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曾翔

月刊

1006-9860

cetzazhishe@188.com

010-66490927

100031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中国电化教育/Journal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利维坦"风险及其规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

    杨宁霞唐爱民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万物数字互联互竞的全新网络景观和社会风险治理的新型阵地中,"数字利维坦"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介入及其诱发的教育价值认同失落、数据信息失真、技术监管失效等多重风险的频发,直接加剧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利维坦"风险的严重性.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其生成动因不仅在于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责任主体的模糊性机理、忽视教育数字化转型外在生态的不确定性机理以及过度掩饰教育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的复杂性机理,而且在于尚未明晰教育数字化转型制度式微的内生性机理.因此,以主体责任明晰构筑多元协同的行动框架,以外部生态优化筑牢"第五疆域"的安全屏障,以技术架构完善强化教育转型的内在支撑,以风控体系健全提升风险治理的制度自信,是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利维坦"风险的有效策略.

    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利维坦"风险社会理论

    从"屏上学"到"事上见"的学用差距何以缩减——基于教师数字化学习典型实践的多案例分析

    史逄玉王新宇柏宏权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的数字化学习成果需要在真实情景与实践运用中得以涵育和提升,但在实践中教师所学与实际教学应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影响了教师数字化学习的成效,也制约了教育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基于此,该研究从全国72份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中选出典型案例,依据赋权增能理论,聚焦教师数字化学用参与主体的组织模式,从教育部门、学校、社会机构和一线教师四大主体入手,赋予统筹领导权、组织决策权、按需调配权和自主能动权,归纳出区域统筹机制、以用促学机制、需求导向机制、人机协同机制和内生驱动机制5种缩减普通中小学教师数字化学习学用差距的适配机制.最后从形式创新、合作推动和资源再生的视角阐述教师数字化学用差距的纾解路径,以实现教师数字化学用的方式创新、满足教师数字化学用的个性诉求并推动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教师数字化学习赋权增能理论学用差距多案例分析基础教育

    具身交互:智慧学习环境下身体在场的互动观

    杨重阳武法提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学习环境中身体意义在教学交互中的缺失,使得课堂教学变革难以从深水区突围.身体在场成为教学变革的核心突破口.该研究首先依托现象学哲学的发展脉络,溯源身体在场的理论基础,解读现象学、认知科学、交互系统设计、教育元宇宙等领域中身体在场的侧重点,从中抽取出"身体在场"的具身性本质.其次,依托具身性的演化路径,从互动观视角重构身体在场的理论体系,即具身交互理论.该理论秉持"身体参与意义建构的体验性交互活动"的观点和"感知-行动-反思"的循环结构,支持身体、大脑与环境协同参与意义建构,体现出基于身体感知、感知为了行动、行动伴随意义的特征.最后,通过归纳并融合教学交互模型与具身交互模型的双重优势,结合具身交互的本质内涵和循环结构,生成具身交互模型的设计原则和行动机制,构建由"被动感知交互、主动感知交互、行动交互和反思交互"组成的、以学为中心的RBAP模型,明确四要素及相互作用关系、智慧学习环境对四要素的支持作用,助力具身交互行为的识别、具身交互教学设计的开展与具身交互程度的评估,继而突破理论的桎梏实现常态化应用.

    智慧学习环境现象学身体在场具身交互RBAP模型

    数字教育时代的高校师生互动与关系重塑

    李腾子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等教育进入数字教育时代,"主体/客体"传统二元结构受到挑战,高校师生互动和关系结构正在发生转变.该文探究了数字教育时代高校师生互动的变革特征、技术逻辑与发展趋势,认为技术革新重新定义了师生互动概念,广泛改变了师生互动场景,迅速调整了师生关系结构,为师生关系网络注入了新的技术内涵.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教育时代高校师生互动的价值,并就重塑师生关系、强化师生互动、提升教育质量提出了对策建议.

    数字教育师生互动师生关系技术策略

    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应用形态、场景及功能探析

    陈海霞周立林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创新,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越来越成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教学载体.该研究对职业教育教材形态变迁及应用形态差异做出学理分析,并将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划分出助教、助学、教材实施更新、多媒体展示、融入、交互、质量评估以及智能推送八类应用功能,对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及功能面向进行全面剖析,最后基于应用场景探究了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应用功能发展策略,为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发展建设提供可行参考.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应用形态应用场景功能面向

    高校在线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杜嘉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在线课程的建设和纯线下传统教学向混合式教学新生态的变革.疫情后,在线课程成为常规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带来了对在线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新探索.然而,当前高校线上教学评价在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逻辑三个方面均存在较大误区.该文提出教学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基于这些原则构建了一个包含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型,且对模型进行了实践验证,为高校在线课程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在线课程教学评价定性评价以学为中心课程思政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路径——评《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周杨
    2409-13页

    国际化和信息化趋势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及解决对策——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段婧
    2409-2-2409-3页

    多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应用——评《信息技术与幼儿外语教育整合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傅晨
    2409-12页

    最大变量到最大增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境遇与未来——评《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

    李欣倩
    240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