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肛肠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黄乃健

月刊

1000-1174

0531-82913309 82950414-6287

250011

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

中国肛肠病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IL-23/IL-17表达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张海桢成源源何泉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IL-23/IL-17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我科收治的70例UC患者(UC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名(健康对照组,即HC组)为研究对象,比较UC组和HC组肠道菌群、IL-17、IL-23水平及Hp感染情况。同时,根据是否伴有Hp感染将UC组患者分为Hp阳性UC组(30例)和Hp阴性UC组(40例),比较Hp阳性UC组和Hp阴性UC组患者肠道菌群、IL-17及IL-23水平,并应用Spearma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肠道菌群、IL-17、IL-23与UC患者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UC组大肠埃希菌、IL-17、IL-23水平高于HC组,长双歧杆菌水平低于HC组(P<0。05);而嗜酸乳杆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UC组Hp感染率(42。86%)低于HC组(65。71%)(P<0。05);Hp阳性UC组长双歧杆菌水平高于Hp阴性UC组,IL-17、IL-23水平低于Hp阴性UC组(P<0。05),而嗜酸乳杆菌、大肠埃希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分析显示,IL-17及IL-23与UC Hp感染呈负相关(r=-0。733、-0。836,P<0。05),与长双歧杆菌呈正相关(r=0。36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双歧杆菌、IL-17、IL-23是UC Hp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状态和IL-23、IL-17表达异常与其Hp感染关系密切。

    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肠道菌群IL-23IL-17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在溃疡性结肠炎维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杨佳穆广旭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在溃疡性结肠炎(UC)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缓解期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期间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肠镜下黏膜Baron评分、Geboes指数、粪便钙卫蛋白(FC)水平及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和生活质量(IBDQ量表),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首次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6个月后肠镜下黏膜Baron评分、Geboes指数、F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肠镜下黏膜Baron评分、Geboes指数、F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hs-CRP、TNF-α、IL-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治疗6个月后各指标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hs-CRP、TNF-α、IL-8水平更低,P<0。05。2组治疗6个月后IBDQ量表各维度得分、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IBDQ量表各维度得分、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用于UC患者维持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缓解肠黏膜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维持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疗效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清肠化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李晓玉方克云宋建青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清肠化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6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肠化瘀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感、脓血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治疗时联合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和清肠化瘀方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更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溃疡性结肠炎布拉氏酵母菌散清肠化瘀方疗效炎性因子

    紫榆汤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热毒炽盛证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

    吴耀宗郭婷婷叶道冰刚培...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紫榆汤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热毒炽盛证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热毒炽盛证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予紫榆汤+锡类散保留灌肠,对照组予锡类散保留灌肠,每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黏液脓血便、肛门坠胀感、频繁便意感、肠镜检查情况评分及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9/39),P<0。05。治疗后,2组患者黏液脓血便、肛门坠胀感、频繁便意感、肠镜检查情况评分及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各症状评分、肠镜检查情况评分及各炎症因子水平更低,P<0。05。结论:与锡类散保留灌肠相比,联合应用紫榆汤保留灌肠治疗热毒炽盛证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更好,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溃疡性直肠炎热毒炽盛证紫榆汤锡类散保留灌肠疗效炎症因子

    全程营养支持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耐受性及其营养状态的影响

    王优李文明鲁茵茵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程营养支持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耐受性及其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实施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营养干预,研究组实施全程营养支持,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全过程每日口服肠内营养剂(安素)。比较2组新辅助放化疗治疗效果、耐受性、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2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研究组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N分期降期率(59。52%,54。76%)均高于对照组(35。71%,30。95%),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R0切除率(97。62%,95。24%)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保肛率(64。29%)高于对照组(40。48%),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放化疗中断率更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研究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变化不明显(P>0。05),仅身体质量指数(BMI)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对照组PA、ALB、Hb及BMI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2组间比较,研究组PA、ALB、Hb和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3级的急性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级的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直肠癌患者全程进行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与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

    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全程营养支持疗效化疗耐受性营养状态不良反应

    腹腔镜辅助经肛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分析

    张宁岳铭袁宇航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资料,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辅助经肛改良Soave术,32例)和常规组(常规经肛改良Soave术,30例),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结果:6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儿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效果优于常规经肛改良Soave术,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可提高肛门功能状况。

    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手术经肛改良Soave术疗效

    肛门及直肠周围良性疾病手术分级目录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57-59页

    急性肠梗阻——直乙交界肠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石若飞林忠智付安迪王振豪...
    60-61页

    肛瘘癌变误诊1例

    黄晓东黄华丽胡智亮毛龙飞...
    62页

    牙签致肛周脓肿1例

    张志德苏翔赵国云连秉月...
    63-64页