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减轻抗血管生成药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张嫄爽潘玉真朱颖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抗血管生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对比中药联合抗血管生成药与抗血管生成药所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安全使用肿瘤抗血管生成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2023 年 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53 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抗血管靶向药物治疗,观察组(28 例)使用抗血管生成药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5 例)使用抗血管生成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3%vs。68。0%)。观察组患者出血、贫血、血小板减少、腹泻、呕吐、蛋白尿、皮疹、手足麻木、口腔溃疡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药对于乏力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降低高血压及白细胞减少这两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中药治疗对于缓解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抗血管生成药不良反应恶性肿瘤中药

    基于治未病思想之理气健脾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研究

    闻哲赵静赵斌斌潘洋...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治未病思想之理气健脾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亚健康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艾司唑仑片)、治疗组1(方氏头皮针+温针灸)、治疗组2(方氏头皮针+温针灸+中医健康教育)三组,各30例,对三组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和药物治疗组相比,治疗组1和治疗组2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催眠药物使用、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评分均更低,且治疗组2各项评分比治疗组1低(P<0。0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1总有效率为83。34%,治疗组2总有效率为96。67%,和药物组相比,治疗组1、治疗组2的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组2比治疗组1高(P<0。05);和药物组相比,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后的HAMA、HAMD评分更低,且治疗组2两项评分均比治疗组1低(P<0。05)。结论 针对亚健康失眠患者应用基于治末病思想的理气健脾法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治未病思想理气健脾法亚健康失眠临床疗效睡眠质量

    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干预心梗后心衰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王琪刘欣王凯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干预心梗后心衰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纳入的 100 例心梗后心衰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5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2 周的临床疗效、心率、收缩压、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和安全性指标,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经过 2 周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00%)(P<0。05);治疗后 2 周两组收缩压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下降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周后两组患者LVEF值显著升高(P<0。05),NT-proBNP水平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两个心功能指标变化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 2 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死亡 1 例,对照组死亡 3 例,两组死亡率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干预心梗后心衰低血压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真武汤桂枝甘草汤加减心梗后心衰低血压临床疗效

    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对紫癜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毛婷彧刘劲松齐亮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中药加减对紫癜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021 年 9 月~2022 年 9 月于某院收治的 80 例紫癜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 40 例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 40 例进行小柴胡汤合升降散中药加减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尿素、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和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尿素、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D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 80。00%,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 95。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小柴胡汤加升降散中药加减治疗可显著改善紫癜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治疗效果。

    紫癜性肾炎升降散小柴胡汤免疫功能

    已上市K-RasG12C靶向药物的研发及其耐药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杨雪超杨扬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种类型癌症中KRAS发生突变,KRAS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癌基因。KRAS突变阳性癌症的发病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由于KRAS缺乏经典的药物结合位点,导致靶向KRAS的抑制剂药物研发一直以来面临着巨大挑战性。随着K-RasG12C抑制剂的出现,KRAS不可成药的神话已被攻破。目前全球范围内上市的两种K-RasG12C抑制剂是AMG-510 和MRTX849,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用药需求。了解成功上市药物有利于更好地研发新药。本文针对两款上市K-RasG12C抑制剂的研究以及该靶点面临的耐药机制研究进行总结和讨论,并总结了K-RasG12C抑制剂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治疗克服耐药性的方法。

    K-RasG12CAMG-510MRTX849耐药性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诊疗

    鲍一荣王垂杰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往往缺少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调查显示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十分确切,目前对所有症状均能改善的药物和方法尚未被研究出来,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对症治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对IBS-C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高效方法提供参考,使更多患者受益。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机制治疗

    新型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艾贝格司亭α临床应用

    蒋媛王美飒史桂玲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贝格司亭α是第 3 代新型长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为国家一类新药,具有提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谷值,缩短ANC恢复时间的作用,可用于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一级预防。本文就其发展历程、临床研究、适用条件、不良反应和新冠感染期的合并用药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艾贝格司亭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抑制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汤欢张文学邢培培简建波...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在乳腺癌新发病例中,早期乳腺癌的比例越来越高,但局部晚期乳腺癌仍是该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热点研究问题。由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具有远处转移率高、复发率高及总体生存率低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早期乳腺癌可通过手术完整切除治愈,但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差,多需要通过多学科讨论进行综合治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放射治疗是乳腺癌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控制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可分为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通过放射治疗预防肿瘤细胞转移,缩小肿瘤直径,提升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局部晚期新辅助放疗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分析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特点并对新辅助放疗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放射治疗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放射治疗治疗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胆管炎的诊疗进展

    杨新芬宋霞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增强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在晚期实体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已上市的ICIs主要包括抗程序性死亡 1(PD-1)及其配体 PD-L1 和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4(CTLA-4)单克隆抗体。ICIs可影响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导致机体正常免疫耐受的缺失,从而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严重影响治疗的连续性,甚至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胆管炎是ICIs消化系统罕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ICIs相关胆管炎的流行病学、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管理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鉴别及管理ICIs相关胆管炎提供参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胆管炎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脏器功能保护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

    刘丽莎蒋朝阳胡爱民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可在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失调后发生,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及产物引起的复杂的炎症紊乱综合征,炎症因子风暴最终可能导致机体各个系统及脏器功能紊乱,甚至脏器功能衰竭,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选择性α2 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大量的临床实验和基础研究均证实,DEX可通过减少脏器炎症反应,激活抗凋亡信号通路,减轻细胞损伤,对颅脑、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定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保护不同器官功能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脓毒症右美托咪定器官功能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