关性(r=0.321,P<0.05);不同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组间TLS成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NM分期越早、右半结肠、肿瘤分化越高,TLS密度、成熟度比例越高;TLS密度越高,TLS成熟度越高.结论 TLS密度及成熟度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发生部位等重要的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提示TLS作为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可能具有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级淋巴结构结直肠肿瘤免疫治疗错配修复蛋白

    乳腺具有皮脂腺结构的浸润性癌

    刘晔陈吉蒋冬冬李丽...
    638-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具有皮脂腺结构的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分子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病理科2023年诊断的1例具有皮脂腺结构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标记、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二代测序(NGS)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2岁,因"右乳肿块"就诊,镜下见两型细胞,一型为巢周分布的未分化细胞,胞质少;另一型为皮脂腺样细胞,具有丰富的空泡状胞质,高级别核,核仁显著,核分裂象异常活跃,达39个/10HPF.可见原位病变及小叶癌化.免疫组化ER及PR阴性,AR及CD15阳性,HER2无过表达,p53突变型,Ki-67增殖指数70%~80%,错配修复蛋白检测(MLH1、MSH2、MSH6、PMS2)无缺失表达.BRCA1/2未见胚系突变,BRCA1体细胞突变,TP53突变.结论 乳腺具有皮脂腺结构的浸润性癌罕见,属于乳腺癌非特殊类型范畴,诊断需结合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综合考虑,分子检测显示TP53伴随BRCA1基因突变.

    乳腺皮脂腺癌临床病理分子检测

    原发性扁桃体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孙玉满韩凤艳张玲吴蒙...
    64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学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通过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EBER原位杂交检测,对1例IDCS进行显微镜下组织学形态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IDCS细胞呈卵圆及短梭形,镜下呈弥漫性浸润生长,表面坏死、渗出,侵犯扁桃体组织.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界限不清,细胞核主要呈卵圆形、短梭形,细胞有异型,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肿瘤内散在少数正常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S-100、CD68、Vimentin呈阳性表达,CD1a、CD23、CD35、CD3、CD20等呈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70%~80%.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BER阴性表达.结论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是来源于指突状树突细胞的一种少见肉瘤.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S-100、CD68阳性表达、CD1a、CD23、CD35、CD3、CD20阴性表达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鉴别诊断主要包括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组织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肉瘤、大细胞性B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等.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扁桃体免疫组化病理诊断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