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大学生就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大学生就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

徐立

半月刊

1009-0576

wangdacheng@vip.sohu.net

010-82331236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38号柏彦大厦

中国大学生就业/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归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陕西省48所高校的调查

    唐黎刘亦婷杨忠杨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除了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外,大学生的就业认知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就业心态极端化、就业选择趋同化、就业情绪懈怠化、就业动机理想化四个方面.通过对陕西省48所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就业选择、就业认知两个维度出发,剖析当前毕业生形成就业认知偏差的六个主要原因.力图从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媒体、家庭、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共同发力,减少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偏差,以期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认知偏差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温习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其就业状况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针对应届毕业生、在校低年级学生、校友和用人单位四个不同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其高校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开展相关研究,分析了学生就业现状,指出了当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也为其他高校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影响因素

    "专创融合"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通识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高泽金尹慧玲刘玲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观、学习力、表达力等通识能力的提升,需要完整的、真实的场景.但高等教育中却不断割裂真实场景,以专业为名,把一个完整场景下的知识,硬生生地分成多种不同的课程,分布于不同的学期,由不同的老师去讲授.把一门课程分割到整个学期,用一个学期的碎片式的学习方式去开展学习.这种专业教育,忽略了人的认知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综合性,把一个完整的知识和技能分割得支离破碎."专创融合"背景下的创业场景是学校和专业教师以专业为出发点和归宿、逐步用创业的场景去打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目标,在创业场景中能够实现职业院校学生通识能力的完整提升.

    专创融合创业教育通识能力真实场景

    高职院校以赛提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傅伟王盛颜正英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技术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产业融合的日益加深,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学生存在对互联网技术和创业机会的认知误区,导致其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为此,我校深入挖掘新时代学生技能培训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新特征新需求,系统性构建"赛创五维框架",包括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模块建设、学生技能实训、创新创业实战和学校体制机制建设,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赛创五维框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绩效研究——以江苏为例的量化分析

    蒋晨阳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水平与就业工作成效高度相关.基于江苏2017-2022年调查数据,分析毕业生求职绩效、用人单位招聘绩效、就业岗位供给绩效,阐释市场的校园化、社会化发展路径,以及市场季节性、竞争性、可靠性运行特点对绩效的影响,提出"三驱两化"发展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成本绩效校园化社会化

    数字经济时代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挑战、机遇与对策

    张冰华刘明浩
    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融入实体经济,推动数据成为经济发展关键生产要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数字经济引发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非标准就业增加等一系列变化给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与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机遇与挑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激活数字经济就业促进效应、深化数字化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改革、构建数字化人才"选用育留"长效机制等,推动毕业生提升数字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数字经济高质量就业毕业生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

    "两主三双一核心"工作模式全力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吉林大学

    封2页

    《中国大学生就业》征稿启事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