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吴江

月刊

1003-2754

zf_bjb@126.com

0431-88782862

130021

长春市新民大街6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癫痫诊断延迟的原因及后果

    王薇薇吴逊
    483-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证据表明癫痫是进展性疾病,既有发作性症状,又有慢性健康问题,如儿童发育迟滞,认知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等。早期确诊和有效治疗可以达到发作消失,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多种原因诊断常有延迟。诊断延迟的原因:(1)延迟决定(由于患者及其亲属),不认为是发作或其他原因未就医;(2)延迟推荐(由于医生),全科医生未及时推荐至专科医疗机构;(3)延迟到达专家讨论;(4)其他因素。诊断延迟的后果:(1)不能及时得到正规治疗,形成难治性癫痫;(2)神经心理及精神的不良影响,如耻辱感等;(3)导致不正规的治疗;(4)儿童发育及认知受损;(5)因发作导致外伤;(6)受社会交往、教育及就业影响。

    癫痫诊断延迟生活质量认知功能

    关于ILAE/AES联合报告"重新审视耐药性癫痫概念"的解读

    张涵瑜林卫红
    486-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新型抗癫痫药物(ASMs)不断涌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但仍有1/3癫痫患者可发展为耐药性癫痫(DRE)。早在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就提出了DRE概念并沿用至今,及早诊断DRE,有助于对ASMs无反应的个体进行术前评估,并从癫痫外科手术中受益。由于DRE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以及概念一直没有更新,故在2023年8月ILAE/美国癫痫协会(AES)联合工作组从协调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角度出发,在整个生命周期和跨物种基础上讨论了DRE表现和机制的异质性、复杂性及动态变化。联合工作组建议有必要重新审视DRE的当前定义,以更好地服务DRE临床管理以及指引DRE未来研究方向,为患者筛选更有效、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以减少DRE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就ILAE/AES此份报告做一简要介绍和解读。

    耐药性癫痫发病机制动物模型治疗

    癫痫共病头痛

    王小姗苗爱亮刘红星卢婧...
    493-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痫常常共患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称为癫痫共病。其中,癫痫共病偏头痛十分常见,虽然二者是不同的疾病,但其在病理生理及临床症状方面多有重叠,且多种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被证实对偏头痛有效。但是目前关于癫痫共病偏头痛的概念仍有较多争议,偏头痛常常因漏诊或误诊而难以得到有效治疗。为提高临床医生对癫痫共病偏头痛的识别及精准治疗能力,本文对癫痫共病偏头痛的可能机制进行阐述,并根据头痛症状与癫痫发作的时间关联,结合癫痫共患偏头痛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9)及国际头痛协会(IHS)发布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3-2018)中癫痫合并偏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对癫痫共病偏头痛概念、鉴别及诊疗计划进行梳理。

    癫痫偏头痛共患病头痛

    膳食炎症指数与罹患癫痫风险的关系研究——基于NHANES调查数据的横断面分析

    张玲陈邓刘凌
    499-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膳食炎症指数(DII)评估膳食炎症与罹患癫痫(EP)风险的相关性,为癫痫的防治工作提供饮食方面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3年1月—2020年3月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收集的20岁及以上成年人数据。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DII与罹患癫痫风险的相关性,使用受限三次样条回归(RCS)进行线性试验,探索评分值与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定量关系。通过亚组及交互作用分析,评估不同亚组之间DII和EP相关的稳定性。结果 研究纳入15 565例受访者,其中131例诊断为癫痫,在多元逻辑回归完全调整模型中,DII作为连续变量与罹患癫痫风险之间呈正相关(OR=1。12,95%CI 1。02~1。24;P=0。021);进行DII三分位后,在完全调整模型中,高促炎组的罹患癫痫风险高于低促炎组(OR=1。63,95%CI 1。02~2。6;P=0。039)。在RCS线性试验中,DII与罹患癫痫风险之间呈正相关(非线性:P=0。342)。在分层分析中,两者之间关系保持稳定,各亚组间未发现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 美国成人DII与罹患癫痫风险呈正相关,DII每增加一个单位,癫痫发生风险增加12%。

    癫痫膳食炎症指数促炎饮食抗炎饮食

    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布瓦西坦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万丽君刘学伍
    507-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是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布瓦西坦是第三代抗癫痫药物之一左乙拉西坦的类似物,通过与突触囊泡蛋白2A结合而起作用。本文就癫痫的概述、布瓦西坦在癫痫中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征、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癫痫治疗提供更好的药物选择。

    癫痫布瓦西坦抗癫痫药物突触囊泡蛋白

    癫痫疾病经济负担研究进展

    畅卓媛孙林琳姚丽芬
    51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痫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昂贵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到目前为止,关于癫痫经济负担的研究数量有限,本研究就国内外关于癫痫的疾病经济负担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和有效制定卫生医疗政策提供参考。

    癫痫疾病经济负担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脑炎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和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的诊治进展

    孙文琳谢银银彭婷婷张海峰...
    515-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免疫性脑炎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指发生在免疫介导性脑炎活动期的癫痫发作。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是指存在免疫病因,并有长期无诱因癫痫发作倾向的疾病。两者通常都对抗癫痫发作药物反应差,早期识别免疫病因并开始免疫治疗或许能帮助患者达到良好的预后。但目前尚无针对不同类型脑炎痫性发作的药物使用准则,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也缺乏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本文综述并讨论了两者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推荐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两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所帮助。

    癫痫自身免疫性脑炎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

    癫痫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徐寒冬王吉平
    52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成年癫痫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癫痫患者自我管理量表(The Epilepsy Self-Management Scale,ESMS)对上海某区180例癫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和临床因素(癫痫起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服用药物种数等)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结果 癫痫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102。62±6。11)分。不同职业的患者在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0,P<0。05);不同家庭收入的患者在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98,P<0。05);患者漏服抗癫痫药物次数越少得分越高(F=35。948,P<0。05);不同专科随访频率的患者在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19,P<0。05)。药物管理与安全管理相关性最高(r=0。435,P<0。05),安全管理与发作管理得分相关性最低(r=-0。15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与专科随访频率是自我管理总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癫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提高患者就业率、增加家庭收入、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加专科随访频率对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临床意义。

    癫痫自我管理ESMS量表影响因素

    发作间期双侧颞区放电的颞叶癫痫患者脑电图特征及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马炜陈隆张伟高立...
    525-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发作间期有双侧颞区放电的颞叶癫痫(TLE)患者脑电图特征及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双侧颞区有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EDs)的T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发作间期及发作期患者间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59例TLE患者,IEDs频率无侧别优势占42。1%(67/159);手术侧优势占48。4%(77/159);对侧优势占9。4%(15/159)。73。0%(116/159)的患者捕获到临床发作,其中手术侧颞区起源占56。0%(65/116),同侧半球起源占5。2%(6/116),对侧颞区起源占5。2%(6/116)及不确定起源侧别占33。6%(39/116)。术后29例患者失随访,其余平均随访(64。0±20。6)个月(26~101个月),66。2%(86/130)的患者为Engel Ⅰ级,33。8%(44/130)为Engel Ⅱ~Ⅳ级,不同发作间期放电形式(P=0。794)和无发作期及不同发作期起源模式(P=0。299)的患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有双侧颞区IEDs的TLE患者通过综合术前评估并采取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长期控制疗效,不同特征的发作间期放电或发作期起源模式和术后疗效无关,发作期脑电图不是术前评估所必需。

    颞叶癫痫发作期脑电图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手术疗效

    颞叶癫痫患者术后EEG尖慢波表现类似ECG"R-on-T"现象的1例报告

    王栋高璐璐魏娅楠张然...
    529-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R-on-T"现象为心电图的一种表型,被认为是下一个心室收缩提前落在上一周期心室易损期内,通常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本文介绍1例癫痫患者行右颞病灶切除术及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后,在过度换气诱发试验中脑电图尖慢波表现为类似"R-on-T"同源机理现象的病例,并对该现象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旨在提示神经电生理与心脏电生理具有同源性,进一步拓宽电生理理论学习、延伸电生理诊断思维。

    颞叶癫痫脑电图"R-on-T"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