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妇幼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妇幼保健
中国妇幼保健

孙铎

旬刊

1001-4411

zgfybj@jl.gov.cn

0431-88929639,88923066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中国妇幼保健/Journal Maternal &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方针为:贯彻党的宣传政策,执行国家一系列出版政策法规,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紧密配合全国妇幼卫生领域的科研成果,适宜技术,科学依法管理和学科建设理论等理论与实践经验。是国内唯一融方针、政策,管理和学术为一体的行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语音训练对学龄前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潘娟娟陈雪尔程佩锋谢庆凤...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语音训练对学龄前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学龄前FAD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语音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则予以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语音训练,两组患儿均训练3个月。评价两组患儿的训练效果,并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前、3个月后语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训练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5,P<0。05)。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语音清晰度为(84。34±6。90)分,较对照组的(75。67±6。09)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7,P<0。05)。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下颌部、唇口部、舌口部及整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31。89±4。65)分、(28。90±3。41)分、(58。67±6。93)分及(119。46±11。57)分,对照组分别为(27。34±4。12)分、(24。56±3。05)分、(54。23±6。71)分及(106。13±10。23)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73、7。348、3。565及6。686,均P<0。05)。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生理、情感、社交及学校表现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分别为(29。18±3。64)分、(17。90±2。01)分、(17。01±2。03)分及(18。00±1。73)分,对照组分别为(25。51±3。00)分、(13。23±2。00)分、(14。00±1。90)分及(15。60±1。80)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27、12。757、8。385及7。446,均P<0。05)。结论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语音训练可有效提高FAD患儿语音清晰度,强化其口部运动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

    功能性构音障碍学龄前儿童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语音训练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氢氯吡格雷片对川崎病患儿炎症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朱未未陈惠杨小敏林敏...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氢氯吡格雷片对川崎病患儿炎症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川崎病治疗的临床100例患儿的病历资料,通过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联合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统计两组患儿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儿疼痛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4+/CD8+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淋巴结消散时间、住院时间、WBC、PLT、VAS评分、CD4+、CD4+/CD8+、CRP、PCT及IL-6水平均降低(均P<0。05);CD8+水平升高(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使用后,川崎病患儿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均降低,血常规基本恢复正常范围,免疫功能和机体炎症反应均得到提升和减轻,患儿疼痛程度也得到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川崎病甲基强的松龙氢氯吡格雷片炎症因子疼痛程度

    厦门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筛查结果分析

    陈海明黄宇戴淑惠王涛...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厦门地区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常见过敏原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HSP患儿的诊疗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376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19种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其临床诊疗资料,分析其过敏原的阳性分布特征。结果 厦门地区376例HSP患儿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病例185例(49。2%),其中54。1%(100/185)的阳性病例存在混合致敏情况。在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组合阳性率最高(100例,26。6%),其次为蟑螂(56例,14。9%)、屋尘(24例,6。4%)、霉菌组合(20例,5。3%);而食入性过敏原中最常见的为鸡蛋白(39例,10。4%),其次为牛奶(37例,9。8%)、黄豆(22例,5。9%)及蟹(19例,5。1%)。该地区HSP儿童过敏原致敏多以低等级(1~3级)为主;尘螨组合致敏较易产生重度过敏反应(≥4级),100例阳性病例中尘螨组合重度过敏有60例(60。0%)。不同性别患儿组各项过敏原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项常见过敏原在不同年龄段间进行比较显示,吸入性过敏原各检测项目的阳性率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入性过敏原中鸡蛋白、牛奶、蟹、牛肉及羊肉的阳性率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鸡蛋白、牛奶及牛肉阳性率以1~3岁年龄段为最高,且随年龄增加其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厦门地区儿童HSP四季皆可发病,发病率以秋、冬两季较高(251例,66。8%)。各过敏原检测结果在不同季节间分布显示,食入性过敏原各项目的阳性率季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狗上皮的阳性率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SP疾病分型组各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吸入性过敏原各检测项目的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入性过敏原中鸡蛋白、牛奶阳性率HSP混合型组高于单纯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厦门地区儿童HSP好发于秋、冬季;患儿的过敏原主要为尘螨组合、蟑螂、屋尘、霉菌组合、鸡蛋白、牛奶、黄豆及蟹。临床诊疗应警惕尘螨组合引发重度过敏,1~3岁的低龄患儿建议规避鸡蛋白、牛奶及牛肉。对HSP患儿进行血清过敏原筛查,尽早找出致敏原,对该病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厦门地区过敏性紫癜儿童过敏原

    精子DNA碎片化对不同年龄女性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施祝贤王桂泉李萍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精子DNA碎片化对不同年龄女性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进行IVF-ET助孕的3 053个取卵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男方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不同将患者分为正常DFI组(DFI<30%)和高DFI组(DFI≥30%);并根据女方年龄分为<35岁和≥35岁进行分层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总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 当女方年龄<35岁时,高DFI组的男方年龄[(33。10±4。35)岁]显著高于正常DFI组[(31。14±3。5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P<0。05),精子活力[(33。94±15。96)%]、正常精子形态率[(10。03±4。21)%]均显著低于正常DFI组[(48。80±15。35)%、(11。54±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7、3。26,均P<0。05),高DFI组的优质胚胎率(23。3%)、囊胚形成率(67。3%)及优质囊胚率(14。4%)均显著低于正常DFI组(27。7%、70。8%及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00、5。50及13。26,均P<0。05)。当女方年龄≥35岁时,高DFI组的可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正常DF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受精率(73。0%)、正常受精率(59。7%)及囊胚形成率(55。5%)均显著低于正常DFI组(78。0%、65。8%及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75、8。97及13。75,均P<0。05),高DFI组的流产率(35。0%)显著高于正常DFI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P<0。05)。其余各组生化妊娠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精子DNA碎片化对不同年龄女性行IVF-ET助孕的胚胎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虽然对妊娠和活产结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可能增加高龄女性的流产风险。

    精子DNA碎片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质量活产率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陈微李岩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针对霉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台州市肿瘤医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4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研究组采取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克霉唑阴道片药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白带常规检查、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过氧化氢水平有所上升,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霉菌及阴道分泌物pH值均下降,但与对照组的过氧化氢(3。21±0。36)、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11。68±1。21)、霉菌(6。12±0。23)及阴道分泌物pH值(4。85±0。11)相比较,研究组过氧化氢(5。37±1。13)水平升高更为显著,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8。26±1。34)、霉菌(5。65±0。11)、阴道分泌物pH值(4。01±0。23)降低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外阴瘙痒(2。51±0。21)、灼烧感(0。76±0。25)、白带量多(1。42±0。52)症状评分与对照组外阴瘙痒(4。56±0。27)、灼烧感(1。09±0。56)、白带量多(4。86±0。76)症状评分相比,研究组评分降低显著(P<0。05);对照组(87。14%)与研究组总有效率(9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1。43%,对照组复发率为11。43%,研究组较对照组复发率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5。71%)与对照组不良反应(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药物治疗后,可有效升高过氧化氢水平,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霉菌、阴道分泌物pH值指标水平降低,患者的外阴瘙痒、灼烧感、白带量多症状评分显著下降,从而对阴道微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患者复发率也会有所降低。表示两者药物联合使用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可推广使用。

    乳杆菌活菌胶囊克霉唑阴道片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阴道微生态环境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蒋晓阳陈海霞曾紫伊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6例,根据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情况分为未并发糖尿病组(69例)和并发糖尿病组(37例),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并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受教育程度(42。22%vs。29。51%)、妊娠方式(40。00%vs。30。36%)、产次(38。78%vs。31。58%)、孕次(41。18%vs。29。09%)、不良妊娠史(36。17%vs。33。90%)、吸烟史(33。33%vs。36。07%)无关(P>0。05);年龄 ≥30 岁(49。02%vs。21。82%)、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50。94%vs。18。87%)、睾酮≥45 µg/L(52。38%vs。23。44%)、黄体生成素≥5 μg/L(50。00%vs。25。76%)、具有糖尿病家族史(48。44%vs。25。40%)、孕前无二甲双胍使用史(20。63%vs。55。81%)、腰臀比≥0。80(53。66%vs。23。08%)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前BMI、睾酮、黄体生成素、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二甲双胍使用史及腰臀比为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并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与未并发糖尿病组对比,并发糖尿病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HOMA-IR)(1。75±0。27 vs。2。13±0。38)、总胆固醇(TC)(1。66±0。21 vs。1。95±0。28)、三酰甘油(TG)(4。03±0。51 vs。4。36±0。5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4±0。42 vs。3。85±0。48)表达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4±0。26 vs。1。02±0。21)表达水平降低(P<0。05)。ROC曲线显示,与HOMA-IR、TC、TG、LDL-C及HDL-C单项预测对比,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 年龄≥30岁、孕前BMI≥25 kg/m2、睾酮≥45 μg/L、黄体生成素≥5 µg/L、具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无二甲双胍使用史、腰臀比≥0。80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并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检测机体内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可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

    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脂

    孕期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陆骁王浩然陆雪萍沈奕菲...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关系,为孕期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档的53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频率调查法结合食物图像收集孕妇膳食信息,采用主成分法分析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对GDM发生的影响。结果 共归纳为7种膳食模式,其中油盐膳食模式(OR=2。509,95%CI:1。420~4。433)、坚果奶类膳食模式(OR=1。927,95%CI:1。079~3。441)、面食蔬菜膳食模式(OR=1。944,95%CI:1。099~3。440)、谷薯类膳食模式(OR=2。411,95%CI:1。359~4。278)为GDM的危险因素,Q4水平与低分位水平相比GDM发生率增加(P<0。05);优质蛋白膳食模式(OR=0。591,95%CI:0。339~1。032)为GDM的保护因素,Q2及以上水平与Q1水平相比GDM发生率降低(P<0。05);畜禽肉膳食模式、动物内脏膳食模式与GDM发生风险无关(P>0。05)。结论 孕期膳食模式可能影响GDM的发生,应尽早从膳食结构角度对孕妇进行膳食干预与指导,对实现GDM精准营养预防有积极意义。

    膳食模式妊娠期糖尿病主成分分析发生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及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的效能分析

    陈婷孙杨芳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因素,并构建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3年1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检的150例孕妇,根据GDM发病情况分为发生组(30例)和未发生组(12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获得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R软件中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4kg/m2、喜甜食、有糖尿病家族史及孕前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均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91,59。000,38。000,37。667,12。346,均P<0。05)。ROC 曲线显示:年龄≥35 岁、孕前 BMI≥24 kg/m2、喜甜食、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有PCOS对GDM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建立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校准曲线C指数为0。830,说明该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区分度较好,ROC曲线建模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和0。923,说明该Lasso-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基于GDM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能直观预测GDM的发病概率。

    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

    上海市静安区产后1~3月哺乳母亲喂养意愿调查分析

    蔡臻孙洁徐剑慧王健...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产后1~3月哺乳母亲喂养意愿和影响因素,为开展持续母乳喂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21年3月-2022年6月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3月龄婴儿母亲,要求调查前24 h母乳喂养者,使用自建问卷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共收集问卷780份,其中纯母乳喂养430例(55。13%),混合喂养350例(44。87%),哺乳母亲预期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内334例(42。82%),7~12个月327例(41。92%),12个月以上119例(15。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孩及以上、纯母乳喂养、喂哺母乳次数多、对母乳喂养有信心、计划6个月后添加辅食、产假时间长及保姆不参与带养的母亲对母乳喂养的预期时间更长(OR值分别为1。740、1。769、1。426、2。790、1。554、1。543、1。936,均P<0。05)。结论 产后1~3月哺乳母亲对母乳喂养的意愿不容乐观,需要重视母乳喂养的持续支持,探索社区母乳喂养干预的策略,提高母乳喂养信心,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母乳喂养意愿影响因素社区

    2010-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

    范蓝鸽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婚前医学检查率和疾病检出情况,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77 814例服务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 2010-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婚检率为11。25%,疾病检出率为16。66%,检出疾病数量最多的前三顺位为分别为生殖系统疾病(67。16%)、内科系统疾病(17。07%)、严重遗传性疾病(13。03%),男性疾病检查率为17。25%,女性疾病检查率为16。04%,不同性别的疾病检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19,P<0。05)。不同性别的生殖系统疾病、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内科系统疾病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年都有因为影响婚育的疾病而被建议暂缓结婚或不宜生育的服务对象。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区别于一般体检在于重点对生殖系统疾病、严重遗传性疾病等影响婚姻和生育状况疾病的检查,提升婚前医学检查率对于提高婚育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来提升婚前医学检查率。

    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医学检查率疾病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