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草地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地学报

侯向阳

双月刊

1673-5021

zgcdxb@126.com

0471-4928361

010010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中国草地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级草地科学学术期刊,内容以我国草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兼纳开发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草地与牧草资源,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草地改良建设与培育利用、草地生态与保护、饲草料生产与调制加工、草业发展战略、草坪与环保、草学基础理论研究等,立足全国,面向世界,适于科研、教学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草地放牧饲养要素分析

    周道玮刘钟龄赵成振欧阳滔滔...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饲养牲畜是草地放牧的目标,放牧饲养牲畜是草地饲草资源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放牧饲养要素包括草地生产率、适宜载畜率、饲草质量、牲畜生长需要和采食量及放牧方式。本文对这些要素进行了归纳分析,目的在于推进发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并推导草地生产和保护性利用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草地生产率研究方法、适宜载畜率确定标准、划区轮牧区块数计算方法及间歇休牧期和放牧期确定方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基于土壤和气候,改善草地生产和饲草质量,制定适宜载畜率,确定合理放牧方式,满足放牧牲畜最佳生长需要,并维持草地健康,实现"双赢"或"三赢"。草地保护性利用关键技术:放牧场或割草场施肥,调整适宜的载畜率,延迟放牧及间歇休牧,确切的划区轮牧体系,放牧场和割草场等量配置,二时段饲养模式。

    草地生产率饲草质量载畜率放牧方式

    草地早熟禾PpSWEET1b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张然李根牛奎举钱永强...
    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SWEETs糖转运蛋白是一类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均存在的促进糖通过细胞膜流动的转运蛋白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以草地早熟禾品种蓝月为材料,以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PpSWEET1b基因,采用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获得了PpSWEET1b拟南芥过表达株系,并研究干旱和低温胁迫对转基因和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生理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低温胁迫下,PpSWEET1b过表达植株生长状态均优于野生型,叶片MD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但葡萄糖含量较野生型显著增加,抗旱性和抗寒性明显增强;PpSWEET1b过表达植株可能协同SWEET2和SWEET3共同参与了对低温的响应。此外,以叶片DNA为模板克隆了PpSWEET1b基因的启动子序列,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其含有多个与胁迫和激素响应、光响应相关的元件。综合以上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PpSWEET1b基因在耐旱和耐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草坪草抵抗非生物胁迫生物育种提供新的优异基因资源。

    草地早熟禾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功能验证非生物胁迫

    蒙古国西部地区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王风兰佟斯琴包刚雷军...
    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陆上生态体系而言,植物生理季节性变化是衡量其对气候转变反响的关键度量尺度,尤其对全球气温上升现象极为敏感的高纬度与高海拔地带的植物生理季节性。本研究借助MOD13A1卫星遥感资料,叠加温度与降水数据,剖析2000~2021年间蒙古国西部地区植被生长季始期(Start of growing season,SOS)、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ing season,LOS)以及生长季末期(End of growing season,EOS)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海拔依赖性变化机制。结果如下:(1)蒙古国西部地区的SOS主要集中在第90~125 d,近22 a来SOS呈微弱的提前趋势,提前幅度为0。23 d/a。(2)植被物候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表明,2月的气温和降水与SOS显著负相关(P<0。05),1月的气温和降水与SOS显著正相关(P<0。05),而EOS主要受8月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SOS主要受降水影响,高山草原、荒漠草原以及针叶林的SOS主要受气温影响,所有植被类型的EOS对温度的响应更大。总的来说,研究区植被物候与气候因子表现出季节性的差异,响应规律复杂。

    植被物候物候参数TIMESAT蒙古国西部地区

    磷添加对青海扁茎早熟禾各器官生物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王佳豪何克燕鲍根生徐航...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对植物体内氮代谢和氮效率均有促进作用,添加适量的磷肥有助于提高牧草产量和抗逆性。为探究不同磷添加下牧草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元素浓度的变化规律,本研究设置7个磷添加梯度(0、30、60、90、120、150、180 kg/hm2),分析了5龄青海扁茎早熟禾各器官(根、茎、叶)生物量的分配、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施磷量的增加能够显著影响青海扁茎早熟禾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其中90 kg/hm2施磷水平下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73。99%、7。31%;(2)随施磷量增加,青海扁茎早熟禾各器官碳、氮、磷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150 kg/hm2施磷水平下,根系氮和磷含量最高,较对照组增加37。05%和34。63%,而90 kg/hm2水平下,叶片氮和磷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60%和37。66%;(3)不同器官碳、氮、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叶片碳、氮含量高于根系,而根系磷含量却高于叶片;(4)各器官生物量与碳、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地上植株生物量(叶片、茎秆)与碳氮比、碳磷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由此可见,磷添加能显著调控青海扁茎早熟禾营养元素吸收和平衡能力,适度磷添加(90 kg/hm2)对高效利用高龄青海扁茎早熟禾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产意义。

    磷添加青海扁茎早熟禾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生物量

    野外白刺引种至同质园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研究

    王剑博单立山解婷婷杨彪生...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环境和遗传变异在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叶片功能性状变异中的相对作用,了解白刺生态适应性,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同质园引种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种源野外与同质园白刺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白刺叶片肉质化程度和含水量相对稳定,且无论在野外还是同质园内,肉质化程度和含水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野外白刺叶片生长受氮和磷共同限制,而同质园白刺只受氮限制,且野外白刺碳、氮、磷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同质园中消失,同质园中白刺叶片表型可塑性指数均低于野外。RDA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野外白刺叶片功能性状的主要因子,而降水是影响同质园白刺叶片功能性状的决定性环境因子。总之,白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其叶片性状存在着适应性分化,遗传因素决定其肉质化程度和含水量,环境变化会改变其组织密度和对氮、磷元素的利用方式,同质园环境对于白刺叶片性状的可塑性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荒漠植物叶片种源同质园表型可塑性

    9个裸燕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评价

    张心怡赵新玥田莉华王沛...
    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裸燕麦在低氮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情况,评价不同品种的耐低氮能力,本研究以9个裸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全氮(4 mmol/L,CK)和1/10 N(0。1 mmol/L,低氮)两个氮浓度,在苗期处理21 d后对裸燕麦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相比对照组:(1)裸燕麦的根长、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WDY5的地上部干重降幅最大,同时裸燕麦的株高除ZY8呈上升趋势外其他均呈下降趋势;(2)裸燕麦的硝态氮、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指标呈上升趋势,其中QY3的丙二醛含量升幅最小;(3)主成分分析将21个测定指标转换为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6%;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9个裸燕麦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耐低氮品种3个、中等耐低氮品种5个、低氮敏感型品种1个;计算耐低氮Z值对其耐低氮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耐低氮品种为QY3,氮敏感品种为WDY5。

    裸燕麦低氮条件生理响应综合评价

    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干热区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张德龙会英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苜蓿优良品种,在干热河谷区元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7年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的8个紫花苜蓿,在本区均能安全越冬,正常生长,生育期205~215 d。(2)株高最高的品种为WL525HQ,达到70。20 cm,与维多利亚、德钦、赛迪7号和WL712HQ品种有显著差异(P<0。05)。一级分枝数最高的品种为WL656品种,为27。20枝,WL712HQ和G8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茎叶比最高的品种为WL712HQ品种,为1。10,与德钦和赛迪7号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年均干草产量最高的是赛迪7号紫花苜蓿,显著高于德钦品种(P<0。05),2018年、2019年、2020年和三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4217。40 kg/hm2、32527。55 kg/hm2、22024。93 kg/hm2和29589。96 kg/hm2,所有参试材料在2018年和2020年每年可刈割8次,2019年为9次。(3)5号品种粗蛋白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分别为21。43%和0。25%。WL903品种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含量为23。51%。(4)经灰色关联度分析,8 个紫花苜蓿品种排名前 3 的为赛迪 7 号、WL525HQ、维多利亚。综上,赛迪 7 号、'WL-525HQ'、维多利亚表现较好,可在干热河谷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干热河谷紫花苜蓿生产性能营养品质评价

    不同非生物胁迫对紫花苜蓿WL712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沈英英杨雨薇李晓彤卢俊峰...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花苜蓿WL712为美国引入品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有一定范围的种植,具有高产量和高品质的优点,但该品种对部分非生物胁迫具有较差的耐受性。为了探究该品种对南方地区不同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以生长21 d的WL712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模拟了5种南方常见的胁迫,分别为高温、低温、干旱、渍水以及盐胁迫,通过测定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共8个生理指标来分析其综合生理抗逆性。结果表明,南方地区的5种胁迫皆对紫花苜蓿的生长生理造成了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其中高温、低温及渍水胁迫下,WL712的生长情况相对其他两种胁迫更差,其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受到严重抑制,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胁迫下的提升效果相对较弱;其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则在低温和渍水胁迫下受到严重抑制,叶片和根系中 3种抗氧化酶(POD、SOD和CAT)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综上所述,WL712自身具有相对较差的耐热性、耐寒性以及耐渍水能力,其中对低温和渍水尤其敏感,因此在南方地区进行种植时,应尽量避开低温潮湿和高热多雨的地区,或在种植前预处理并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证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紫花苜蓿WL712非生物胁迫抗逆性

    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

    舒欣苏晓丽闫利军熊艳丽...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SA(0。25、0。5、1。0、1。5和 2。0 mmol/L)对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添加0。25、0。5、1。0 mmol/L的SA均能减缓盐胁迫对老芒麦造成的抑制作用。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外源添加0。25 mmol/L的SA效果最为显著(P<0。05),此时老芒麦的种子发芽势、根冠比、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分别提高了32。58%、21。15%、69。48%和81。09%,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73。40%。本研究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外源SA能通过提高老芒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消除由ROS引起的氧化损伤等方式维持其正常生长。本研究可为老芒麦在盐渍化土壤地区的推广、应用及生态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老芒麦水杨酸NaCl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特性

    外源褪黑素对铅胁迫下狗牙根生长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刘云朝
    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农1号狗牙根和天堂328狗牙根为材料,在狗牙根种茎生长20 d后,以浓度0、5、20、50 μmol/L褪黑素对狗牙根进行浇灌处理,之后以浓度0、1000、2000 mg/kg醋酸铅溶液对狗牙根进行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未施用醋酸铅时,新农1号狗牙根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天堂328狗牙根(P<0。05)。铅胁迫导致狗牙根生长受阻,同时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在铅胁迫下,与对照相比,用20 μmol/L和50 μmol/L浓度的褪黑素预处理后的狗牙根表现出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增加。可见,褪黑素通过增强狗牙根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来清除铅胁迫下产生的自由基。

    重金属叶绿素渗透调节抗氧化酶非酶抗氧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