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地质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地质教育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教育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吴淦国

季刊

1006-9372

bjb3162@cugb.edu.cn

010-82323162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教育/Journal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惟一一份地学教育与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是地学教育研究人员、各级领导、教育管理和师生员工的学术论坛、决策参谋和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球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入"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探索

    秦奔密文天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地质学"课程是地球科学类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作为先导性基础课存在着课程知识内容广、知识点散且深度不足等特点,导致了学生知识掌握困难、缺少实践、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内飞速发展.笔者尝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结合知识图谱以及问答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并配合翻转课堂、课后线上教学等方式,合理整合知识结构并让学生实践,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

    "地质测试分析技术"课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探索

    张湜溪吴会婷韩杨春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质测试分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大型仪器设备不足、学生参与度低、学习被动等问题,本文探讨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在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与优势.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特色,设计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元素、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X射线衍射光谱法测定高岭石等多个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模拟真实的实验场景和实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每种地质测试方法,实现实验技能的提高.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拓展了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虚拟仿真地质测试分析实践教学

    虚拟仿真技术在"铀资源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张健许德如李增华王凯兴...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逐渐应用到教学领域,引领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本文以"铀资源地质学"课程为例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应用探索,秉持"虚实结合、以虚补实、以实助虚"的原则,构建了铀矿物与矿石虚拟仿真实验,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实验环节的缺失.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本门课重点内容——不同类型铀矿床成矿模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不同类型铀矿床的成矿过程,将抽象的成矿模式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学生可以进行交互式实验,如改变围岩组成,观察成矿特点.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更在潜移默化中锤炼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与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符合时代和行业需求的"核地学"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虚拟仿真铀资源地质学教学应用人才培养

    地矿类专业本科生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与融入——以"地层古生物学"课程为例

    吴会婷张湜溪张阳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当下本科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高校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可以很好地指引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地层古生物学"课程是地矿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情况,结合虚拟仿真实验的使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在专业课程中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民族自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磨炼学生的个人意志,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地矿专业地层古生物学虚拟仿真

    庐山人文地理实习设计——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

    李全林爱文刘殿锋陈奕云...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中人文地理部分的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既与庐山丰富的人文资源不符,也影响了实习内容的完整性.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首先将人文地理部分的实习定位为教师深度参与的全学科融合研究性实习,然后从实习内容、路线、流程、评价等方面,对庐山人文地理实习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设计.研究结果有利于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实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为其他高校庐山实习提供参考.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研究性实践教学庐山

    地质专业研究生出国留学意愿调查与培养策略分析

    侯通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目前留学输出人数最多的国家,但地质专业研究生留学人数少于很多热门专业.为探究地质高校研究生出国留学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研究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了留学方式、留学目的和留学阻力等多个方面对研究生留学意愿的影响.调研表明,研究生留学意愿普遍较高,但对必要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支持决策的信息普遍不足.地质专业相较其他专业有其特殊性,笔者提出了相对应的导师培养策略(科研支持、信息支持、思政支持等)、高校培养策略(教学支持、平台支持、政策支持等)和国家培养策略(学科支持、考核支持、安全保障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世界,为地质行业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

    研究生留学意愿影响因素地质专业培养策略

    地质行业特色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路径思考

    路一丹赵美英邓雁希魏晓燕...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当今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行动指针,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日益成为高校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热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使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从发刊数量、主题分布以及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对目前地质行业特色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体系建设、教师提升和课程有机融合等角度出发,对如何积极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目标进行探讨,促进地质行业特色高校完善育人育才建设.

    课程思政地质行业高校现状分析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内生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

    褚雕心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内生学习动机在家庭亲密度和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家庭适应性则无显著影响.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内生学习动机大学生

    第二届"高等学校地球科学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与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封4页

    《中国地质教育》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