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吴江

月刊

1003-2754

zf_bjb@126.com

0431-88782862

130021

长春市新民大街6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述评:脑小血管病——早诊早治是关键

    安丽莉何志义
    29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指的是一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综合征,主要涉及颅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好发于老年人群,因其发病隐匿,目前对其诊断和治疗常不及时,从而导致预后不良,常发展为认知障碍与行为障碍等。本文从脑小血管病及其导致的认知障碍目前研究发现的发病机制、影像征象、诊断、治疗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引起临床上对脑小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视。

    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影像征象诊断治疗

    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

    张阳何俐
    296-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大脑微血管疾病,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目前主要的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张恒杜怡峰
    298-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主要为小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CVSD起病隐匿,表现形式多样,早期识别率低,是逐渐发展为认知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CSVD相关认知障碍不仅仅局限于血管性认知障碍,亦可累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痴呆等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精准识别、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控制CSVD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鉴于CSVD病理机制及分类繁杂,且其与认知障碍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本文在全面了解CSVD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展的基础之上,对CSVD与多种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对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多模评估和防治提供参考。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病理机制防治

    脑小血管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最新进展

    陈旺黄琦馨胡文立
    305-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对我国人民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常见疾病。该疾病进展隐匿,可能被患者和临床医师忽视。近些年,对于CSVD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2013年,国际血管改变神经影像标准(STRIVE)协作组对CSVD的定义与描述进行了规范性的梳理。2021年,本团队发布了《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整合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在2023年,国际STRIVE协作组进一步更新了CSVD领域的研究进展。在临床表现上,CSVD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相似,特异性不够显著。尽管遗传检测和脑组织活检对于确诊有一定帮助,但由于技术和经费限制,这些方法在临床中并不常用。目前,神经影像学技术是主要用于检测CSVD引发的脑组织病变并作出诊断的手段。本文将集中讨论用于CSVD诊断的影像学标志,并深入探讨CSVD的影像鉴别诊断。

    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成像诊断

    脑小血管病与抑郁的最新进展

    闵连秋
    309-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导致老年人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CSVD与抑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抑郁发生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因此,本文就CSVD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阐述其影像学特征在抑郁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高危人群抑郁的早期识别与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脑小血管病抑郁影像学特征磁共振成像

    脑小血管病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李航郑文旭
    314-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CSVD的病因复杂,起病隐袭,临床异质性大,可导致失能,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及生命。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CSVD的筛查及诊断,然而CSVD的有效治疗方法仍有限。本文将近年来有关CSVD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传统治疗方法及潜在治疗靶点,对未来本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探索脑小血管病的有利治疗策略。

    脑小血管病卒中干预药物研究进展

    脑小血管病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饶晨朱蕾
    319-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疾病(CSVD)是一组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关于脑血管系统病变,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影像学、病理表现的动态性血管性疾病。人类预期寿命的普遍增长,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的特征使CSVD受到普遍关注。随着影像学、神经病理生理学等研究发展,CSVD患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取得些许进展。目前,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CSVD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提高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改善预后。并且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易取性及简便性使其在临床上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SVD相关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脑小血管病生物标志物蛋白质基因血浆代谢物

    不同脑小血管病负荷评分与伴无症状腔隙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杜晓光魏荣刘琦慧于力群...
    325-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评分与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023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28例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患者,运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CSVD总负荷评分和改良负荷评分统计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和CSVD负荷,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26分)和无认知障碍组(MoCA≥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社会学信息、血管病危险因素及CSVD负荷评分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oCA评分与两种CSVD负荷评分的关系,采用趋势检验分析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趋势。结果 研究共纳入伴无症状性腔隙的CSVD患者128例,其中认知障碍组68例(53。1%),无认知障碍组60例(46。9%),两组患者人口社会学信息及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SVD总负荷评分和改良负荷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SVD总负荷评分和改良负荷评分均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01)。线性趋势χ2检验分析显示,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患者认知障碍发病风险随CSVD改良负荷评分增加而增加(Ptrend<0。05),该发病风险与CSVD总负荷评分间趋势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trend=0。069)。结论 CSVD总负荷评分和改良负荷评分均可用于筛检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认知障碍患者。改良负荷评分可能在识别认知障碍高风险患者方面更具优势。

    脑小血管病认知腔隙

    老年人脑小血管病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陆强彬柏燕燕朱祖福孔玉...
    329-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脑小血管病(CSVD)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诊断MCI的老年患者109例(实验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者89例(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一般临床资料,并根据头部MRI表现,评估CSVD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及CSVD表现的差异。应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老年人群M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与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受教育年限较长,经济状况较好,社会活动参与度较高,饮酒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分别有90例(82。57%)和62例(69。66%)受试者出现不同CSVD表型。实验组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LI)及中重度脑白质高信号(WMH)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中重度血管周围腔隙扩大(EPVS)及脑微出血(CMB)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CSVD总负荷评分及CSVD总负荷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社会活动参与度、CSVD检出率、中重度WMHs、CSVD总负荷评分、CSVD总负荷程度是老年人M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MCI患者的CSVD检出率增高,尤其是LI及中重度WMH。CSVD总负荷评分及CSVD总负荷程度均与老年人MCI独立相关。

    脑小血管疾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影响因素

    脑小血管病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赵莉孙云闯李凡孙葳...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2022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MRI诊断的CSVD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磁共振DWI分为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组和非RSSI组,统计RSSI的部位和数目。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认知功能,分析RSSI影像学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CSVD患者181例,RSSI组91例,非RSSI组90例。RSSI组与非RSSI组相比,BMI高[(25。43±3。53)kg/m2 vs(24。27±3。33)kg/m2,t=2。228,P=0。027],收缩压高[(145。3±16。2)mmHg vs(139。6±20。2)mmHg,t=2。013,P=0。046],MoCA总分较低[22(18。8,26)vs 24(21,27),Z=-1。980,P=0。048],视空间与执行能力[3(2,4)vs 4(3,5),Z=-2。756,P=0。006]、语言[2(2,3)vs 2(1,2),Z=-2。020,P=0。043]、抽象[2(1,2)vs 2(1,2)分,Z=-2。052,P=0。04]得分均较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RSSI基底节梗死组与非RSSI组相比,MoCA总分较低[21(17,23)vs 24(21,27),Z=-2。018,P=0。044],视空间与执行[3(1。5,3。5)vs 4(3,5),Z=-2。601,P=0。009]得分较低,RSSI脑干梗死组与非RSSI组相比,视空间与执行[3(2,4)vs 4(3,5),Z=-2。325,P=0。020]、语言[2(1,2)vs 2(2,3),Z=-2。338,P=0。019]得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CSVD患者中RSSI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与RSSI梗死部位相关,RSSI不同梗死部位导致不同的认知损害模式。预防RSSI发生,对于预防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脑小血管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