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材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

    邱葭菲汪坚邱玮杰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材制造技术专业是2021年被列为国家高职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以增材制造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研为基础,科学设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改思路与方案,阐释职业能力标准转化为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思路与工具.在精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遵循个性发展的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提供从能力开发到课程构建的一整套标准与技术方案,填补增材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标准方面的空白.

    增材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类型教育定位下市域职教教研体系的优化重构

    张卫民童建华郑建红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脱胎于普通教育的职教教研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契合职业教育跨界开放性、主体多元性、场景多样性、任务繁杂性、价值多重性的类型特征和要求.通过明晰方向,聚焦"五位一体"的区域职教发展目标;强化合力,重构"横向联系,纵向联动"的组织架构;聚焦重点,厘定"研策研建研教研学研评"的内容体系;深化实施,构建"跟踪服务,闭环管理"的工作机制.从目标、组织、内容、机制等方面优化重构市域职教教研体系,从而提高职教教研的适应性、指向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服务和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价值.

    类型教育市域职教教研体系

    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的逻辑、价值与路径

    何丽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职业教育为其提供高素质人才,激发创新活力.职业教育应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同时,新质生产力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向循环赋能.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赋能

    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

    叶林茂张明依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强调其基于技术创新与生产要素重构的时代特质,分析其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包括教育模式、内容、工具与方法的创新,进而提出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方法等实践路向,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内在逻辑实践路向

    英国学位学徒制的特色与启示——基于英国制造工程师学位(6级)学徒制的分析

    阎齐钊丁晓轩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英国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重要成果表现为学位学徒制的兴起.英国制造工程师学位是学位学徒制的众多类别中的典型类别.通过对研究型精英大学、应用型高等学院和企业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三种主体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梳理,探寻协同发展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层次高移,开辟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新路径等特色,以期为我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学位学徒制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外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衔接研究回顾与展望

    陈舒晴李灵丽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体化课程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衔接的研究动态与趋势.结果显示,国内研究关注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衔接的理念、形式、问题及其路径研究.国外研究关注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衔接的路径、课程内容、主体协作研究.未来研究可系统探索高本贯通课程衔接,融入复杂性现象方法论研究视角,加强学生主体研究,实现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有效衔接.

    职业教育中高本硕一体化课程衔接可视化分析

    数字化赋能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樊洪基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的兴起为中职课堂教学的转型和变革带来了机遇,体育不仅教会人们学会技术技能,更有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因此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应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发现,数字化赋能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具有突破时空束缚、推动教学变革、满足个性需求和拓展实践场域的内在价值,同时存在着校园数字化治理体系不健全、体育教学设计待改进、师生数字素养需提升的现实困境.由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教育基建、优化数据治理、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建立监管机制等应对策略,以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

    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中职体育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

    任梓翔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社会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育人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系统开展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从文化自信视角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现实问题.探索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工作路径,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

    文化自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特色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葛逸峰李凝章立昀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技能人才是传承地方优秀特色文化与技艺的劳动者,其培养过程具有特色化、实践化、地域化的显著特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特色技能人才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特色文化与技艺传承的内在要求.当前,特色技能人才培养面临培养特色不明显、培养体系不完善、多主体协同机制不通畅等多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施递进式教学方法;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完善成长体系;创新人才留存模式,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优势.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特色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内在动力,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特色技能人才特色文化和技艺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然困境与应对之策

    董玉峰李建英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力量,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上具有显著的产业价值、生计价值、生态价值,可以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居民生计可持续,推动乡村产业生态绿色化,但也面临涉农院校招生规模不足、职教服务产业效能较低、人才供需对接适配欠缺等困境,对此要加强培养乡村产业技能人才,推动实现乡村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提升乡村产教供需匹配.

    职业教育乡村产业振兴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