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杨耀光

双月刊

2095-3887

xumuchj@163.com

0931-2656124,2115279

730050

兰州市小西湖硷沟沿335号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Journal China Herbivore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畜牧科技期刊。《中国草食动物》杂志的前身是由全国农口具有广泛影响,并拥有众多读者群的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农业科技期刊《中国养羊》、《草与畜杂志》两刊合并更名而成。在两刊合并前,《中国养羊》、《草与畜杂志》就已经分别出版发行了18年和17年。《中国草食动物》主要刊登包括羊(重点)、牛、兔、马、驼、鹿、鸣、鸭、鹅、驼鸟等在内的各种节粮型草食动物的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繁殖技术、饲养管理、饲草料生产、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畜牧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经验,同时刊登国内外畜牧科技动态和商品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藏桑桑牦牛FGF1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王佟余道宁马超凡张明昊...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牦牛FGF1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桑桑牦牛心脏组织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FGF1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FGF1基因在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桑桑牦牛FGF1基因的CDS区序列长468 bp,共编码155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发现,桑桑牦牛与牛和瘤牛的同源性最高(99.8%),与鸡的同源性最低(73.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桑桑牦牛FGF1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51,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该蛋白存在7个糖基化位点和29处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与FGF22、TGFB1和FGF17等蛋白存在主要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FGF1基因在桑桑牦牛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

    桑桑牦牛FGF1基因克隆组织表达

    拟合杂交肉羊生长曲线及构建60、180日龄体重校正公式研究

    靳善宁王海锋野丽锋白蓉蓉...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杂交肉羊的生长发育规律,选取生长发育良好的南湖杂交羊(南丘羊×湖羊,NH)、陶湖杂交羊(陶赛特羊×湖羊,TH)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拟合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分析NH、TH羊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构建NH、TH羊达到60日龄(断奶)和180日龄时的体重校正公式.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生长曲线,其中Von Bertalanffy非线性模型对NH、TH羊的拟合度最高.在目标日龄段,构建NH母羊达到60日龄(断奶)的体重校正公式为W60校(kg)=W实×18.254/[18.254+0.049 3×(T实测日龄-60)],达到180日龄的体重校正公式为W180校(kg)=W实×30.956/[30.956+0.051 5×(T实测日龄-180)];TH母羊达到60日龄(断奶)的体重校正公式为W60校(kg)=W实×17.087/[17.087+0.043 9×(T实测日龄-60)],达到180日龄的体重校正公式为W180校(kg)=W实×31.869/[31.869+0.093 4×(T实测日龄-180)].

    杂交肉羊生长曲线体重校正公式

    牛、羊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检测

    白崇生刘万华王功帅陈占莉...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陕西榆林地区牛、羊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及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集746份牛、羊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大肠杆菌特异性引物phoA PCR鉴定,并对鉴定得到的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对5种钝化酶基因AadA1、AbdB、Aph(3′)-Ⅰ、Aac(6′)-Ⅰb、Aac(3′)-Ⅱ进行PCR检测和同源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榆林地区大肠杆菌总检出率为42.49%;牛、羊源大肠杆菌对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链霉素(70.7%)、卡那霉素(64.3%)、阿米卡星(47.9%)、庆大霉素(45.1%)、新霉素(39.4%)和妥布霉素(30.3%);多重耐药率(耐3种及3种以上药物)为67.0%;耐药基因AadA1和Aph(3′)-Ⅰ的检出率分别为79.5%和83.0%.综上表明,榆林地区检出的牛、羊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比较强,耐药基因以AadA1、Aph(3′)-Ⅰ为主.

    牛、羊源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敏试验耐药基因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小承气汤治疗马肠梗阻的作用机制

    尚立宏李宏胜韩庆彦白东东...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梗阻是马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小承气汤是治疗肠梗阻的经典方剂.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阐明小承气汤治疗马肠梗阻的作用机制.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检索了小承气汤的全部化学成分和靶标,然后利用STRING、DAVID、NCBI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靶点-通路网络,筛选小承气汤的活性化合物和靶标,建立治疗马肠梗阻的小承气汤网络图,研究分析小承气汤治疗马肠梗阻的GO、KEGG通路.结果表明,通过OB、DL和Caco-2筛选出16个有效化合物和32个对应靶标;小承气汤作用于马肠梗阻的PPI网络图包含45个靶点,主要关键靶点为TP53、ESR1、NCOA1、NCOA2、IGF1、MAPK14等,其中与马肠梗阻直接相关的靶点主要有TP53、ESR1、TGFB1、MMP9、HSP90AB1;共有24个基因本体(GO)条目和7条KEGG通路.说明小承气汤可能通过泽兰黄醇、决明内酯、胡萝卜苷_qt、β-谷甾醇、桉树醇、异橙黄酮等调控TP53、ESR1、NCOA1、NCOA2、IGF1、MAPK14等蛋白的表达.并通过肿瘤通路,MAPK信号通路,肿瘤蛋白聚糖,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治疗马肠梗阻.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生物学验证.

    网络药理学小承气汤马肠梗阻

    绵羊精液中X、Y精子比率快速评价方法的建立

    古丽孜巴·艾力李伟建艾力亚木·土尔衮张慧...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建立以TaqMan荧光PCR为基础的快速检测绵羊X、Y精子比率的方法,为绵羊X、Y精子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分别针对X、Y染色体特异性基因F9和SRY设计引物与探针,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片段扩增、质粒连接、扩增提纯后按不同比率混合构建标准曲线,计算拟合方程.并通过对3份商用X、Y性控精液及2份鲜精进行测定来检验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商用X性控精液中X精子的比率分别为(89.46±3.37)%、(89.86±2.85)%、(90.02±2.19)%,商用Y性控精液中Y精子的比率分别为(89.02±2.68)%、(88.21±2.63)%、(88.72±3.93)%,检测结果与质控报告所标注的X、Y精子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鲜精的检测结果表明,X、Y精子比率分别为(49.86±2.90)%、(49.30±2.10)%,与理论值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研究建立的以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快速检测绵羊X、Y精子比率的方法速度快、检测所需精液体积小,准确性、稳定性及可靠性高,能够为绵羊X、Y精子分离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绵羊性控精液X、Y精子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

    不同毛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10个候选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柴婷左晓佳赛迪古丽王乐...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可能影响动物毛色的10个候选基因(TCF25、TYR、TYRP1、ASIP、KIT、MITF、EDNRB、SLC7A11、MC1R和DCT)与巴什拜羊毛色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0只1周岁不同毛色(棕色、白色和黑色各10只)被毛的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与毛色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了研究,所有数据使用SPSS 2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毛色被毛巴什拜羊皮肤中,TCF25、ASIP和EDNRB基因在白色被毛皮肤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黑色和棕色被毛皮肤(P<0.05);TYR、TYRP1、DCT和MC1R基因在黑色被毛皮肤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白色和棕色被毛皮肤(P<0.05);MITF基因在棕色被毛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和黑色被毛皮肤(P<0.05),而KIT和SLC7A11基因在不同毛色皮肤组织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TCF25和ASIP基因主要与巴什拜羊白色被毛性状相关,TYR、TYRP1、DCT和MC1R主要与巴什拜羊黑色被毛性状相关,而MITF和EDNRB基因参与调控巴什拜羊棕色和白色被毛性状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毛色性状巴什拜羊毛色相关基因qRT-PCR

    西门塔尔牛输精后21天彩色多普勒预判妊娠方法的建立

    艾力亚木·土尔衮常站站古力孜巴·艾力李伟建...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应用彩色多普勒开展黄体血流评估、预判西门塔尔牛在配后21d妊娠情况的方法,选择98头西门塔尔牛进行定时输精,配后21d使用B超、彩色多普勒进行卵巢检查,采集黄体的最大面积、黄体血流面积;同时采集血样分析激素水平,在配后35d进行B超孕检,对比分析妊娠情况.结果表明,在配后21d通过主观预判检出8头空怀牛,以血流面积为预判标准预判检出26头空怀牛,以血流黄体比预判标准预判检出23头空怀牛,配后35dB超检查出36头空怀牛;妊娠牛孕酮(P4)、雌二醇比孕酮(E2/P4)水平均极显著高于空怀牛(P<0.01);使用血流黄体比预判标准对空怀牛的灵敏性为100%,可以用该方法尽早发现空怀牛,相较于配后30~35dB超检查妊娠,配后21d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让空怀牛提前9~15 d再次进行定时输精.

    西门塔尔牛早孕检查彩色多普勒曲线下面积空怀预判

    育成期黄淮山羊公羊能量需要量研究

    胡红伟崔贺婷赵永静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育成期黄淮山羊公羊的能量需要量,选取体况健康、体重30 kg左右的6月龄黄淮山羊公羊50只,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代谢能(ME)水平为8.02、8.71、9.40、10.08、10.76 MJ/kg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①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育成期黄淮山羊公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组的AD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MI显著高于A、B、E组(P<0.05).各组间的料重比(F/G)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C组的F/G最低.②C组CP(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B、C组Ash(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E组ADF(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5),B、C、D、E组P(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③C、D、E组的GEI(总能摄入量)、CH4E(甲烷能)、ME(代谢能)、DE(消化能)均显著高于A、B组(P<0.05).④对育成期黄淮山羊公羊的ME、ADG(g)和代谢体重(W0.75,kg)进行了二元回归分析,得到其代谢能需要量公式ME(MJ/d)=0.274W0.75+0.048 5ADG(R2=0.825).由此得出,在本研究条件下,育成期黄淮山羊公羊适宜的饲粮能量水平为9.40 MJ/kg,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0.274 MJ/(kgW0.75·d).

    黄淮山羊育成期公羊能量需要量表观消化率

    三代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家畜雄性生殖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兴东郭宪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雄性家畜优良的繁殖性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家畜种群的改良和生产性能的提升,而睾丸正常发育是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及有效繁殖力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睾丸发育及精子发生的各项研究中.其中三代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深入研究家畜雄性生殖及精子发生机制的有效工具.文章综述了雄性睾丸发育,三代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睾丸发育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揭示出与雄性生殖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和途径,为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及研究生殖疾病的病因提供参考依据.

    三代测序单细胞转录组雄性生殖

    反刍动物抗蠕虫药研究进展

    姚学强李江王娟周凯仁...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寄生虫病在反刍动物中广泛流行,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临床通常使用化学疗法来防治.但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性问题在畜牧业中愈发严重,给公共卫生安全和反刍动物养殖业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选用高效、广谱、低毒、投药方便、价格低廉、低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寄生虫药是治疗动物寄虫病的基础,而通过联合用药、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的方式,可维持和延长驱虫药的药效.文章基于世界各地反刍动物蠕虫病的现有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反刍动物蠕虫病的流行现状、危害以及抗蠕虫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反刍动物蠕虫病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反刍动物蠕虫病抗蠕虫药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