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孙怀义

双月刊

1001-9227

auto81@163.com

023-63050371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人和杨柳路2号B区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Journal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技术刊物。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中国自动化与仪器仪表的发展,为自动化和仪器仪表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IM技术与CAN控制器的建筑温度自动测控设计

    蔡兰峰
    135-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建筑温度自动测控系统的保温性能与准确性,此次研究采用建筑信息技术的温度采集器和监控器,结合热流计技术,并利用局域网控制器设置监控器以支持多种协议和监测性能.结果显示,系统在建筑墙体温度性能测量上达到了 0.45 W的传热系数,优于传统热流计方法的0.40 W.在测控时间方面,系统记录为36.103 s,相比于系统C的13.974 s略长,但低于系统B的37.594 s,展现了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同时,系统在普通气候区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表现优于极端气候区.通过对建筑墙体热桥与非热桥区域的热流差异分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关键的洞察.综上所述,基于建筑信息技术的系统在测量精度方面展现了优异表现,为建筑节能领域的进步贡献了关键技术.

    BIM技术CAN控制器建筑温度自动测控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无人机低空摄影智能模型测量土方工程研究

    何巧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的土方测量方法效率低下、精度不高、受地形影响大等问题,此次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遥感无人机低空摄影智能模型来测量土方工程.首先,研究对基于卷积神经算法的遥感无人机低空摄影智能模型测量土方工程进行研究.其次,研究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遥感无人机低空摄影智能模型进行构建.最后对此次研究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将此次研究模型与基于TSS技术的土方工程测量模型在384 000 m2的土方工程中进行土方面积测量实验,由结果可知,此次研究模型测量的土方工程面积为383 980 m2,基于TSS技术的土方工程测量模型测量的土方工程面积为380 000 m2.综上所述,此次研究模型能够有效地从无人机拍摄的图像中提取土方特征,并生成精确的土方测量结果.

    卷积神经网络遥感无人机低空摄影土方测量图像处理

    基于VI-MFO的智慧乡村平台智能培养系统研究

    商竞万珊苟文博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智慧乡村平台智能培养系统信息传输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VI-MFO算法的信息传输网络节点部署优化方法.研究首先从通信网络的全连通、通信能耗两个方面,建立网络节点最优部署的多目标评价模型.之后针对模型求解,提出一种改进的MFO算法,一方面通过引入全局扰动因子和互利因子,解决算法后期全局搜索能力下降且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另一方面使用三维维诺图对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进行划分,将维诺图中各节点的权重引入改进MFO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维诺图的引导式搜索算法,解决传统智能算法种群生成随机与搜索过程中无序的问题.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MFO算法、SSA算法和BOA算法等经典群智能优化算法,改进MFO算法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5个测试函数上的收敛结果都是最佳,寻优精度和寻优稳定性优越.基于VI-MFO算法对智慧乡村平台智能培养系统通信网络节点部署的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未结合三维维诺图的改进MFO算法,VI-MFO算法在实现通信节点的全连通的基础上,能耗成本得到了降低,求解耗时减少了 3.04 s,证明了所提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智慧乡村智能培养维诺图飞蛾扑火算法全局扰动因子

    基于人脸识别的多轨道融合车站电子车票自动化验证研究

    黄庆贵李海培王峰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嘈杂的车站环境中,验证设备可能受到周围噪音与光线的干扰,导致电子车票自动化验的精度较低.针对上述情况,研究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轨道融合车站电子车票自动化验证方法.针对原始人脸图像特征信息不明显或丢失的情况,实施人脸光照校正和人脸遮挡恢复处理,提高人脸图像质量.提取人脸图像LBP特征并统计其直方图,得到LBP特征直方图特征向量.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识别模型,从车票信息库中识别出与之对应的人脸图像,由此完成电子车票自动化验证.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的应用下,F1值相比更大,由此说明该方法的验证能力更强,更能保证在多轨道融合车站电子车票自动化验证中的精度.

    人脸识别多轨道融合车站预处理LBP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电子车票验证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起重机械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严波马鹏黄祖钦何彩...
    155-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起重机械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提出一套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起重机械安全评价系统.首先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品种起重机械指标权重;其次针对检测人员与专家对安全指标主客观评价,应用岭形分布隶属函数确定模糊关系矩阵;然后由下而上逐层将安全指标模糊关系矩阵与相应权重进行模糊合成运算;最后确定起重机械安全级别,并由系统导出详细评价报告.结果表明:起重机械安全指标体系建立完善,不确定因素应用岭形分布隶属度确定关系矩阵准确可靠,系统安全评价科学合理.

    起重机械安全指标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隶属度

    基于网络化控制的化工工业自动化系统安全研究

    卫昭新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化工工业的自动化系统已经向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演变.但是,化工工业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在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运营成本的下降的同时,也带来了系统网络安全的显著风险.为了增强化工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基于网络化控制,深入研究并有效解决了化工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首先,明确了化工工业自动化系统现存的网络安全威胁及其来源,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化控制的安全防护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防护策略.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安全防护模型和防护策略可以有效地阻止外部攻击者对化工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攻击,防止外部攻击者侵入系统得到系统的控制权,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研究的成果以提升化工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为目的,使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工业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模型

    基于嵌入式的智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孙留存苏卫江库斯达高永强...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更高效、准确的远程监控,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智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法,并对人脸识别和车牌识别算法进行改进.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嵌入式开发板、摄像头、无线网卡、存储卡以及开发板集成的网口和接口等设备.测试结果显示,视频的传输延迟均在0~100 ms范围内,视频传输稳定性均在90%~100%范围内.说明系统能够稳定地传输视频数据,保证了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提出的基于深度可分离中心差分卷积网络算法在人脸和车牌识别中的准确率分别为98.9%和99.2%,均优于卷积神经和中心差分卷积网络算法.智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功能评分为92分,相比于原系统提升了 33分.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监控性能和视频分析能力,可以提高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监控应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

    嵌入式树莓派4B远程视频监控高清摄像头视频分析

    数字化固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史元侯林张冉蒋荣星...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固井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固井过程数字化、实时控制和智能调节的一种新兴技术.我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数字化固井技术已成为油气井勘探和生产的重要手段,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进展.首先,数字化固井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固井技术存在的诸多限制.其次,基于传感仪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使固井过程可预见、可控和可迭代优化.随后,数字化固井技术在固井前期应用中可以通过钻孔设计和模拟、固井方案设计和优化,实现对油田勘探区域的精准判断,为高效勘探奠定基础;在固井过程应用中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调节固井压力、温度、密度等参数,及时提醒施工人员调整固井材料和加强固井防漏;在固井后期应用中,数字化固井技术可以帮助评估储层状况,辅助高质量神经网络井下定向保护和偏心井管纠偏技术的吸氧处理.最后,对未来数字化固井技术带来的机遇、面临的挑战和限制进行了阐述和展望.

    数字化固井固井技术固井工具研究进展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电力调度数据采集系统

    何晓龙
    172-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电力调度数据采集和应用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电力调度数据采集系统和应用分析.说明了现有调度体系对调度数据采集业务和应用需求的具体内容,分析了以电力大数据云平台为特征的采集技术,举例说明了高速数据访问、模型拓展自适应、统一编码子系统的具体内容.设计了调度信息采集与大数据平台系统,分析了数据采集方式、数据整合流程和合理性校验.针对采集数据的调度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了专题业务、主题维度、对象维度的多种应用形式,验证了所提系统的有效性.

    大数据云计算调度运行数据数据采集与应用

    基于无人机&数字激光扫描技术的崇安寺步行街数字化改造建设方法研究

    李可军陈明玲赖坚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中建科工数字团队联合同济设计院数字团队,通过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技术(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erial Photography),在无人机飞行平台上搭载云台摄像头与传感器,从五向(一正摄、四侧视)倾斜摄影原理对崇安寺步行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影像采集及数据收集,以获取高精度物方纹理物理信息,并通过对实地采集到的影像信息进行软件处理、数据融合以及三维建模的技术方式生成直观真实的数字化三维精细模型;联合团队同时运用站点式数字激光扫描技术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三维地理空间测绘工作,将建筑内部三维信息记录下来,包括墙体厚度,承重柱和梁位置,墙体开洞位置等多种信息[1].此工程目的是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数字资产保护,制作街区改造载体的三维数字信息,从而保障数字模型资产能够活化利用,为旧城街区改造保护,文化遗产数字载体存档、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智能改造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智能改造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