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肠外表现患者的药学监护

    白凤丁瑞峰刘欣董志强...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 1 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坏疽性脓皮病、膝关节肿痛、踝关节肿痛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制定药物治疗与监护计划,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方法 结合患者的疾病史,根据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与医生沟通药物的选择、用药剂量及药物使用原则,对患者治疗方案由英夫利西单抗转换为托法替布治疗的风险与获益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药师从药学角度出发,参与临床治疗,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依从性,保障了用药安全。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制定药学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服务,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升患者就医幸福感。

    英夫利西单抗溃疡性结肠炎托法替布坏疽性脓皮病膝关节肿痛踝关节肿痛

    某院2017~2022年期间抗感染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朱小明陈芝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某院 2017~2022 年期间抗感染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用药分析。方法 收集 2017~2022 年期间抗感染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50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给药途径、发生不良反应的抗感染类药品分布、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报告类型和报告人职业分布等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抗感染类药品的用药启示。结果 500 例抗感染类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男女比例为 1。07:1,平均年龄(50。63±20。87)岁。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比为85。60%。抗感染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涉及抗感染药品 21 个类别、89 个品种。喹诺酮类 142 例(28。40%)是排在首位的药品种类。左氧氟沙星 42 例(8。40%)是排在首位的单品种。抗感染类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占比最高的是全身反应 121 例(24。20%)。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74 例(14。80%)、过敏反应 38 例(7。60%)、血小板减少 36 例(7。20%)、肝功能异常 29 例(5。80%)等。感染类药品不良反应一般 460 例(92。00%),占比较大,新的及严重的 40 例(8。00%),占比较小;从报告人的职业角度看,医生报告 223 例(44。60%),护士报告 200 例(40。00%),这两类占比较大。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抗感染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构成、给药途径、发生不良反应药物的类别及品种、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报告类型和报告人职业分布,启示临床在应用抗感染类药品时,一定要严格依据患者的生理特点、具体病情以及疾病病理本身等给予针对性用药,更要重视抗感染药品的给药途径、给药速度,实时监测给药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避免或减少抗感染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感染类药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基于真实世界监测数据分析吡拉西坦注射剂不良反应

    黄静冯亚楠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吡拉西坦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用药特点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17~2022 年河北省内吡拉西坦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12 例吡拉西坦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主要集中在中老年患者(>85%);涉及的药品以高浓度(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为主;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全身性损害(28。55%)和皮肤及附件损害(24。31%)。结论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持续加强上市后产品监测,特别是对老年患者使用吡拉西坦的用药监护。临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并密切监测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吡拉西坦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安全性

    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分析

    叶东升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方法 将某院 2020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ID方案、IRD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的相关性,以及化疗后的反应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者的总体反应率为 55。00%(33/60)。肾功能正常、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Ⅰ/Ⅱ期、既往接受过一、二线治疗、细胞遗传学标危患者的总体反应率显著高于肾功能不全、ISS分期Ⅲ期、既往接受过二线以上治疗、细胞遗传学高危患者(P<0。05)。ID方案和IRD方案的总反应率分别为 48。15%和 60。6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期间的安全性总体良好,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67%。结论 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治疗效果良好。

    多发性骨髓瘤伊沙佐米安全性临床疗效

    米索前列醇的超说明书应用与安全性回顾性分析

    赵静童艳丽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实际超说明书应用及安全性,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山市人民医院 2018~2022年间米索前列醇发生的不良反应(ADR)报告,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在更换药品生产厂家前,米索前列醇发生ADR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可能与给药途径的选择、药品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患者的用药交待等有关。结论 由于ADR发生数增多和新的严重的ADR类型的出现,临床药师需要加强该药品的用药安全分析并密切关注。

    米索前列醇药物不良反应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安全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炎症应激及Nrf2/HO-1通路的影响

    孔维健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炎症应激及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通路的影响。方法 纳入于 2022 年 6 月~2023 年 12 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 6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予以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镇静。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两组镇静前(T0)、镇静 10 min(T1)、镇静 30 min(T2)、停药后(T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术前、术后 12 h患者炎症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及Nrf2/HO-1 通路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术前 1 d和术后 1 d的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0 时,两组HR、MAP、SpO2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 时点观察组HR、MAP、Sp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IL-6、TNF-α、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h,两组IL-6、TNF-α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NE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rf2、HO-1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h,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MMSE、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应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镇静,与单用咪达唑仑比较,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炎症应激负荷,保护认知功能,其潜在机制可能与Nrf2/HO-1 通路有关。

    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髋部骨折认知功能炎症应激Nrf2/HO-1通路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辅助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爽张秀军孔敬波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辅助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9月期间天津医院收治的96例LEASO患者资料,根据药物辅助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51 例)。两组均择期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辅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下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踝肱指数(ABI)、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 6 个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 1 个月后足背、胫后、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及ABI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 1 个月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辅助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利伐沙班氯吡格雷

    盐酸坦洛新联合呋塞米治疗对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排石成功率的影响

    陈庆鹏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坦洛新联合呋塞米治疗对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排石的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9月~2023 年 6 月纳入的 128 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呋塞米治疗,64 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坦洛新治疗,64 例)。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成功率、成功排石者排石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疼痛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输尿管的排石成功率较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输尿管排石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疼痛情况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采用盐酸坦洛新联合呋塞米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患者疼痛情况,缩短排石时间,提高排石成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排石成功率呋塞米盐酸坦洛新不良反应

    七氟烷复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

    黎健君刘珍珍杨珮陆立仁...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2023 年 9 月~2024年 2 月纳入的 92 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小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其中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艾司氯胺酮作为围麻醉期主要全麻用药,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作为围麻醉期主要全麻用药。观察两组患儿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对比两组患儿在PACU停留期间躁动、疼痛评分及复苏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入室时(T0)、手术结束时(T3)的HR、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拔除气管插管时(T4)的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不同时间点的SpO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 15 min观察组的全麻苏醒期儿童全麻躁动评分(PAED)和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部分患儿静脉给予丙泊酚或舒芬太尼处理后,拔管后 30 min两组患儿的PAED和m-CHEO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中采用七氟烷复合艾司氯胺酮全麻,可使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复苏时间更短,并且可有效缓解苏醒期的躁动和疼痛情况,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艾司氯胺酮七氟烷舒芬太尼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

    来氟米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戴文玲张金玲黎海冰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罗定市中医院风湿门诊收治的90例RA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联合组,各30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2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联合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三组治疗后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晨僵持续时间]、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密度(BMD)、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血沉(ESR)、白介素-1β(IL-1β)]及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且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晨僵持续时间短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ESR、CTX-Ⅰ、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BGP、BMD水平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能有效改善RA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清炎症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来氟米特塞来昔布类风湿关节炎骨代谢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