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大学生就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大学生就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

徐立

半月刊

1009-0576

wangdacheng@vip.sohu.net

010-82331236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38号柏彦大厦

中国大学生就业/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供需对接 协同发力共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林蕙青
    3-5页

    "就业新征程——中国特色大学生就业理论体系建设"教育行指委论坛综述

    李健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1月25日,"就业新征程——中国特色大学生就业理论体系建设"教育行指委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实践体系、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等多个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大学生就业理论体系生涯教育就业指导

    大学生生涯教育学科建设思考与探索

    祁超赵北平谢宝国
    9-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大学生生涯教育学科建设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对大学生生涯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大学生生涯教育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提出大学生生涯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学科定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和学科管理等方面.构建了两个大学生生涯教育的理论模型,包括生涯发展结果模型和生涯教育基本逻辑模型.

    大学生生涯教育学科建设

    高校毕业生教育行业就业供需分析、主要挑战与对策建议

    王娜李健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行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流向.本文基于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和教育行业用人单位招聘状况调查,研判教育行业就业形势,分析行业供需特点.针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给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教育行业高校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希望-行动"理论:内涵意蕴、核心逻辑与价值启示

    刘海滨刘瑞丰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希望-行动"理论是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领域的前沿成果,它以自身模型提供的方法论为核心内容,以创造和追求生涯浮流体验为目标指向,二者共同构成了其内涵意蕴."希望-行动"理论连接行动与目标、策略、动力,发展教育对象的希望-行动胜任力,借以点燃教育对象心中的希望,激活教育对象行动的内驱力.应合理借鉴"希望-行动"理论,进而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态的"两个转向",推动实现教育生态系统、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的"五个创新".

    "希望-行动"理论生涯浮流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

    邱化民石垠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高素质教师.高校师范生作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人才支撑,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在理论层面上包括师德践行、教学实践、综合育人和自主发展等多方面,在实践层面上结合课程教学、学校文化、社会资源和网络平台四大层面开展.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需要优化师范生专业建设,健全多场域育人机制,培养具有未来教育家精神和承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优秀教师.

    新时代师范生培养职业素养教师教育教育强国

    中国大学生灵活就业:从"是什么"到"怎么办"

    陈姚周文霞李佳琦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灵活就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从职业生涯教育的角度切入,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和调查访谈,希望厘清当前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与标准就业、传统的灵活就业、国外灵活就业等的区别和发展趋势,回答当代中国大学生灵活就业"是什么".并在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挖掘灵活就业与社会产业变革、大学生职业过渡等的关联性,分析应该"怎么看".同时,围绕"怎么办"和"办得好",以机制研究为落脚点,主张通过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地图构建、全方位的生涯教育实施落地、全员化的生涯教育发展行动,逐步构建适应大学生灵活就业需求和趋势的生涯教育体系及职业发展体系.

    大学生灵活就业职业过渡职业生涯教育职业发展

    "00后"大学生就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江西省代表性高校的调查

    吉登艳罗小娟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析"00后"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契合大学生需求科学引导其就业、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江西省代表性高校"00后"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对"00后"大学生就业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00后"大学生有"慢就业"现象出现;就业以稳定性和保障性相对较强的党政或事业单位为主导选择;性别、年级、专业类别、学习成绩、创业经历、网络信息获取效率、宏观环境对职业选择观念的影响均对"00后"大学生就业倾向具有显著影响.为提升"00后"大学生就业效率与质量,应多方联动助力"00后"大学生理性择业;结合"00后"大学生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方案并引导其理性看待宏观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影响.

    "00后"大学生就业倾向影响因素政策建议

    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编

    51-52页

    "学农为农"就业观培塑路径与实践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廖鹏杨洋张强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塑涉农大学生科学就业观,能最大限度释放农科人才培养红利,提升其到基层和农业相关行业就业的充分性、稳定性和职业契合度.综合考虑地方农林高校涉农人才培养需求、新农科建设需求、更高质量充分就业需求,本文提出优化基于校本资源的"学农为农"就业观培塑模式,建立校本生涯文化就业育人环境和机制,深化一二课堂贯通式培养改革,优化校地企融通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完善涉农人才服务行业就业精准供需匹配机制,并阐述四川农业大学的实践与创新举措,为地方农林高校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观培塑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就业观涉农人才培养基层就业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