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新生积极率变化趋势研究:基于2021-2023年的数据分析

    杜学敏申开文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率指一个人一段时间内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值,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法,连续3年对北京某大学2021-2023级1697名大一学生的积极率现实状况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率达到最佳配比的人数比例较低,被测试大学新生的积极率平均值为1.4114,积极率大于3的比例为7.31%,积极率处在[1,3)区间的比例为65.64%,积极率小于1的比例为27.05%;专业类别、家庭经济情况、对家庭的喜好程度对积极率影响显著;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相互兼容.

    积极率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学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从高校辅导员视角切入

    刘倩
    10-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具备积极社会心态,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从长远看,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从高校辅导员视角,分析目前大学生存在的社会心态以及成因,并基于此提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有效路径和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现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积极社会心态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辅导员

    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媒介形象构建——基于2013-2023年"一带一路"媒体语料

    付梦蕤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积极"走出去",在共建国家中推广其理念与经验.但效果如何?共建国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形象认知如何?这些问题亟待回答.基于费氏三维分析模型,对 2013-2023 年"一带一路"媒体相关中国职业教育的新闻话语进行分析,探索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媒介形象建构过程、结果和理据.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媒体为中国职业教育建构了"可靠合作伙伴""无私援助者""优秀学习榜样"等媒介形象;相关话语大量采用具体或半具体信息来源,以确保中国职业教育媒介形象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并运用大量引语,以突出其真实性和感染力;中国职业教育媒介形象构建的理据均源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中国之间良好的政治和外交关系.

    职业教育"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媒介形象批评话语分析

    高职院校外语类专业:现状、变动、应对

    陈霞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高职院校中语言类院校所占的份额、高职院校外语专业设置覆盖面、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对比等数据,得出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处于弱势"这一现状.在当前高职院校外语专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附加值,坚持'外语+'复合型人才顶层设计""知识整合,围绕职业岗位建构教育教学体系""转变模式,围绕学生需求打造消费者中心体系"等三大应对之策.

    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双语教学"外语+"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与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蒋隆树饶丽娟
    28-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从未放弃过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近些年,在政策法规的推动下,除了和其他本科院校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外,高职院校在部分专业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但当前依然面临国家相关制度标准不完善、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条件不足以及社会认可度较低等问题.因此,亟须通过完善顶层制度与标准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提高社会认可度,推动高职院校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积累宝贵经验.

    高职院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应如何借鉴中国古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力莎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培养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也要找到"怎样培养人"的方法.中国古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化法中的道德灌输法、人格塑造法、环境渗透法、身体力行法、循序渐进法,家庭教育法中的伦理思想法、读书学习法、与人为善法,自我修身法中的立大志、常内省、谨克己、须力行等方法,不仅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建构仍有借鉴价值,而且形成的伦理化、传承性、内在性、强制性、主体性特点也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建构必须服从于特定社会所需的育人目标,并要促进外部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强制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多元主体与多种形式相结合、"外化"与"内省"相结合.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古代教育方法

    市域产教联合体视角下的教育与产业融合策略——辽源市的实践探索

    元永国王瑞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辽源市为例,深入探讨了市域产教联合体框架下的教育与产业融合策略.考虑到中小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和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基于辽源市先进制造业产教联合体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条符合中小城市特点的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及建设模式.通过分析辽源市过去10年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历程,梳理了有效的融合实践,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城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中,政府协调、企业参与及学校主体作用的强化至关重要.

    中小城市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进制造业

    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职院校构建网络思政教育矩阵探析

    李冲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网络思政教育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内驱作用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保障作用,推动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客观需求的网络思政教育矩阵,这对于其提升育人实效、做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意识形态安全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矩阵

    服务产业发展的职业本科教育应对之策

    廖慧琴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产业发展是职业本科教育的使命,但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存在办学规模、规范性不足,专业总量不足、专业设置集中度过高、专业布点不均衡,产教融合基础薄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扩大职业本科教育办学规模,加强职业本科教育内涵建设,明确职业本科教育培养标准;需要基于产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确保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突出专业课程实践导向;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健全产教制度标准体系,打造学校特色产教融合模式,实现科教融汇,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职业本科教育产业职业本科院校

    数智时代的职教师资数字素养发展:机遇、挑战与突破

    陆嘉琪杨满福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正重塑着就业市场结构,新兴就业岗位对高水平数字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劳动者的数字工作技能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的数字技术适应性人才成为职业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也让职教教师成为培养数字化技术适应性人才的中坚力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职教教师仍存在数字素养意识不足、数字教育价值观念存在偏差、数字素养知识体系亟待充实和数字应用创新能力尚需增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重视政策指引,强化数字意识""整合培训资源,完善知识体系""优化数字环境,助力应用创新"的擢升路径,以提高职教教师的数字素养.

    数智时代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数字技术人才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